《成都》讓寬窄巷子燈火成詩,《漠河舞廳》引北緯53度星光入夢,《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讓那拉提草原成了浪漫坐標——音樂與城市的碰撞,總能催生出獨特的地域印記。在南昌,一場歌聲里的城市敘事正悄然展開,這些旋律正帶著英雄城的故事,飛向更遠的地方。
一江兩岸流光溢彩
旋律里的南昌:
從晨光巷陌到千年文脈
清晨的八一公園,柳絲還沾著夜露,穿著太極服的老人已悄然列陣。“云手”劃開晨霧時,竹影在青石板上輕輕搖晃,恍惚間與歌曲《東湖邊》的歌詞重疊——“夢中被柳絮柔化的東湖的波光,還閃爍嗎?”創作者秦楚騏總說,她的旋律里住著整個八一大道的晨昏:春末柳絮撲滿臉龐的癢,盛夏百花洲荷葉蒸騰的潮,深秋銀杏葉落在少年宮鐵門上的脆響,還有冬日暖陽里,老人們坐在藤椅上摩挲鳥籠的閑。
近日,由攜程旅行和網易云音樂聯合發起的“如歌的旅程”——“一座城一首BGM”原創音樂征集大賽城市金曲榮譽榜華麗揭曉,南昌入選“十二大人氣音樂城市”,《閣中序曲》《東湖邊》《你在遠方我在南昌》分別斬獲黃金獎、白銀獎及最佳作詞獎。這些歌曲將讓南昌的聲音抵達更遼闊的遠方。
音樂里的南昌,從來不止一面?!跋虢o這座城寫首歌,像《成都》《西安人的歌》那樣,藏著日子的溫度?!痹瓌撘魳啡诵熘貋碓谀喜娜哪觊g,把繩金塔的瓦罐湯香、贛江邊的晚風都寫進《你在遠方我在南昌》。
“老板顛鍋的弧度,醬油淋進鐵鍋的滋啦聲,穿校服的學生搶著加蘿卜干的吵嚷,都是現成的歌詞。”他手機里存著數百張南昌的照片:贛江大橋的路燈在江面鋪成金帶,老福山立交的車流織成光網,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紅燈籠映著姑娘們笑彎的眼,這些畫面最終都化作歌里的一句“想帶你看遍,我走過的人間”。
音符串起的,是南昌兩千多年的光陰。贛江沖刷出“七門九洲十八坡”的老城肌理,滕王閣的飛檐挑起古今月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青磚上還凝著歷史的溫度。而今,紅谷灘區的玻璃幕墻映著朝陽,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燈籠照亮夜市——城市的張力和生命力,似乎要從歌聲中奔涌而出。
南昌活力“海岸線”
歌聲引客來:
音樂與文旅的雙向奔赴
當這些旋律傳得更遠,南昌的街巷開始發生奇妙的變化。
攜程集團工作人員最近總在后臺發現有趣的數據:買了演唱會門票的游客里,有不少會額外預訂滕王閣的票;帶“南昌歌曲”關鍵詞的攻略,收藏量比普通攻略高??梢姡魳放c旅游融合刺激了二次消費,游客因音樂活動在昌停留,結果被滕王閣夜景和贛菜圈粉,多留了幾天。
這樣的“意外”正在變成常態。攜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江西省“音樂+旅游”模式成為文旅消費重要增長點,大型演出審批場次同比增長90%,個人演唱會數量同比增長350%。而跟著歌聲來南昌的游客,平均停留時長也隨之延長。
“音樂是最好的導游。”攜程的大數據報告里藏著更生動的細節:聽著《閣中序曲》來的游客,會執著地找到歌里唱的“十二時辰柱”拍同款視頻;被《東湖邊》吸引的家庭游客,多半會在百花洲探尋“柳絮撲過船舷的癢”;就連《你在遠方我在南昌》里提過的“巷尾瓦罐湯”,都帶火了老字號湯店的外賣訂單,有食客備注“要歌里那個溫度的,燙嘴但暖心”。
“好的城市主題音樂能為南昌打造獨特的音樂名片。在當下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一首廣為人知的城市歌曲,可極大提升南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蹦喜幸魳芳覅f會秘書長胡敏表示,當越來越多優質的南昌主題音樂涌現,當有關南昌的旋律響起,即便未曾到過南昌的人,也能在腦海中構建起對這座城市的初步印象,吸引他們前來探訪。而對于南昌本地居民而言,優質的城市主題音樂是強烈的情感紐帶,能喚起他們內心深處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增強歸屬感。
樂聲作翼:
讓南昌故事隨旋律遠揚
一首經典的城市主題歌曲,不僅能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是人們打開一座城市的鑰匙。
“從王勃《滕王閣序》到當代滕王閣,不論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境,還是閣樓建筑本身的時空感,或是南昌‘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城市建設理念,都化作了我創作的靈感。”《閣中序曲》原創音樂創作人楊育楷說。
在南昌,像《閣中序曲》《東湖邊》《你在遠方我在南昌》這樣扎根城市土壤的歌曲還有不少,它們共同構成了南昌獨特的音樂圖譜:《光榮?。∧喜芬约ぐ盒蛇淀憵v史之門,讓英雄城的紅色記憶在音符中激蕩;《南昌歡迎你》用輕快節奏鋪開城市長卷,讓市井煙火與現代活力在歌聲里交融;《南昌是我,南昌是你》以溫情曲調串聯起平凡與不凡,讓團結奮進的城市精神在旋律中傳承……
“這些兼具藝術性與傳播力的優秀音樂作品就像一把把‘金鑰匙’,精準打開游客對南昌的情感共鳴之門?!蹦喜形膹V旅游局藝術科負責人、市文藝志愿者協會主席胡國棟說,“城市主題音樂是對城市文化內涵、城市地域特色、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情感共鳴和藝術表達。對內,在市民內心引起‘琴弦共振’,引發城市榮譽感;對外,更容易形成對城市的藝術標識和感性認知,展示城市獨有的魅力特征?!?/p>
當游客在滕王閣景區聽到融入《滕王閣序》意境的悠揚旋律,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觸摸到呼應革命歷史的激昂節奏,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伴著帶著市井煙火氣的曲調漫步時,音樂便成了串聯景點與文化的“情感紐帶”,讓“視覺游覽”升級為“全感官沉浸”。當文藝與旅游深度融合,詩與遠方走到一起便有了實地體味、置身其中的沖動,而更多帶著南昌溫度與記憶的旋律,成為游客心中“來了還想再來”的理由時,音樂也將成為南昌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隱形翅膀”。
贛江的夜航船上播放著歌曲,岸邊的人們正在書寫新的城市故事。從繩金塔的銅鈴到紅谷灘的霓虹,從滕王閣的飛檐到贛江的浪濤,這座城的每個角落都在哼著自己的調子,而這些調子終將織成翅膀,帶著南昌的故事,飛向更遼闊的星空。(洪觀新聞記者 胡蕭/文 馬悅 喻云亮/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