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芯片出口不確定性增加,英偉達CEO終于要來華,美國政府提前出手,18家中企被制裁,兩黨議員提前警告黃仁勛小心點。
最新消息披露,英偉達公司CEO黃仁勛預計即將對中國進行訪問,這無疑是這家巨型企業在布局和中國的下一步合作。不久前,英偉達公司的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家達到這個水平的公司,全球對英偉達芯片的需求可見一斑。但近年來中美關系緊張,美國不斷加強管芯片出口管制,英偉達和中國的合作多次受到芯片管制風波的影響。為了繼續維持在華業務,英偉達的主要做法是把芯片性能特別限制在美國政府要求的水平線附近,相當于盡可能地給中國提供性能好的芯片。
美國制裁的雙重打擊
就在英偉達CEO黃仁勛準備訪華的節骨眼上,美國政府突然對18家中企下了狠手。這波制裁來得毫無征兆,涉及半導體設備、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多個關鍵領域。被點名的企業里,既有深耕芯片制造的老牌廠商,也有專注AI算法的新銳公司,甚至連一些為科研機構提供配套服務的企業都未能幸免。美國商務部的理由冠冕堂皇,聲稱這些企業“威脅國家安全”,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國兩黨參議員還聯名給黃仁勛寫信,警告他訪華期間“不得接觸受制裁企業”,甚至要求他避開那些“與中國軍方有聯系”的合作方。這種赤裸裸的政治干預,把商業行為完全當成了地緣博弈的棋子。但問題在于,英偉達每年在中國市場的營收超過200億美元,占其全球總營收的近30%。如果真的按照議員們的要求“劃清界限”,英偉達的股價怕是要像坐過山車一樣暴跌。
其實,美國這招“先制裁后警告”的組合拳,背后藏著兩層算計。第一層是想通過打壓中企,延緩中國在半導體和AI領域的技術突破。第二層則是試圖給英偉達施壓,迫使這家全球芯片巨頭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但美國顯然低估了市場的力量——就在制裁名單公布后的第二天,英偉達股價不跌反漲,因為投資者都明白,黃仁勛訪華意味著公司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這種戲劇性的反轉,簡直是對美國政府的一記耳光。
英偉達的妥協與合作 面對美國政府的步步緊逼,英偉達的應對策略堪稱“教科書級”。一方面,公司嚴格遵守出口管制規定,把供應中國的芯片性能限制在美方要求的紅線內;另一方面,又通過技術微調,盡可能為中國客戶提供性能接近高端產品的替代方案。比如即將在9月推出的全新AI芯片,雖然去除了高帶寬內存(HBM)和NVLink互聯技術,但通過優化架構設計,依然能滿足大多數商業場景的需求。
黃仁勛選擇在這個時候訪華,顯然是帶著誠意來的。他不僅計劃出席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還將與中國高層領導人和科技企業代表會面。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可能會就“定制化芯片研發”“算力基礎設施共建”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
更值得關注的是,英偉達正在與中國合作伙伴協商,準備在國內建立聯合實驗室,專門針對中文大模型進行優化訓練。這種“技術下沉”的策略,既規避了政策風險,又能深度綁定中國市場。 不過,英偉達的妥協也是有限度的。公司高層多次公開表示,“技術創新不應該被政治裹挾”。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黃仁勛特意強調,“中國是全球最大的AI市場,英偉達將繼續為中國客戶提供合規且先進的解決方案”。
這種表態既安撫了美國政客,又給中國市場吃了定心丸。從商業角度看,英偉達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盡管面臨制裁,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依然保持在60%以上,遠遠超過其他競爭對手。
中國的應對與機遇
美國的制裁非但沒有嚇倒中國企業,反而成了國產替代的催化劑。以江原科技為例,這家公司剛剛宣布量產全國產12nm AI芯片,性能直接對標英偉達H20,而功耗卻降低了30%。更讓人振奮的是,其第二代芯片D20已經進入流片階段,預計9月就能實現量產,性能將達到英偉達H100的70%。與此同時,華為昇騰系列芯片的市場表現也十分亮眼,2025年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突破38%,并開始向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出口。
在政策層面,中國政府也在加大支持力度。財政部最近出臺了專項補貼政策,對采用國產AI芯片的企業給予最高30%的采購補貼;工信部則牽頭成立了“自主可控算力聯盟”,吸引了包括阿里、騰訊、在內的200多家企業加入。更具標志性意義的是,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首次設立了“國產芯片專區”,江原科技、華為昇騰等企業的最新產品集體亮相,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目光。
最讓美國始料未及的是,其制裁政策反而讓中國在AI生態建設上取得了突破。華為的MindSpore框架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665萬,合作伙伴達到8800多家,完成了23900多個解決方案認證。這種“軟件+硬件”的協同發展模式,正在逐步打破英偉達CUDA的壟斷地位。有行業分析師預測,到2025年底,中國自主AI生態的市場份額有望達到40%,形成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局面。
結語: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回頭再看美國的制裁和警告,簡直像是一場滑稽的鬧劇。原本想通過打壓中企來鞏固自身優勢,結果卻讓中國的半導體和AI產業加速崛起;原本想迫使英偉達“選邊站”,結果卻讓這家公司在中國市場賺得盆滿缽滿。更諷刺的是,美國政府的種種操作,反而讓全球企業看清了一個事實:在技術創新和市場規律面前,政治干預只會適得其反。
對于中國來說,這波“制裁紅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在芯片設計、制造工藝、生態建設等關鍵環節實現突破;另一方面,也要保持開放合作的姿態,充分利用全球資源提升自身競爭力。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韌性和智慧,而美國的所作所為,只會讓更多國家明白——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從來不是靠威脅和打壓來維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