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雖然中國酒類流通行業面臨極大的壓力,上游有開發商壓貨,下游消費疲軟、動銷難、價格倒掛,酒商成為整個白酒產業鏈相當薄弱的一環。但知酒君也注意到一部分酒商在謀求“逆天改命”的機會。
7月8日,1919創始人、董事長楊陵江在成都 “逆天·改命——中國酒業孤勇者聯盟大會”上發布新商業模式。未來1919將向及時零售和場景體驗轉換,發力餐酒融合。
7月9日,酒仙集團001號超級店(位于北京亦莊)開業,以超高性價比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買酒,“開業盛況就是最好的招商現場”,郝鴻峰認為這是中國酒類零售行業的一個新的轉折點。
7月10日,商源集團旗下的久加久酒肆開業,這是一個零售+餐飲+社交的多元化消費場景,是一個以酒為媒介的生活方式平臺,是商源業務多元化的探索嘗試。
1919、酒仙、商源三個大商不約而同的選在了2025下半年伊始的時候,發布了自己新的發展戰略。為什么這樣?大商們究竟想做什么?
市場壓力之下,酒商創新求生存
對待當前消費疲軟的大環境,酒商的辦法似乎比酒廠要多、要靈活一些,酒商直接面對消費者,更能有效地把握消費需求。
眾所周知,傳統酒類零售的缺點就在于場景單一、時段局限和體驗缺失,大量的傳統酒商依賴團購和名酒銷售,在禁酒令影響下,團購業務嚴重下滑,名酒銷售利潤極低,有的酒商甚至戲稱自己僅僅是“搬運工”。
在這樣的情況下,1919與商源的變革都是瞄準了消費場景,引入甚至營造更多的消費場景;而酒仙則關注超級性價比。
雖然7月8日,楊陵江才在成都正式公布新的商業模式,但其試點工作早在半年前就進行了。今年3月春糖期間,48家1919酒飲生活館全新亮相,這種以“復合型體驗場域”的全新姿態將酒肆(沉浸式名酒+美食的品牌體驗空間)、酒館(“日咖夜酒”的全天候社交空間)、新酒飲會席(輕酒+輕飲+輕食的微醺新范式)、特色酒咖(全品類酒水風味特調咖啡)等多重基因完美融合。
未來1919的店型將分為六類,核心是酒飲生活館,這種超級業態以“日咖夜酒”為核心,將吃飯、喝酒融為一體,而且1919還將推動餐酒融合,在合作的餐廳,消費者可以買酒送餐或者買餐送酒,還將與著名主持人劉儀偉合作推出餐與酒的搭配美學。
商源集團推出的久加久酒肆與1919生活館如出一轍。官微資料顯示,久加久酒肆打造的是“日咖夜酒微醺互動體驗場所”,顧客可選購一站式全品類酒水后現場品鑒,亦可搭配烤肉大快朵頤。
這種“零售+餐飲+娛樂”的需求閉環構建,將消費行為轉化為酒水品鑒、現烤肉類、現磨咖啡沉浸式體驗,定期舉辦酒咖品鑒會、烤肉派對等活動。在互動中自然產生消費,打造多品類的會員體系,實現咖啡、餐飲、酒水零售的聯合會員權益,從而進一步增強用戶消費粘性和復購率。
酒仙集團近兩年推出的容大醬酒,就是“價格裸奔”的典型,通過“卷價格”,把醬酒高昂的價格打下來,如今酒仙又推出一種極致性價比的酒水零售模式——超級店。
郝鴻峰在視頻號里面宣稱,酒仙超級店是在酒仙名酒城的基礎上,新升級出來的一個超級零售模式,以超級產品、超級價格、超級服務,帶給合作伙伴超級回報。與名酒城定位為精品店、以團購為核心業務不同,超級店是以量販零售為核心,更加注重產品的性價比,服務會像胖東來一樣好(“酒仙十免費”,即免費驗真酒、免費喝名酒、免費喝好茶、免費衛生間、免費送上門、免費手機充電、免費無線wifi,免費代收快遞、免費沙龍酒會、免費茶酒培訓)。
(截圖自郝鴻峰和拉菲哥的視頻號)
對于超級店商品的價格,郝鴻峰表示,名酒普遍加價5-10元錢,之前賣149元的洋河特曲,在超級店只要69元;市場上要七八十一瓶的唐王宴,超級店只要49元;兩斤裝的汾陽王,過去一瓶要79元,現在只要49元;一瓶原瓶原裝進口的紅酒,酒仙超級店只要16.5元。
另外,知酒君還了解到很多酒商都在創新求生存,創新的形式有做場景體驗的、有做極致性價比的、也有做營銷創新、更有做極致服務的。當然,也有酒商面對各種困難束手無策的,在“叢林法則”之下,自然只有優勝劣汰。
體驗與性價,是救命還是續命?
為什么酒商變得這么艱難了?是大家不喝酒了嗎?還是喝酒習慣發生了根本性變化?
對比2012年禁酒令時的宏觀環境,2025年最根本的變化就是人口形勢,彼時人口數量還在上升,人口老齡化不嚴重,50后、60后還是飲酒的主力人群,經歷過物資嚴重匱乏的兩代人,很愛喝很能喝;國家經濟在發展,房地產、“鐵公基”高速發展帶動了商務需求的繁榮,白酒產業一路擴產、提價,營造出酒業一片欣欣向榮的形勢。
但是如今,人口老齡化凸顯,65歲以上老年人口從2012年的9.39%增長了2024年15.64%,最小的50后都66歲了,而且現在流行健康飲酒、理性飲酒、養生飲酒等觀念,這都不利于白酒的消費。更為重要的宏觀環境也是不利于白酒消費的,新禁酒令下政務消費停滯、商務消費驟減,后疫情時代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經濟弱復蘇,老百姓的錢袋子沒鼓起來,消費越來越理性了。
時代的塵埃落在個人的肩上都可能就是一座大山,對于經銷商的主動求變,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
不看好的原因,更多在于分析宏觀環境,酒來源于物質,表達的卻是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對個人而言,喝酒是為了慶祝、為了傾訴、為了暢談;對企業而言,商務宴請喝酒是為了更好的談合作,如今這些新的場景在減少。酒的銷售場景有煙酒店、專賣店、超市、酒廠等很多地方,但是其絕大部分的消費場景都是在餐桌上,餐飲的減少,餐館的倒閉最能說明問題。
據紅餐大數據披露,2024年有近300萬家餐飲門店倒閉,創下歷史新高,2025年也不容樂觀。
此外,據觀察,這些所謂的新興消費場景,其主要業務也不是白酒,給白酒帶來的銷售增量很小,反而啤酒、雞尾酒、果酒、黃酒、紅酒等低度潮飲的銷量非常可觀,雖然那這些也有較高利潤空間,也能讓經銷商“續命”,但這已經脫離了傳統白酒的范疇,不是“救命”。今年5月,楊陵江曾兼職1919酒飲生活館鐵像寺水街店店主,從他朋友圈曬出門店的照片和視頻來看,餐桌上的酒有精釀啤酒、梅子酒等,未發現白酒的蹤影。
看好的原因則更簡單,鼓勵創新,鼓勵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中國白酒形成了獨特的酒文化,酒都是在餐桌上喝,敬酒、勸酒之風盛行,而歐美國家的喝酒場地相對多樣性,酒吧、酒館、海灘、公園等等,歐洲的酒館甚至比餐館還多,悅己式喝酒、低醉微醺占多數,應酬式喝酒占少數,而成長在改革開放以后的年輕人,也更喜歡這種悅己式消費,反對甚至抵觸白酒的強話語權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構建酒飲生活場景、開展體驗式消費這個賽道上,可不只有經銷,原來的酒吧、酒館本身就具備這樣的功能,這個賽道也很擁擠,面臨的競爭很多。據《酒館發展報告2025》披露,2025年一季度,全國酒館企業存量超過3.8萬家,較2024年增長了2.6%,全國酒館門店總數已超6萬家,其中不乏初具規模的品牌連鎖店。酒館也提供各種酒、各種餐,而且通過即時零售點外賣送餐也很方便。
“創新、變通,還有存活的機會,不變就只能等死”,一位分析人士告訴知酒君,酒商向消費場景、消費體驗轉變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勃勃生機,知酒君也會保持密切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