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的張先生身高1.7米,體重卻有95千克,屬于肥胖。近幾年,他的“中年發福”不僅帶來了雙下巴、粗短的脖子和大腹便便,還讓妻子苦不堪言——張先生鼾聲如雷,有時還會出現呼吸暫停,妻子常被吵得徹夜難眠,同時還擔心他一口氣喘不上來。
張先生每天看似睡眠深沉,每晚都能睡足8小時,但白天他卻常感到頭腦昏沉,有時甚至還因為頻頻打盹,影響工作。在最近一次體檢中,張先生發現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都超標了。他有些擔心,來到醫院就診,經多項檢查及多導睡眠監測,最終被確診為代謝綜合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當心肥胖“堵住”呼吸
張先生的故事提醒我們:打鼾不等于“睡得香”,而是身體的“求救信號”。肥胖不僅與糖尿病、高脂血癥、痛風等代謝性疾病相關,還與腫瘤、骨關節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相關,更可能會導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SA),“堵住”呼吸,帶來致命威脅。
體形正常者胸部皮下脂肪通常厚度小于1厘米,而張先生這類明顯肥胖者,胸部皮下脂肪厚度可達3厘米以上。這些人的肺活動度大幅受限,宛如被五花大綁,出現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稍微一活動便氣喘吁吁。
另外,肥胖可導致頸部脂肪堆積,患者會出現雙下巴、舌頭肥大、咽喉部狹窄,張先生的粗短脖子也是典型表現之一。在睡覺時,全身肌肉包括氣道肌肉松弛下來,舌后墜,使得本就狹窄的氣道更易塌陷,引發呼吸暫停。
張先生的夜間經歷,正是OSA患者的真實寫照:他們通常倒頭就睡,因氣道狹窄而鼾聲如雷,如氣道完全閉塞,會出現呼吸暫停,進而有窒息感、掙扎,甚至墜床等。患者被驚醒后短暫恢復,會再次進入睡眠,并循環出現如上現象。患者整夜反復、間斷性缺氧,睡眠被切割成碎片,所以他們看似睡得香、睡不醒,但事實上睡眠毫無質量可言。
OSA患者在白天會出現如下“后遺癥”:因反復掙扎、缺氧,導致起床后疲乏無力、頭暈、頭痛、口干、注意力不集中、脾氣暴躁、嗜睡,嚴重者開會、開車時都能睡著。
患者夜間睡眠時伴有嚴重打鼾,并會出現呼吸暫停,如暫停時間較長導致缺氧,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嚴重者可導致猝死。
睡眠呼吸暫停很危險
OSA是一種常見的、非常容易被忽視的睡眠呼吸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睡覺時反復發生的打鼾、呼吸暫停以及由此引發的日間過度嗜睡,可引起患者間歇性缺氧以及睡眠結構紊亂。長此以往,可引發全身多系統的健康問題。
肥胖是OSA 最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然而,該病并非只青睞肥胖人群,以下人群也容易被OSA“找上門”:
中年人OSA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發病高峰年齡通常在50至60歲。
男性男性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這可能與激素水平、脂肪分布等因素有關。
脖子粗短者這類人常常頸圍超標(男性>43厘米,女性>38厘米),提示頸部脂肪堆積過多,易壓迫氣道導致狹窄。
有不良嗜好者長期吸煙(刺激上呼吸道黏膜水腫)和酗酒(抑制中樞神經、松弛咽部肌肉)會顯著增加患病風險。
服用某些藥物者服用鎮靜催眠類藥物等也會引起或加重OSA。
上呼吸道解剖結構異常者存在小頜畸形、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體/舌體肥大、懸雍垂過長、咽腔狹窄等解剖結構異常者,都可能發生OSA。
遇到OSA該怎么辦
OSA需要綜合治療,以張先生為例,醫生為他制定了如下治療方案:
1.一般治療:減重是治療OSA的根本。醫生建議張先生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定期監測頸圍和體重,戒煙戒酒,盡量避免使用安眠藥物等,同時要避免過度勞累或熬夜。另外,醫生建議張先生在睡覺時采取側臥位,并適當抬高床頭。
2.內科治療:使用無創呼吸機是治療OSA的首選方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睡眠期低氧,糾正睡眠結構紊亂,提高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降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和病死率。
3.外科手術:患者如果合并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體肥大等問題,需考慮手術,重度肥胖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減重代謝手術。
其實,OSA是可以預防的。大家可從以下方面做起:
定期測量頸圍和體重監測體重變化,及時控制體重。
改善生活習慣晚餐七分飽,避免攝入高能量食物。睡眠時避免仰臥,盡量選擇側臥位。
適量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等。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并堅持鍛煉。
當您或者您的家人晚上睡覺時出現鼾聲如雷、被憋醒或出現呼吸暫停,白天出現嗜睡、乏力,或者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易怒等癥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多導睡眠監測等檢查,以明確是否患有OSA。
OSA可防可治,減重是第一步。管住嘴、邁開腿,不僅為保持健康的體態,更為每一夜的安穩睡眠,減下去的是體重,贏回來的是健康。好睡眠是健康基石,做好自身體重的管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別讓肥胖成為“隱形殺手”。
鏈接
診斷金標準:多導睡眠監測(PSG)
OSA確診離不開多導睡眠監測檢查。這項監測通過貼附在患者身體各部位的傳感器,整夜記錄其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呼吸監測、心電監測、體位傳感器等數據,精準分析呼吸暫停次數、缺氧程度及覺醒頻率。通過PSG監測,可以鑒別單純鼾癥、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肥胖低通氣綜合征,以及藥物或其他物質所致的失眠或嗜睡。
文: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顧香 齊廣生
編輯:穆薪宇 李詩堯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