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師這次是真的寒心透頂了!一次滿懷期待的瑞士直播之旅,本想帶著在瑞士生活了十年的愛將“火山”大展拳腳,誰知結果卻讓這位閱人無數的前輩連連嘆息。這趟瑞士之行,成了俞老師心頭一根難拔的刺,也再次引發了一個深刻追問:直播江湖里,是真才實學說話,還是空架子在撐場面?
然而,那句老話說得好:事不過三?;鹕經]有止步于一二,硬是在同一個地方跌了第三次跟頭。直播后團隊聚餐,本來該輕松愉快的尾聲,卻再次上演鬧劇。餐館老板拿著賬單走過來,找負責結賬的聯系人火山。令人費解的是,火山明知俞老師不通瑞士當地語言,卻當場笑著讓老板直接去找俞老師結賬。當俞老師帶著客氣的微笑,接過賬單才明白自己是在“被捉弄”。此時站在他身后的火山,看著老板和俞老師的溝通困境,居然又一次夸張地大笑了出來。俞老師沒有再看他一眼。這已不是能力行不行的問題,而是基本的為人處事之道都缺了火候。三次“事故”連發,俞老師心底那份期望早已被澆得透心涼,只剩下深深的無奈和心寒。
俞老師并非沒有給機會。他投入了大量資源,一次次安排訪談嘉賓,一次次組織出外景直播,把主播們推到關鍵位置。遺憾的是,這些用心良苦的安排,在核心環節卻一次次遭遇滑鐵盧——主播們大多表現不盡如人意,要么接不住話茬顯得呆滯,要么缺乏專業底蘊讓對話流于空泛。滿懷信心啟動的項目,最終常常以俞老師深深的失望落幕。瑞士之行,正是這種無力感的集中爆發。俞老師明知希望渺茫卻仍帶著火山前往,某種程度上也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最后嘗試。這次嘗試證明了一個苦澀的事實:專業性的欠缺,尤其是知識的厚度、臨場的反應能力和充分的準備態度,真的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俞老師再大的力氣也拉不動不想“下功夫”的人。直播不是混日子,知識儲備和現場應對是硬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