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一般都挺低調的,遇到事情最多也就是抗議兩句,不會輕易動真格。可有個國家,讓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上罕見地發了火。
這個國家就是海地。
更讓人意外的是,英國、法國這些平時跟中國不對付的國家,這次竟然接連點頭,連美國也破天荒地表示認同。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地怎么就把大家都得罪了個遍?
海地如何走到今天這步的
海地在加勒比海北部,位置挺不錯,可命不好。
1493年,哥倫布“發現”了這個島,從那以后,海地就成了歐洲人的殖民地。先是西班牙人來了,把島上的印第安人折騰得死得差不多了,還從非洲弄來一大堆黑奴干活。
后來,法國人看上了這塊地盤,17世紀中期把西班牙人趕走,把海地變成了法國的殖民地。
法國人管海地那會,主要是種甘蔗,讓黑奴沒日沒夜地干活。雖然日子苦,但法國畢竟是啟蒙運動的發源地,一些進步思想傳了過來,慢慢點醒了海地人。
到了18世紀初,海地出了個了不起的人物,叫杜桑·盧維圖爾。他帶著20萬黑人揭竿而起,跟法國人干上了。
1793年,法國人扛不住了,只好承認海地獨立。
可還沒喘口氣,英國人又卷土重來,想趁亂占便宜。幸好海地人已經不是好欺負的了,加上美國在背后撐腰,英國人也沒討到好果子吃。
就這樣,海地在1804年正式獨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擺脫歐洲殖民的黑人國家。可惜,海地的好日子也就到這了。
獨立之后,海地沒走上正軌,反而一步步滑向了深淵。
美國的“幫忙”幫出個爛攤子
海地剛獨立,美國確實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在對付英國人時,美國給海地提供了不少支持。
獨立后,海地經濟靠種甘蔗和可可豆,東西得賣出去才能活下去。可海地沒有本事把貨運到歐洲,只能指望美國。
美國熱情地給海地開了綠燈,搞了點優惠政策,還幫著建了個簡單的金融體系。一時間,海地經濟還真有點起色。
但美國可不是白幫忙的。
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拋出個“門羅主義”,意思是南北美洲都得聽美國的。從那以后,美國對海地的控制越來越深。表面上看,海地是獨立國家,可經濟上完全被美國捏在手里。
種甘蔗、賣砂糖,這套路跟殖民地時期沒啥兩樣,只不過以前是法國人管,現在換成了美國人扶植的海地政府。
海地也不是沒想過反抗,可美國手段高明得很。
20世紀初,海地政府換得跟走馬燈似的,1908年到1915年,短短7年就換了6個總統,為啥?因為他們不聽美國的話。
1915年,美國干脆派兵占了海地,住了19年才走。有美軍的壓制,海地政府老實多了,可實際上就是個傀儡,每年老老實實給美國送砂糖和可可豆。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海地還被逼著派了15萬黑人去給美國當炮灰,最后活著回來的不到2萬,死一個美國給20美元撫恤金,就這還得謝天謝地。
美國走了以后,海地的日子也沒好起來,反而更亂了。經濟上還是老樣子,工業壓根沒發展,政治上更是亂成一鍋粥。
說白了,美國的“幫忙”幫了個寂寞,反倒把海地鎖死在了貧困線上。
杜瓦利埃父子
要說海地能走到今天這步田地,杜瓦利埃父子絕對“功不可沒”。
1957年,弗朗索瓦·杜瓦利埃上臺,當了20多年總統,干的事簡直喪盡天良。他把海地當成自家的地盤,關閉了所有學校,逼著老百姓給他白干活。
杜瓦利埃還干起了販賣人口的勾當,把海地人賣到國外當奴隸,跟當年殖民者一個德行。
更讓人頭皮發麻的是,他還強迫海地人每月獻血。這不管你是不是自愿的,強硬逼著來的。他的手下挨家挨戶拿著血包上門,不給抽就收拾你。
到后來,海地1000多萬人口里,80%以上得了艾滋病,這都是杜瓦利埃留下的“遺產”。
杜瓦利埃在臺上13年,美國嘴上罵他“人渣”,可背地里照樣支持,畢竟這種人聽話,能幫美國榨干海地的最后一滴血。
1971年,杜瓦利埃死了,他兒子小杜瓦利埃接班。小杜瓦利埃更狠,一切都跟他父親學,一邊種甘蔗賣砂糖,一邊接著賣人、抽血。
教育、醫療一切保障老百姓都沒有,環境也被糟蹋得不成樣。
種地種得太狠,1/3的土地都成了荒地,沒糧食吃,老百姓只能吃土——用粘土做的土餅,沒營養,就圖個填肚子。
1980年,國際組織捐了2400萬美元給海地,結果其中的2000萬被小杜瓦利埃吞了,剩下那點也被官員分了,老百姓一點也沒撈著。
1983年,海地經濟徹底崩了,人民忍無可忍,把小杜瓦利埃趕下臺。可趕走一個混蛋,另一個混蛋又上來,海地的苦日子沒個頭。
中國發火,英法美附和點頭
海地的爛攤子,國際社會不是沒看見。
2010年,海地發生了一場大地震,死了20多萬人,中國醫療隊和其他國家的救援隊都去了。可海地政府,別說幫忙了,連救援隊的安全都保不住。
聯合國沒辦法,只能派維和部隊武裝開道,把黑幫壓下去。
海地的黑幫這么猖狂,是因為1996年以后,海地的總統相當于是黑幫老大換了個馬甲。
2023年,海地警察都受不了了,上街抗議黑幫欺負人,可國家還是沒救。到了2025年4月21日,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海地的事。
中國代表耿爽發了話說,海地政治僵局沒完沒了,國家沒人管,黑幫橫行,人道危機越來越糟,老百姓苦得沒法說。他還點了一句,解決問題靠海地自己,外人幫再多也沒用。
可沒想到,英國、法國、美國居然都點了頭。這幾家難得意見一致,算是把海地的爛賬擺到了明面上。
海地怎么變成這樣
海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殖民時代被西班牙、法國輪著折騰,獨立后又被美國當后院管,經濟沒出路,政治沒希望。
杜瓦利埃父子再一頓禍害,把國家搞成個空殼子。加上地震、海嘯這些天災,人禍天災一塊來,海地想翻身都難。
殖民時期,法國人把海地的資源榨干,獨立后美國接著榨。
杜瓦利埃父子更狠,直接把人當牲口使。
2010年,地震把海地砸了個稀爛,國際社會捐錢捐物,可錢到不了老百姓手里,政府和黑幫全吞了。2023年,黑幫連警察都敢動,海地徹底沒救了。
中國這次發火,不是沒來由的。海地在聯合國眼里就是個老大難問題,中國一直呼吁國際社會幫一把,但也說了,海地得自己爭氣。
英法美這次站一邊,說明海地的爛攤子真到頭了,連平時唱反調的國家都看不下去了。
英國人覺得,海地政府得負起責任,別老指望別人擦屁股。法國人說得更直白,靠外人沒用,海地自己不干誰也沒轍。
美國算是輕描淡寫,說海地這毛病不是一天兩天了,得他們自己上。這話聽著都差不多,就是一個意思:海地再不自己救自己,誰也救不了。
殖民留下的傷,美國“幫忙”,加上自己人瞎搞,海地一步步把自己玩死了。國際社會能干什么?錢扔進去跟打水漂似的,老百姓還是餓肚子。
反過來看,中國急不是因為海地跟中國有多大關系,而是這事太氣人。一個國家好好的,愣是被折騰成這樣,誰看了不窩火?
英法美點頭,也不全是同情,多少有點看熱鬧的心態,外加不想再往這無底洞扔錢。
結語
海地的路還長著。
歷史上的傷疤,美國的影子,杜瓦利埃的爛賬,再加上天災人禍,哪樣都夠嗆。國際社會這次齊聲喊話,算是給海地敲了個警鐘。
可說一千道一萬,救海地的,還得是海地自己。
參考資料:
1、拉美觀察丨海地局勢失控至今 誰之過?央視新聞2024-05-23
2、海地成立過渡總統委員會 能否恢復秩序受關注 新華社 2024-04-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