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的追贓,能不能追到律師費上?這是個很敏感的話題,也是業內很關心的問題?!稗k案機關到某家律所追贓,凍結律所賬戶后,要求將律師費按退贓予以退繳的情況”;此前有,現在有,今后還會有。律師面對這種情況,當然口誅筆伐。有的以民事上的善意第三人進行論證:“律師不知道是贓款,正常合理收費后,不該退繳”。有的以“這是對律師行業的顛覆和毀滅”為由,稱“如果這種做法形成慣例,將不再有律師行業”。
系統梳理和解答這個問題前,有三點需要專門強調。一是,我也是律師,當然不希望追贓能追到律師費上。二是,事實就是事實,依據就是依據。事實不會因強詞奪理而改變,依據更不會因偏頗解釋而“逍遙法外”。三是,理性認識是妥善應對的前提。講清楚這個事,既是規范執法的需要,也是律師防范風險的需要。
1
新瓶裝舊酒:這其實是個老問題
刑事案件的追贓是執法行為。律師與當事人的關系是民事上的買賣關系。追贓能否追到律師費上,實際是刑事執法行為與保護民事善意第三人,哪個優先的老問題。
對這個問題,歷來都有爭論。爭來爭去,卻從來沒有定論,更沒有權威機關的有效答復。民法典編撰過程中,曾對“哪個優先”進行過專門的研究。全國兩會上,也曾有代表、委員專門詢問此事。但都沒能形成一個統一的明確意見。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就“哪個優先”形成統一標準,難免陷入被動,更無法周延實踐中的所有復雜情況。
如果明確追贓優先,不保護善意第三人利益,會增加交易成本,破壞市場經濟?!敖窈笏械馁I賣,賣方都要讓買方先證明資金不是源自犯罪的贓款?!边@不符合市場經濟的特征,在世界各國和人類歷史上也沒有先例。而且,真要這么做的話,也沒有實際價值。付款的時候,出個假說明,說“這不是源自于贓款”,這對賣方來說,也無處無法核查。
如果明確保護善意第三人優先,阻斷追贓路徑,又會帶來另外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忽略了補償賠償刑事案件被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利用善意第三人轉移贓款提供了制度“保險箱”。
就以律師費為例:我就曾親眼見過,騙子騙了當事人的錢后,害怕案發而打入北京某律所賬戶洗白的真實案件。
綜上可見,對于刑事案件追贓與保護善意第三人,哪個優先,制度上沒有明確依據,實踐中存在分歧做法。
2
再準的尺子也量不準布頭:這個問題的伸縮性
應當承認,法律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很多問題要靠實踐中的探索和具體掌握。這是因為,實踐具有很強的伸縮性,而法律只能是明確和精準的。法律和實踐的關系相當于尺子和布的關系,“再準的尺子也量不準布頭”。
刑事追贓與保護善意第三人哪個優先的問題,錯綜復雜,實踐伸縮性很強。有的是贓款進入當事人賬戶后,沒多久就案發并轉作律師費;有的是用歷年積蓄作了律師費;有的律師費是借來的;有的是親戚朋友代付律師費;有的是用犯罪前的收入作了律師費;有的是用犯罪后的收入作了律師費;有的是用嫌疑人、被告人改邪歸正后的收入作了律師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對于上述復雜情況,如果作一個硬性規定,明確哪個律師費可以追哪個不可以,是徒勞的,也難免陷入僵化。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對于有彈性的問題,需要有彈性的解決辦法。我的觀點是:對于哪些可以追哪些不可以追,要綜合考慮資金流向、付款時間對照、付款賬戶和付款金額等各方面的因素,權衡好保護善意第三人和追贓挽損兩方面的需要。
如果綜合上述因素后,有明確證據證明“律師費即是來源于犯罪所得”,可以追。沒有明確證據證明或者證據不足的,作有利于律師的解釋,不可以追。
規定所有律師費都不可以追,律所賬戶難免成為贓款“保險箱”;而反過來規定所有律師費都可以追,又會毀滅律師行業。實踐有彈性,所以制度和執法上也要相應有彈性。但“彈”也要有標準,不能忽東忽西忽上忽下,以刑事證明標準作為追贓彈性的基礎,是權衡兩難后的無奈做法。
3
兩個例外: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和有組織犯罪
我看到,有人拿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進行論證,并得出優先保護善意第三人的結論。
的確,2014年最高法院發布的《關于刑事裁判涉財產部分執行的若干規定》第11條明確,在法院的涉案財產執行過程中,對于善意第三人取得的財產,法院不可以追繳。但這只是針對法院,而且僅在涉案財產執行中適用。實際用起來還不順手,效果也不好。
比如:怎么判斷是善意第三人?是在刑事判決中一并認定,還是在執行過程中通過執行異議程序認定?這些問題,都沒有統一標準和做法。由此導致司法解釋的規定,形式大于實質,宣示意義大于實際效果。
但無論怎樣,這個解釋僅對法院有效,而且僅在涉案財產執行中適用。對其他辦案機關,沒有法律效力。
追贓主要是由公安機關進行的,上述司法解釋不能照搬為公安執法依據。
這是一個善意第三人優先的例外。
另一個例外,是追贓優先。
“黑社會犯罪是社會的毒瘤。對這種犯罪,既要打網破傘,又要打財斷血,從根子上鏟除黑社會及其滋生的土壤?!背鲇谶@種考慮,反有組織犯罪法對黑社會犯罪規定了最嚴厲的財產強制和處置措施。
對于其他犯罪,只有與案件有關的財產,才能予以查扣凍。哪些與案件有關的證明責任,還要由辦案機關承擔。但對于黑社會犯罪,完全反過來了。凡是涉嫌黑社會犯罪的,先對全部財產采取查扣凍措施,再由當事人承擔證明財產來源合法的責任。不能證明的,一律算作臟款贓物。
在反有組織犯罪法審議過程中,也曾有意見提出,這種措施過于嚴厲,建議與其他犯罪采取同樣的財產強制及處置措施。但考慮到黑社會犯罪的特殊性,沒有采納。
根據反有組織犯罪法的規定,凡是被指控為實施黑社會期間的收入,均為犯罪所得。如要澄清,需由當事人承擔證明責任。比如:證明是合法工資收入的,要提供流水和工資單;證明是黑社會犯罪活動外收入的,要提供交易證據;等等。
凡是不能自行證明合法,而收入又在黑社會犯罪被指控的時間區間的,均為違法所得。
當然,以此收入支付律師費,也就可以予以追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