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電競起波瀾, 校園公告震云端。 輕工名校揮利劍, 網絡輿情卷狂瀾。
情易逝,理難全, 青春代價實堪嘆。
莫道書生無大事, 一失足成千古憾。
近日,大連工業(yè)大學一紙公告將沉寂半年的"電競門"事件重新點燃。該校擬對涉嫌與烏克蘭電競選手發(fā)生不當關系的李欣蒔同學處以開除學籍的頂格處分。
這場始于2024年底的跨國緋聞,歷經七個月發(fā)酵,最終以"有損國格校譽"的嚴厲定性落下帷幕。
圖源網絡·侵刪
2024年12月16日,CS2上海Major賽事期間,烏克蘭傳奇選手Zeus在粉絲群曬出與中國女生的親密照,網友順藤摸瓜發(fā)現(xiàn)女主角系大連工業(yè)大學在校生李欣蒔。據"中安在線"報道,雙方當時均非單身狀態(tài),事件迅速登上微博熱搜。
圖源網絡·侵刪
校方處理過程堪稱"教科書式"程序正義:
- 2025年4月15日啟動處分程序
- 嘗試直接送達、郵寄送達等五種方式
- 最終啟動60日公告送達程序
- 引用教育部第30條及校規(guī)第19條雙條款
《大連工業(yè)大學學生違紀處分規(guī)定》第19條第6款明確:"與外國人不正當交往,有損國格、校譽的"可記過以上處分。值得注意的是:
1. 條款未限定"外國人"國籍屬性
2. "不正當交往"定義留有解釋空間
3. "國格校譽"作為兜底條款
圖源網絡·侵刪
校方在公告中特別強調"惡劣的負面影響",結合CS賽事全球直播背景,此事確已超出私人范疇。正如法學專家所言:"當個人行為進入公共視野并形成示范效應,高校有權行使教育管理權。"
圖源網絡·侵刪
事件在網絡平臺引發(fā)"道德審判VS個人隱私"大辯論:
- 支持方認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反對方質疑"私德問題是否該毀學業(yè)"
- 折中派建議"留校察看更為妥當"
值得玩味的是,烏克蘭選手Zeus事后僅刪除動態(tài)未作回應,而李欣蒔至今未公開露面。有校友透露,該生此前成績中等,無重大違紀記錄。
此事折射出三重社會鏡像:
1. 電競文化邊界:當電競明星享有類娛樂圈影響力,其粉絲關系是否需建立新規(guī)范?
2. 校規(guī)滯后性:在留學生常態(tài)化的今天,"中外交往"條款是否需要細化?
3. 網絡審判倫理:網友"破案式"曝光是否構成二次傷害?
大連工業(yè)大學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輕工業(yè)部直屬院校,素以"嚴謹治學"著稱。此次重拳出擊,與其"立德樹人"的校訓一脈相承。
這令人想起1935年清華大學的"張競生事件"。那位留法歸來的教授因出版《性史》被解聘,折射出不同時代對"公序良俗"的認知變遷。今天的處理決定,或許也將成為未來回望高等教育管理演進的標志性案例。
"當電競狂歡撞上校規(guī)鐵壁,這場跨國風波給所有人上了一課:互聯(lián)網沒有撤回鍵,青春經不起試錯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