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21日,菲律賓著名的反對派領袖貝尼格諾·阿基諾剛抵達馬尼拉機場后,隨著“砰!”一聲槍響,他應聲倒地。
在家中,科拉松·阿基諾正在等待丈夫的消息,電話響起,傳來的卻是噩耗,她的丈夫再也回不來了。獨裁者馬科斯本以為自己擊倒了競爭對手,卻沒想到,這卻讓更強大的對手,鐵娘子阿基諾夫人上臺了。
1933年,科拉松·阿基諾出生在一個富裕家庭,她的曾祖父1861年從福建南渡來馬尼拉經商,后來改名許玉寰。經過幾代人的努力,許家成為了當地望族,21歲時,她和貝尼格諾·阿基諾結婚。婚后她成為了家庭主婦,命運卻開了個大玩笑,丈夫被殺害了。
面對一個統治多年的獨裁者,民眾們巴不得馬上把他拉下臺,他們涌向街頭,高呼著她的名字:
“阿基諾夫人,只有你能帶領我們!”在民眾的支持下,科拉松做出決定,要參加總統選舉,當她參與競選時,在職業一欄填寫的是“家庭主婦”。
馬科斯輕蔑地認為,對方僅僅是一個婦女,成不了什么氣候,可他想錯了。1986年2月,數十萬民眾涌上街頭,他們舉著的不是武器,而是黃色的絲帶,這是阿基諾的象征色,代表著希望和自由。
科拉松站在人群中央:“我們不需要暴力,我們需要的是正義和勇氣!”這場運動沒有流一滴血,卻成功推翻了獨裁統治。當軍方倒戈、馬科斯倉皇逃往夏威夷時,民眾們歡呼雀躍。2月25日,科拉松在電視臺宣布接管國家權力,成為該國一位女總統。
1988年4月14日,科拉松帶著兩個女兒,來到了中國福建龍海縣鴻漸村,這里埋藏著她家族的根。小村莊沸騰了,村民們敲鑼打鼓歡迎,在許氏家廟前,她緩緩跪下,向祖先的牌位磕了三個頭。她還親手栽下了一棵南洋杉,表達自己對根的眷戀。
老婦人顏氏回憶說,她很想為這位“村莊的女兒”沏一杯雞蛋茶,但總統的行程太過匆忙,這個愿望沒能實現。
4月16日,鄧小平和科拉松見面,見到女總統的兩個女兒,高興地同她們握手,說:”你們可以不可以叫我爺爺?”女孩們點頭答應,叫得親切,鄧小平高興地說:”我們就認親了。” 這次尋根之旅,讓女總統堅定了信念,菲律賓不需要依附于某個超級大國,要獨立自主。
可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系是一個大難題,美軍在當地的兩個基地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得罪美國的后果,能承受得起嗎?
1991年,科拉松做出了一個決定,停止美菲軍事基地協定,要求美軍撤離。消息傳出,全世界震驚,美國憤怒了,他們沒想到這個“家庭主婦”敢如此大膽。菲律賓國內議論紛紛,支持者認為這是國家獨立的標志,反對者則擔心失去美國的保護和經濟支持。
在一次內閣會議上,當有人質疑這個決定時,科拉松堅定地說,不能永遠依賴別人保護,必須學會自己保護自己的國家。一些親美的軍官對她極為不滿,多次發動兵變,科拉松化解了危機。抓獲叛軍士兵后,她的處罰方式是讓每個人做幾百個俯臥撐:“我不想讓更多的菲律賓人流血。”
軍方將領逐漸被科拉松的人格魅力征服,他們發現,她不是那種會被恐嚇的政客,而是一個真正為國家著想的領導者。
在科拉松的領導下,菲律賓一度走向了真正意義的獨立,2009年8月1日,她在醫院去世。民眾們紛紛前往教堂,為科拉松祈禱,用慈悲征服強權,用溫柔改變世界,她“以柔克剛”,贏得了民心。
參考資料:華商網《曾領導菲律賓的家庭主婦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