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家長后臺私信我說:“我家孩子今年本科畢業,想考公務員,可翻遍了招聘簡章,好多心儀的崗位都明確寫著‘研究生及以上’,這可咋辦啊?”
我趕緊去查了今年各地的公務員招聘公告,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 市級發改委的綜合管理崗、市場監管局的政策研究崗、甚至某些區的財政局預算崗,以前本科就能報,現在齊刷刷把門檻提到了碩士起步。
這可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正在蔓延的新趨勢。單靠一張本科文憑,想考公務員越來越難了。
一、公務員崗位 “學歷通脹”,到底有多猛?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十年前,本科生考公務員還算是 “高學歷”。
2015 年的時候,某省稅務局招聘,本科崗位占比 80%,研究生崗位只占 20%;到了 2020 年,這個比例變成了 6:4;而今年,不少市級機關的招聘里,研究生崗位已經超過了一半。
更扎心的是基層崗位。
以前街道辦、鄉鎮政府的崗位,大專生都能報,現在連偏遠地區的市場監管所,都要求 “本科及以上”,個別崗位還加了 “雙一流院校優先” 的隱形條件。
有個 2019 年考上街道辦的公務員朋友跟我說:“當年我們科室 8 個人,6 個本科 2 個碩士;現在新招的 3 個全是碩士,我這個本科生都成了‘少數派’。”
為啥會這樣?說白了就是 “僧多粥少”。
這幾年研究生擴招,每年畢業的碩士比本科生增速還快。
2024 年全國研究生畢業人數突破 100 萬,比 2019 年翻了一倍多。用人單位手里的簡歷多了,自然會抬高門檻。
二、比學歷更狠的是 “專業卡脖子”
很多人不知道,公務員考試里,學歷只是 “敲門磚”,專業才是 “通行證”。
某省今年的公務員招聘里,有個稅務崗位招 “財政學類”,民辦本科的財會專業學生能報,北大的日語專業學生就算是碩士也不行;市場監管局招 “法學類”,三本院校的法學專業符合要求,985 的歷史學專業博士也只能靠邊站。
這就是公務員考試的 “潛規則”:崗位只認專業,不認學校。
哪些專業是公務員的 “大戶”?看看招聘表就知道了:
- 計算機類:幾乎所有單位都需要,從維護官網到開發政務 APP,需求量極大;
- 法學類: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市場監管局,到處都缺法律人才;
- 財會類:稅務局、財政局的核心崗位,每年招的人最多;
- 漢語言文學類:政府辦公室、宣傳部離不開寫材料的,這個專業最對口。
有個家長給孩子報了 “智能制造” 專業,覺得聽起來很厲害,結果孩子畢業想考公務員,發現全省符合條件的崗位只有 2 個。
反觀他鄰居家孩子,讀的民辦本科會計學,能報的崗位有 50 多個。
三、普通家庭的孩子,該怎么應對?
公務員崗位抬高學歷門檻,最受傷的是普通家庭的孩子。
小周來自農村,本科畢業想考公務員盡快工作,減輕家里負擔。
可他看上的幾個崗位都要求碩士,沒辦法只能咬牙考研。
三年讀研期間,家里不僅沒了收入,還得負擔學費和生活費,父母在工地多打了好幾份工。
其實,不是所有公務員崗位都要研究生。基層崗位、偏遠地區崗位,很多還是招本科生的。
比如鄉鎮的綜合管理崗、市場監管所的執法崗,本科畢業完全能勝任。
如果孩子鐵了心要進體制內,有兩個辦法:
1.本科選對專業:優先選計算機、法學、財會、漢語言這些 “公務員專業”,哪怕學校普通點,也比名牌大學的冷門專業機會多。
2.有針對性地提升學歷:如果目標是市級以上機關,盡早準備考研,最好選本專業深造,別跨到不相關的領域;如果想考基層崗位,本科畢業就可以考,積累幾年工作經驗后,還能通過內部遴選往上走。
有個女生本科讀的二本法學專業,畢業后先考了縣城的法院書記員,工作三年后通過遴選考到了省高院,比那些一味讀研的同學反而更早站穩了腳跟。
四、別被 “學歷焦慮” 綁架,適合自己的才最好
說到底,公務員只是一份工作,不是唯一的 “鐵飯碗”。
有些孩子動手能力強,適合做技術工人;有些孩子擅長溝通,做銷售可能更有前途;還有些孩子喜歡自由,創業或許能闖出一片天。不能因為公務員崗位抬高了門檻,就覺得只有讀研才是出路。
我見過本科畢業考進海關的,也見過碩士畢業在體制內做得不開心辭職的。學歷和專業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適合什么。
給現在的學生和家長提個醒:如果想考公務員,就提前做好規劃,選對專業,按需提升學歷。
如果有其他想法,就別被 “公務員熱” 裹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極致,一樣能活得精彩。
畢竟,社會需要研究生去做政策研究,也需要本科生去落實具體工作,更需要各行各業的能工巧匠。
成功的路有很多,學歷只是其中的一塊墊腳石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