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加班到9點,哪有時間復習?”
“工作已經(jīng)夠累了,回家根本不想學習……”
“同事知道我在考公,會不會影響晉升?”
如果你也在糾結(jié)“要不要辭職備考”,或者苦惱“工作學習兩頭崩”,這篇推文就是你的救命指南。不灌雞湯,只講真實可用的策略,看完就能調(diào)整狀態(tài)!
一、時間管理:碎片化學習法
工作日:抓“早晚黃金三小時”+碎片時間見縫插針
晨間:1-1.5小時(記憶黃金期)
早起大概1-1.5小時,用來攻克“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行測的常識、言語成語、申論規(guī)范詞、時政熱點等,這些內(nèi)容適合反復強化且不需要高度邏輯連貫。
工作日晚間:2-3小時“深度學習”
下班后先花二十分鐘短暫休息,再進入專注學習。優(yōu)先攻克“需要邏輯或計算”的內(nèi)容:行測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等,集中注意力推導公式、練解題技巧;每周固定一到兩晚練申論:精讀真題材料、寫小題答案或積累大作文框架,不一定要完整寫,但要練快速立意和列提綱。
碎片時間:見縫插針“補漏”
通勤、午休、排隊時,用小程序刷行測題、看時政熱點、聽申論范文錄音磨耳朵培養(yǎng)語感。
周末/節(jié)假日:集中攻堅,彌補工作日短板
單日拆分大塊時間,避免熬夜突擊,按學習三小時加休息一小時拆分,重點做工作日沒時間做的事。例如完整刷套題,嚴格計時模擬考場狀態(tài),復盤一周錯題,攻克薄弱模塊。
二、精力管理:用專注換時長
在職備考的核心不是“熬時間”,而是“提效率”——精力有限時,專注度比時長更重要
工作時“心無旁騖”:
上班時間專注完成工作,避免摸魚想備考、導致工作堆積需要加班,反而擠壓學習時間。
學習時“屏蔽干擾”:
固定學習場景,提前和家人或室友溝通“學習時段不打擾”,關(guān)閉手機微信和抖音通知。每天保證三到四小時高效學習,這比六小時磨洋工更有效。
留足“緩沖時間”:
每周給自己一個“彈性晚上”:若某天工作加班或狀態(tài)差,可暫停學習,改看一篇申論范文或整理十道錯題,避免因沒完成計劃焦慮崩潰,長期備考需要“可持續(xù)性”。
三、聚焦重點: 備考要有性價比
在職時間有限,必須放棄“面面俱到”,優(yōu)先攻克“提分快、分值高”的模塊
行測:抓“三大巨頭”,適當放棄“難點”
言語理解(30%分值)、判斷推理(30%分值)、資料分析(20%分值)是性價比最高的模塊,通過系統(tǒng)學習加刷題,正確率可穩(wěn)定在 70%-80%;數(shù)量關(guān)系(10%-15%)可優(yōu)先掌握基礎(chǔ)題型,難題直接放棄;常識(10%)靠碎片化積累。
申論:抓“小題”,背“框架”
申論小題(概括、分析、對策)占60-70分,是提分關(guān)鍵。多練“踩點意識”,從材料中找關(guān)鍵詞,對照參考答案總結(jié)規(guī)范詞;大作文(30-40 分)不用每天寫,每周練一篇框架(標題+開頭+分論點+結(jié)尾),積累五到十個通用素材。
用“真題”代替“海量刷題”
近五年國考和目標省份省考真題至少刷兩遍,第一遍按模塊刷練技巧,第二遍按套題刷練時間分配,錯題反復復盤,這往往比做新題更有效。
四、心態(tài):積極心理暗示
考公≠人生唯一出路:告訴自己“考上最好,考不上也積累了學習能力和知識,對工作也有幫助”,減少“必須上岸”的執(zhí)念帶來的壓力。需要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工作讓我經(jīng)濟獨立,備考讓我未來可期!”
“每天進步1%,一年就是數(shù)倍的成長!”
《申論大套裝》
沖刺2026國省考筆試
申論提分難?不知道怎么學?
教材+素材+范文+熱點+題庫
學練結(jié)合更科學
提分效果看得見
適合不同基礎(chǔ)考生
2026國省考申論沖刺80+
點擊下方圖片京東購買
好書分享
上岸得力助手來啦
2025年公開版半月刊
解讀中央精神,探究社會熱點
備戰(zhàn)2026國省考超級購!
點擊下方圖片京東購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