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 下面名片 關注CG說科技,感恩遇見!
最近,"35歲失業焦慮"又沖上熱搜,不少打工人開始靈魂拷問:"到底存夠多少錢,才能徹底告別上班?"
有人說500萬,有人說1000萬,還有人說"得看你在哪兒躺平"。但真相是——財務自由的標準,根本不是固定數字,而是一道數學題。
今天,我們就來算算,你的"自由存款"到底該是多少?
第一步:你的"自由公式"是什么?
財務自由的核心邏輯很簡單:你的被動收入 ≥ 你的生活開支。
換句話說,只要你的錢生錢的速度,能覆蓋你每天的花銷,你就可以不上班。
1. 算清你的"年度生存成本"
先別急著幻想環球旅行,咱們先算算最低生存標準:
房貸/房租:一線城市按8000/月算,二線城市4000/月
吃喝:3000/月(外賣+買菜)
保險+醫療:1500/月
水電煤+通訊:1000/月
其他(娛樂、社交、購物):2000/月
合計:一線城市約1.55萬/月,二線城市約1.15萬/月。
2. 你的錢能"躺賺"多少?
假設你選擇低風險理財(比如國債、大額存單、貨幣基金),年化收益按3%計算。
那么,你需要多少本金,才能靠利息覆蓋生活?
一線城市(年支出18.6萬) → 18.6萬 ÷ 3% = 620萬
二線城市(年支出13.8萬) → 13.8萬 ÷ 3% = 460萬
也就是說,如果你有620萬存款,每年3%的利息剛好夠你在北上廣深活下去。
(當然,如果你能接受更高風險投資,比如年化5%的穩健基金,這個數字可以降到372萬。)
第二步:你的"自由版本"是哪種?
財務自由也分等級,看看你適合哪一種——
1. 乞丐版自由(最低生存)
存款:300-500萬
生活方式:極簡主義,自己做飯,少社交,不旅游
風險:通脹可能讓你10年后不夠用
2. 小康版自由(舒適躺平)
存款:600-800萬
生活方式:偶爾下館子,一年1-2次國內游,有醫保
優勢:抗通脹能力較強
3. 豪華版自由(為所欲為)
存款:1000萬+
生活方式:住五星級酒店,環球旅行,米其林隨便吃
真相:你可能還是會找點事做,因為太閑也難受
第三步:普通人如何攢到"自由存款"?
如果你現在存款不到100萬,別慌,財務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漸進過程。
1. 先攢夠"1年生活費"
比如你每月花1萬,就先存12萬,作為應急資金。
2. 投資自己,提高收入
副業、技能變現(比如自媒體、咨詢)比死工資靠譜。
3. 讓錢生錢,別放活期
哪怕只是貨幣基金(年化2%-3%),也比銀行0.35%強。
4. 降低"偽需求"
少買奢侈品,少為虛榮心買單,你的存款增速會快很多。
最后:自由的關鍵,不是錢,而是選擇
很多人以為財務自由就是"永遠不工作",但其實,真正的自由是"有選擇的權利"——你可以上班,也可以不上;可以打工,也可以創業。
所以,別光盯著存款數字,先問問自己:
如果明天就不上班,你最想做什么?
你愿意為"自由"降低多少消費?
你的賺錢能力,是否在增長?
記住,自由不是終點,而是生活方式。 哪怕你現在存款不夠,但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總有一天,你可以對自己說: "上班?看心情吧!"
Trip
電腦咨詢
公眾號|CG電腦說
公眾號|CG說科技
作者:cg,資深電腦專家,從事電腦咨詢工作十余年,精通網絡規劃、安全防護等領域。來源:CG說科技(ID:dnzxpt)。
免責聲明:文章內部分圖片或觀點來源于網絡,不代表100%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喜歡請一鍵三連“分享”“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