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曾言:“家庭的幸福,在于我們帶給彼此的是光明和溫暖,而不是陰霾與負擔?!?/p>
家,本應(yīng)是孩子遮風擋雨的港灣,是他們汲取力量、向陽生長的沃土。
然而,有些父母,卻在無意中把孩子當成了“轉(zhuǎn)運”的工具。
他們將自己內(nèi)心的風雨、生活的重壓、未竟的期望,一股腦兒地向孩子傾瀉。
殊不知,每一次這樣的借運,都在悄然透支孩子的生命力,磨損他們本該明媚的未來。
1、不向孩子傾倒情緒
心理學家榮格指出:“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于讓孩子覺得他們沒有好好過日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情緒垃圾桶。
你的抱怨、憤怒、委屈,一股腦倒給孩子,就是在向他們“借運”。
你借走了孩子本應(yīng)純凈明朗的心境,借走了他們無憂無慮的童年。
你倒一次,孩子的心就傷一次,肩上就背負起不該屬于他們的沉重。
久而久之,孩子的天空不再晴朗,總是籠罩著父母情緒的陰云。
魯迅先生童年時家境遭遇變故。
他的祖父入獄,父親一病不起,家道迅速中落。
本已憂心如焚的父親,性情變得格外暴躁。
病痛的折磨、家境的困窘、前途的渺茫,這些沉重的負能量無處宣泄。
小小的魯迅,便常常成了父親情緒的出口。
父親心情極度惡劣時,常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突然發(fā)怒,將手中的碗盞摔碎。
年幼的魯迅,只能惶恐地站在一邊,內(nèi)心充滿恐懼和不解。
他后來在文章中回憶那段日子,字里行間仍透著壓抑和灰暗。
那些無端的怒火和陰郁的情緒,像冰冷的雨點。
打濕了魯迅本該明媚的童年,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
父母的情緒是孩子的第一片天,你陰云密布,孩子的世界就黯淡無光。
這種借運,是以透支孩子的心理能量為代價。
你借走的,是他面對世界的勇氣,是他感知快樂的能力,是他健康人格的基石。
孩子不是你的情緒解藥,反而是你最該保護的人。
真正的擔當,是咽下生活的苦,在孩子面前撐起一片晴空。
學會管住嘴,守住心,把風雨擋在外面,把安寧留給孩子。
2、不向孩子過度施壓
作家畢淑敏曾說:“孩子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粒種子,他自有生長的脈絡(luò)和方向?!?/p>
父母若強加意志,無異于揠苗助長。
把過高的期望、未竟的夢想,都壓在孩子稚嫩的肩膀上,這不是栽培,是沉重的債務(wù)。
每一次逼迫他成為“人上人”,都是在透支他本應(yīng)舒展的童年。
孩子承受不住時,不是沉默枯萎,就是激烈反抗。
古時,有位鄭姓書生屢試不第,便將全部希望寄托在獨子身上。
兒子剛滿五歲,鄭書生便制定了嚴苛的課表:
卯時誦經(jīng),辰時習字,午時學算,酉時作對,日日如此,雷打不動。
稍有懈怠,輕則訓斥,重則戒尺加身。
他常對兒子說:“為父此生已無望,鄭家光耀門楣,全系你一身。”
兒子小小年紀,眼神里便沒了孩童的天真,只有驚懼與疲憊。
整日對著書本,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出錯。
不過十歲,竟已鬢角早生華發(fā),身形瘦弱如紙。
鄉(xiāng)鄰私下嘆息:“這哪里是養(yǎng)兒,分明是催命!”
后來,這孩子雖勉強考中秀才,卻因常年心力交瘁,不到二十便郁郁而終。
鄭書生抱著兒子的棺木,悔之晚矣。
李玫瑾教授曾說:“父母的焦慮和高壓,是孩子成長路上最沉重的枷鎖。”
過度的苛求,不會催生天才,只會制造傷痕。
當孩子眼中只剩下恐懼,心中只剩下負擔,這棵苗就注定長歪、長殘。
別讓你的期望,成為他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放手,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才是對他最大的成全。
3、不對孩子過度溺愛
俗話說:“庭院里練不出千里馬,花盆里長不出萬年松。”
溺愛它披著“為你好”的外衣,實則剝奪了孩子歷練的機會,抽走了他立足社會的筋骨。
這不是愛,是父母在向孩子“借運”——借他本該自己掙來的擔當之運、成長之運。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看似嬌艷,一旦移出暖房,瞬間枯萎。
父母借走的這份“獨立運”,孩子要用一生的磕絆去償還。
我曾認識一位母親,她對獨子小偉呵護備至。
小偉上學,書包永遠是媽媽背到校門口;小偉寫作業(yè),媽媽比他還緊張,恨不得代筆。
成年后,小偉找工作屢屢碰壁,不是嫌累就是嫌錢少。
好不容易托關(guān)系進了單位,卻因一點委屈就辭職回家。
他心安理得地啃老,白天打游戲,晚上呼朋引伴。
母親退休金微薄,卻要負擔兒子高昂的生活開銷和社交費用。
一次,小偉透支信用卡欠下巨款,催債電話打到家里。
母親急得病倒,小偉卻埋怨:“要不是你們沒本事,我至于這樣?”
躺在病床上的母親,看著兒子冷漠的臉,這才痛悟:自己用愛養(yǎng)出的,不是依靠,是索債的仇人。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有這樣一句話:
"溺愛不是愛,是反愛。它是成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溺愛是溫柔的陷阱,你剝奪了他做事的能力,也就剝奪了他成事的運氣。
真正的愛,是放手讓他去經(jīng)歷。
允許他跌倒,鼓勵他爬起,培養(yǎng)他生存的本領(lǐng),鍛造他堅韌的心性。
你現(xiàn)在舍不得讓孩子吃的苦,生活會加倍還給他,最終連本帶利拖垮整個家。
教育專家尹建莉說過:“好的教育不是被動灌輸,而是父母的言傳身教?!?/p>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一生的風水。
當父母停止向孩子借運,努力活出穩(wěn)定、充實、有擔當?shù)哪訒r。
孩子就會有一個輕松、自由、充滿無限可能的人生起點。
這,才是家庭長久興旺、孩子真正有福的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