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朔曾說過,世界上最無恥最陰險最歹毒的贊美,就是用窮人的艱辛和苦難,當作勵志故事愚弄底層人。
或許山西大同這件事情,就是最好的證明,就這么一個電話,讓兩個頭發花白的環衛工在40度高溫下,徒手翻了4小時垃圾堆。
事情曝光后,當地領導本想借機宣傳城市形象,結果卻被網友罵上了熱搜,不僅評論區淪陷,就連央媒都直接點名。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環衛工翻8噸垃圾
事情還得從7月1日開始說起,當時是深圳的盧女士帶著孩子來大同旅游,一家人坐高鐵從太原過來。
當時家里的孩子正在車上玩那塊1200塊錢的兒童電話手表,玩累了隨手塞進了紙質垃圾袋里,等到了大同南站,下車時誰也沒想起來這事。
等反應過來的時候,手表早就不見了,盧女士趕緊查定位,發現手表還在車站附近,估計是跟著垃圾一起被清走了。
當天他們也認了,想著“總不能追著垃圾跑”,可第二天早上,盧女士越想越不甘心,就撥了12345熱線,想試試看能不能找回來。
說實話這種事擱誰身上都會這么干,畢竟一千多的東西丟了怪可惜,能找回來當然最好,找不回來也就算了,反正打個電話又不費啥事。
可盧女士沒想到的是,這個電話打出去以后,整個大同城管系統就動起來了,先是協調車站,追蹤垃圾去向,確定手表已經進了中轉站的擠壓箱。
這時候麻煩來了,箱子里有整整8噸垃圾,要找一塊巴掌大的手表,這難度可想而知,但上面已經下了指示,必須找到。
于是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緊急把這8噸垃圾全部轉運到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場的空地上,7月的大同,正午氣溫達到40度,地面被曬得發燙,熱浪一陣陣往上翻。
兩個上了年紀的環衛工人被派來執行這個任務,他們把竹掃帚往旁邊一靠,竟然直接徒手開始翻找,沒有手套,沒有口罩,就這么赤手空拳地扒拉著垃圾。
從網上流傳的視頻來看,8噸垃圾堆得像座小山,塑料袋里包著爛菜葉、剩飯剩菜、各種生活垃圾,在高溫下散發著惡臭。
兩個老人蹲在垃圾堆前,一袋一袋地翻,一件一件地看,只見藍色的工裝很快就被汗水浸透,緊貼在身上,能看出瘦骨嶙峋的輪廓。
從下午1點開始,一直翻到快5點,整整4個小時,要知道這可是一天中最熱的時段,別說在垃圾堆里干活,就是在太陽底下站著都受不了。
好在老天有眼,下午4點50分左右,手表終于找到了,當晚就送還給了盧女士,盧女士想給紅包表示感謝,被婉拒了。
這本來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游客找回了失物,環衛工完成了任務,可接下來發生的事,卻讓整個事件的走向完全失控了...
大肆宣揚后的下場
在手表找到之后,盧女士為了表示對大同政府的感謝,還直接拍了個視頻,特別激動地稱,自己在大同的旅游是非常幸運的,而這份幸運,是由眾多善良的人成就的。
她還感慨道,如果不是來大同,真不知道自己會這樣的幸運,一個勁地夸大同不僅風景美,人心更美。
想著兩位環衛工辛苦了大半天,盧女士想給點紅包表示感謝,可人家婉拒了,后來她干脆直接送了面錦旗到大同市城管局,這下可把當地領導給美壞了。
有了這么好的素材,大同本地媒體哪能放過,馬上一大波報道就出來了,標題幾乎都是什么“暖心”“善良”“高效”之類的。
大同市新城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也趕緊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轉發報道,這不是現成的正能量素材嘛,多宣傳宣傳多好。
問題就出在這些報道上,通篇都在夸城管局響應速度多快、協調能力多強,以及盧女士有多感動、大同城市溫度有多高。
可結果整個報道里連環衛工人的名字都沒提一下,就好像這兩個人不是有血有肉的勞動者,只是城市管理的工具一樣。
果不其然,當這個事情曝光之后直接沖上了熱搜,網友們可不傻,評論區“天塌了”,清一色的質疑聲。
甚至還有不少網友稱,手表是盧女士的,功勞是領導的,汗水是環衛工的,直接用這句話道出了事情的本質。
面對滔天輿論,盧女士當初發的那個視頻已經無法查看了,估計是被各種噴得不輕,當地文旅賬號的評論區也好不到哪去。
到了7月13日晚上,事情徹底爆了,一時間關于“翻垃圾找兒童手表被質疑浪費人力”這個話題直接沖上了熱搜第一。
不光是小網站,連主流媒體都坐不住了,紛紛發表評論質疑這事,甚至還發表了一篇文章直指問題核心,里面三個關鍵問題句句扎心。
第一個問題是價值判斷嚴重失衡,一塊1200元的手表,值得動用兩個環衛工人花4個小時,冒著健康風險去翻找嗎?
這成本怎么算都不對勁,環衛工一個月工資才兩千出頭,這一下午的工作時間加上垃圾轉運成本,早就超過這手表的價值了。
第二個問題是公共服務邊界模糊。老百姓有需求,政府就得滿足?那要是誰丟了個鉛筆,是不是也得全城動員去找?
個人的疏忽大意,憑什么要動用公共資源去買單?這不就跟“驢友違規探險要免費救援”一個道理嗎?
第三個問題是忽視勞動者權益,兩個上了年紀的環衛工,在40度高溫下,沒有任何防護設備,徒手在垃圾堆里翻找4個小時。
有沒有額外補貼?有沒有防護措施?有沒有考慮他們的身體狀況?這些問題,當地部門的報道里一個字都沒提。
看到媒體這么說,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趕緊出來回應,誰知道這一回應更是火上澆油,直接把自己送上了熱搜。
根據他的說法是,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不能說值不值,做啥是值,做啥不值?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會去做。
這條回應一出,網友更是直接炸鍋了,有網友稱大同市城管局親民值得贊揚,但環衛工人也需要體諒,希望在親民與環衛工人頂烈日冒酷暑之間找到平衡。
還有網友稱,游客是人,環衛工也是人,在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國家,不應該為了一個游客的個人失誤,去犧牲另外兩位無辜的公民利益。
如今這事最后發展是,大同當地的相關視頻已經下架,文旅賬號也已經淪陷,估計是輿論壓力太大,當地想息事寧人。
看來這場由一塊兒童手表引發的風波,遠沒有結束,它暴露出的問題,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反思和解決....
對此,你們怎么看呢?
參考信源:
環衛工翻8噸垃圾找回兒童手表引質疑,當地回應----2025-07-13 ---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