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勢力無處不在,央廣網在7月14日發布了一篇文章,當中放上了幾個間諜滲透的案件。可以清楚的發現,重點群體被滲透的可能性更大。
而這些間諜組織也是無孔不入,不過在2022年,一樁案件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光明日報》作為央媒具有一定的權威性,而評論部副主任的董郁玉從業三十多年,竟然是日本間諜。在他臨退休接頭的時候被捕,一下子引起了不少熱議,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9年前后,一場圍繞秸稈焚燒的論戰席卷農村。時任《光明日報》評論部副主任的董郁玉,憑借央媒平臺的巨大影響力,接連拋出重磅文章。
他以詳實數據和專業分析,將焚燒秸稈與霧霾死死綁定,宣稱這是環境污染的元兇之一。在公眾環保焦慮高漲的背景下,董郁玉的文章如同重磅炸彈。
河南、山東等農業大省迅速響應,祭出史上最嚴禁燒令,農民違規焚燒,輕則重罰,重則拘留。田間地頭,怨聲四起。
焚燒秸稈,千百年來的農耕智慧,既能快速清理田地,草木灰更是天然肥料。董郁玉卻將其妖魔化為霧霾主因,實際主因是工業排放和機動車尾氣,政策被嚴重誤導,農民生計成了犧牲品。
這哪是什么環保倡議?真相是董郁玉在執行日本情報機構的指令!目標直指破壞中國農業根基,擾亂秸稈處理傳統,打擊農業生產秩序,用心何其險惡。
這場環保風暴,本質是披著學術外衣的顛覆行動。當這位環保衛士盤算著退休后攜家人移居日本享受勝利果實時,他的末日時鐘已然開始倒數。
董郁玉的起點堪稱光鮮,1964年生于遼寧旅順,北大法律系碩士畢業,1987年入職《光明日報》。憑借扎實的法律功底和犀利文筆,他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報社倚重的評論骨干。
事業上升期,一次赴日進修機會成了人生轉折點。踏上日本國土那一刻,他便被情報機構鎖定。對方手段老辣,投其所好,奢華享受、昂貴禮物、永居承諾、巨額報酬等等,一套組合拳下來,董郁玉的防線土崩瓦解。
回國后,董郁玉的筆徹底變了味。他利用評論員身份夾帶私貨,大肆貶低中國教育體系為刻板、缺乏創新,同時極力美化美式教育。在網絡信息閉塞的年代,這些言論誤導了不少讀者。
更觸目驚心的是其竊密行徑。農業政策、農村調研數據,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糧食安全的敏感信息,都成了他的獵物。
他膽大包天,甚至偷拍尚未公開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草稿,將國家農業戰略布局的核心機密拱手送給境外勢力。在他作為媒體人的三十多年時間時間里面,他泄露國家秘密文件47份,非法收受間諜經費高達850萬元。
從滿懷理想的北大才俊,到出賣國家利益的諜???,董郁玉在深淵里越陷越深,也為最終的覆滅埋下伏筆。
2022年初,即將退休、做著赴日美夢的董郁玉,與一位日本外交官進行了一場看似平常的會晤。他以為這是退休前最后一次安全的交易,卻不知自己早已是國安部門嚴密監控網中的困獸。
就在情報交接的瞬間,國家安全部門人員雷霆出擊,將這位潛伏三十年的鼴鼠當場抓獲。精心維護的畫皮,在鐵拳面前瞬間粉碎。
隨后對其住所的搜查,更是觸目驚心,大量涉密文件被起獲,內容涵蓋中央政策解讀、地方執行報告等核心領域。面對如山鐵證,董郁玉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對其間諜罪行供認不諱。
經司法程序審理,2024年,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間諜罪依法判處董郁玉有期徒刑七年,其所有犯罪所得財產均被依法沒收。
三十年的潛伏,換來的是鐵窗生涯,所謂的日本夢化為泡影。此案的塵埃落定,不僅是一個間諜的覆滅,更敲響了國家安全的警世洪鐘。
董郁玉案在2024年外交部記者會上被外媒問及時,發言人毛寧的回應清晰有力,中國是法治國家,司法機關依法辦案,違反法律的犯罪也必將追究。
一些境外組織的手段層出不窮,7月14日,央廣網就曾報道了相關案件,尤其是一些重點群體一定要提高警惕。
其中李某的遭遇和董郁玉有些相似,都是在境外被黑暗侵蝕。作為某省直機關工作人員,李某因工作需要參加了一次境外的短期培訓。
這本是開闊眼界、提升能力的好機會,卻因其自身定力不足,成了噩夢的開始。
在境外期間,李某沒能抵擋住別有用心者的美色誘惑,落入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精心設計的溫柔陷阱。
發生關系后,對方立刻露出了猙獰面目,以掌握的私密照片作為要挾,脅迫李某加入其間諜組織。在恐懼和羞辱的支配下,李某被迫履行了參諜手續。
回國后,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僥幸心理作祟,李某選擇了沉默,沒有向組織坦白自己在境外被脅迫加入間諜組織的經歷。
更可怕的是,在后續工作中,他竟屈服于對方的持續脅迫,多次利用工作之便,將接觸的工作文件資料轉交給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在叛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李某的間諜行為最終被國家安全機關偵破。法院以間諜罪判處其有期徒刑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境外不是法外之地,間諜的陷阱往往披著溫柔或機遇的外衣。 一時不慎,就可能成為被操控的棋子。在很多案件中,雖然情節各異,或因紀律松弛無意泄密,或因嗜欲膨脹主動賣密,或因境外脅迫無奈從諜。
失泄密的風險,往往潛藏在我們工作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 理想信念的根基不牢,紀律規矩意識的弦稍有松懈,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被干擾、被影響、被裹挾,最終墜入境外間諜情報機關精心挖掘的犯罪深淵。
對于廣大公民,尤其是掌握或接觸國家秘密的公職人員這一重點群體,必須時刻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將保密意識深植于心、外化于行。
董郁玉案如同一面放大鏡,清晰映照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滲透竊密活動的猖獗。他們精心設局,將掌握重要信息的公職人員列為首要圍獵目標。
國家安全沒有局外人,更沒有旁觀席。它系于我們每個人的警覺與行動之中。對于重點群體,嚴守秘密是職業生命線;對于普通公民,提高警惕是應盡之責。
當我們每個人都繃緊心中那根保密之弦,將國家利益置于最高位置,那些試圖窺探、竊取我們秘密的陰影便無處遁形。
守護好國家的秘密,就是守護我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就是守護我們每個人和子孫后代的安穩生活與美好未來。這防線,由你,由我,由我們共同鑄就,堅不可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