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了一個地方,又回到老地方,這兩個地方,感覺就不一樣了。有時候,是地方真變了。有時候,卻純粹是人的心氣兒變了。
如英國小伙本杰明,在深圳住了整整一個月。他喜歡夜跑,天天晚上沿著深南大道撒歡兒。那條路又寬又亮,他跑個十公里不帶喘氣的。路燈明晃晃,攝像頭一個挨一個,穿制服的保安大哥時不時溜達過去。他說在這兒跑,心里那叫一個踏實。
可等回了曼徹斯特,想出門跑兩步心里就犯嘀咕。街還是那條街,樓還是那些樓。可墻根兒底下總有些說不清的影子,風(fēng)一吹,他愣是提不起勁兒像在深圳那樣撒腿狂奔。
意大利姑娘索菲亞,在杭州的銀泰百貨買了條真絲圍巾。辦退稅時候,店員手機點點,錢“唰”地就退回來了,快得很!這條圍巾比在米蘭買便宜了小一千。她摸著滑溜溜的料子,美滋滋。
結(jié)果回羅馬逛商場,看啥價簽都覺得貴。她對著手機鏡頭嘆了口氣:在中國,手機滴一下,優(yōu)惠直接到兜里。回自己這兒,干啥都得掏真金白銀,還死貴!
這是咋回事呢?
沙特小哥阿卜杜拉,上個月剛從成都回利雅得。他有自個兒的大房子,可最近添了個怪毛病,出門非得拉三下門把手,生怕沒鎖嚴實。拉一下,再拉一下,他自己都覺得好笑。
他想起在成都寬窄巷子晃悠的晚上。黑咕隆咚的小巷子,他一個人溜達也不怵。有一回半夜饞了,溜達出去買碗冰粉,手機就大大咧咧塞褲兜里,壓根兒沒想過會不會丟。可現(xiàn)在在利雅得自家大門口,反倒總疑心門沒關(guān)好。
為啥呢? 他記得成都那些小街。路燈一串一串的,照得地上連個紙片都看得清。巡邏的小電驢慢悠悠駛過,特別有安全感。
排隊辦事更是個坎兒。在中國,手機戳幾下,事就約好了,幾點幾分門清。有個荷蘭哥們兒在阿姆斯特丹辦個簡單手續(xù),窗口前排長龍。等了快一個鐘頭,隊伍還望不到頭,氣得他真想甩手走人。
法國工程師皮埃爾,在長沙坐過高鐵去武漢。那車快得跟飛似的,個把小時就到了。他坐在車上刷視頻嘎嘎樂,窗外田啊屋啊唰唰往后閃。
回到法國,他也坐火車,從里昂去馬賽。這趟車慢悠悠晃蕩老半天。路上還得換乘一次,等得人很煩。車上想買個三明治,在里昂車站翻遍錢包找零錢,叮叮當當響。他一下子想起在蘇州,買個生煎手機一貼就完事。捏著那把硬幣,他差點沒把錢包扔了。
中國跟好些國家,像塞爾維亞、阿聯(lián)酋,簽了免簽。人家來玩,三十天隨便待。所以呼啦啦來了好多人,看了,也真真切切體會了。他們發(fā)現(xiàn),這方便勁兒,不光在那些摩天大樓,也不光是掃碼付錢。
是那些芝麻綠豆的小事。 快遞。早上下的單,下午就哐哐敲門。機場。廣州白云機場會提前開閘口,不讓你烏泱泱擠成團。退稅。就像索菲亞那樣,商場里頭動動手指,錢立馬回血。這些小事兒,堆一塊兒,舒坦!
現(xiàn)在,這幫回了國的老外,像阿卜杜拉,像本杰明,像皮埃爾,全在網(wǎng)上叨叨。說回國以后,感覺像是倒退了。不是說自個兒國家不好……就是那種在中國隨手可得的安全和便利,一回家,啪,沒了!
一個地方好不好,真不是樓有多高,路有多寬。得看老百姓晚上敢不敢出門遛個彎兒?辦點小破事要不要等到天荒地老?這些雞毛蒜皮,才是過日子的真章。中國人自己覺得平平常常的事——安生的街道、麻溜兒的服務(wù)——在他們眼里,都成了新鮮景兒。
他們說,以后去中國,不能光看個景點拍個照。得在那兒實實在在住幾天,哪怕三五天也好。不然啊,你壓根兒體會不到,啥叫“換了人間”的日子——這滋味兒,回去了還真有點“上癮”又“戒不掉”的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