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劉曦 每經編輯:余婷婷
近日有報道稱,現代汽車集團高端豪華品牌捷尼賽思(Genesis)中國CEO朱江已于6月底離職。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與捷尼賽思方面聯系了解詳情,截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而朱江于6月26日在其微信朋友圈發布關于捷尼賽思的一條信息后,截至目前,其再無該品牌的信息分享。不過,記者查詢其領英(LinkedIn)頁面發現,朱江的最新履歷仍顯示為捷尼賽思中國CEO,工作時間標注為“2024年8月至今”。
圖片來源:領英(LinkedIn)
公開資料顯示,朱江曾任職于蔚來等新勢力車企,也曾出任寶馬、MINI、雷克薩斯和福特等多家跨國車企的中國區高管,在中國市場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加入捷尼賽思前,朱江擔任Lucid中國區首任董事總經理,帶領該品牌開拓中國市場。
根據記者觀察,作為現代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華品牌,捷尼賽思與中國市場的淵源可謂一波三折。2008年以“勞恩斯”(Rohens)之名首次入華,2014年更名“捷恩斯”(Genesis)二次嘗試,均因市場遇冷而退出。2021年4月,品牌以全新形象第三次進軍中國市場,但高管團隊始終未能穩定——德國籍CEO何睿思在任近四年后于2023年10月離職,韓國籍臨時負責人李哲過渡9個月后,2024年8月迎來中國籍CEO朱江,此舉被業內視為加強本土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捷尼賽思高管頻繁變動的背后,是該品牌慘淡的市場表現。自2021年第三次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捷尼賽思銷量一直呈現劇烈波動狀態。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的全年銷量僅為367輛;2022年,其在華銷量提升至1457輛;2023年,這一數字為1558輛;2024年,該品牌在華銷量為1328輛,同比下滑24.8%。
面對困局,捷尼賽思于2025年3月宣布啟動新能源車型國產化計劃,成為繼雷克薩斯之后又一家押注中國本土化生產的進口豪華車品牌。業內認為,國產化后,依托現代集團在華工廠和本土供應鏈,捷尼賽思的制造成本有望降低,同時新能源車型可借力中國成熟的電池、電機產業鏈,重塑價格體系。但有觀點指出,其主力車型G80的定價已與降價后的德系主流豪華品牌車型重疊,在其品牌力不足的情況下競爭難度不小。
此外,捷尼賽思當前在華銷售的6款車型中,燃油車仍占據主導地位,僅有GV60和純電G80兩款電動車型。這種產品結構與快速電動化的中國豪華車市場形成鮮明對比。根據乘聯分會最新數據,2025年6月國內豪華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已達30.3%,自主品牌更是高達75.4%。這一數據凸顯了捷尼賽思電動化轉型的滯后性,其“2025年起只推純電新車”的戰略與中國市場節奏存在明顯時差。
圖片來源:捷尼賽思中國官網
面對持續低迷的市場表現,捷尼賽思中國近期在官網推出多項購車補貼政策,包括G80至高全價購置稅補貼等優惠措施。雖然朱江曾在去年10月新款GV70上市時明確向記者表示“捷尼賽思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當前的促銷活動仍被部分業內人士解讀為清庫存信號,進一步加深了外界對該品牌在華前景的擔憂。
根據捷尼賽思2022年發布的品牌愿景,公司計劃自2025年起所有全新車型都將采用純電技術,到2030年實現100%零排放,并推出8款全新純電車型。然而,在自主品牌強勢崛起、傳統豪華陣營價格持續下探的雙重擠壓下,這個三度入華的韓系豪華品牌正面臨其在中國市場的至暗時刻。業內認為,捷尼賽思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突圍,將取決于其國產化進程和電動化轉型的實際成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