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有點反常。閏六月把暑氣拉長了,三伏天雖說只有30天,熱勁卻沒減半分。老輩人講“一年兩六月,三伏不見天”,今年這悶熱天,怕是要讓地里的莊稼跟著遭罪。
北方最近曬得地皮裂,玉米葉子卷成筒,棉花桃剛結就怕被烤蔫。南方則是潮得能擰出水,水稻拔節期趕上連陰雨,爛根病害隨時可能冒頭。氣象上說,閏月讓熱量多攢了20多天,未來10天,華北平原午后氣溫能飆到36℃往上。
江淮流域更是像個大蒸籠,濕度超過80%,人難受,作物也扛不住。
玉米正在抽雄吐絲,高溫干旱會影響授粉,結出來的棒子可能粒不滿。南方的水稻田得趕緊清溝排水,不然根系泡久了,減產風險可不小。有人信老祖宗的農諺,說“閏六月初一雨,谷倉裝滿米”,可今年雨多的地方得防澇。
也有人盯著天氣預報,覺得科學預警更靠譜,兩邊說法一碰撞,莊稼人心里犯嘀咕。我個人覺得,老輩人的經驗像指南針,該信但得看老天爺臉色,科學防災也不能落下。就說北方防旱,除了早晚澆水,給玉米地鋪點秸稈,能保墑還能降溫。
南方排水后別忘了噴點殺菌藥,潮濕天最容易滋生病菌,提前預防少遭罪。
山東壽光有菜農試過,高溫天給大棚拉遮陽網,蔬菜葉面再噴點磷酸二氫鉀,抗曬效果不錯。
湖南洞庭湖周邊的稻農,往年用草木灰撒田埂防病蟲害,現在結合無人機打藥,土辦法加新技術,雙保險。
可別小看這持續的悶熱天,秋老虎還在后面等著呢,處暑后說不定更難熬。現在最緊要的,是按作物長勢分情況應對:旱地作物保水,水田作物排澇,大棚要通風降溫。拿不準的老鄉,趕緊找村里的農技員問問,或者上咱網易號看每天的詳細指導。
天氣再熱,咱莊稼人也不能慌,該出手時就出手,地里的收成全靠咱勤快。天熱別嫌麻煩,多跑幾趟田,把防范做在前頭,秋收才能多打糧。記住了,老天爺給難題,咱就見招拆招,辦法總比困難多。
最后再提醒:未來三天,華北部分地區有短時雷陣雨,抓緊時間給旱地補墑,但別讓水積在根部。江淮后天有小到中雨,趁這機會清完排水溝,雨一停就噴藥,別耽誤農時。
不管是信老經驗還是看新預報,關鍵是行動要快,別等災害來了才后悔。天熱歸熱,只要咱把地里的活兒安排妥當,照樣能盼來一個豐收年。土辦法加新科技,雙手底下出好田,這道理,啥時候都不會變。
關注網易號,每天跟著節氣學種地,風里雨里,咱一起把豐收的底氣攢足。暑氣再盛,熬過去就是秋涼,莊稼人眼里,永遠有下一季的盼頭。天熱別慌,手勤心細,地里的收成全在咱腳下一步步走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