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二十,老農總說“看天定年景”,今年有啥不一樣?
老輩人嘴里“六月怕二十”,不是怕日子,是怕天公不作美。“六月二十曬龍衣,四十五天雨淋漓”,北方農諺這么講。“六月二十雨打頭,曬谷收麥不用愁”,南方老話也有譜。
未來幾天,剛好撞上這“換甲日”,農人們早把草帽、雨靴備齊。2023年華北六月二十晴,后來連下45天雨,玉米地泡成河。
2022年河南六月二十雨,秋糧反倒多收了一成,怪事?原來北方怕伏旱,雨多反是寶;南方怕雨澇,晴點更牢靠。
“六月二十蟲開市”,粘蟲、稻飛虱這時候最瘋。去年監測,水稻紋枯病六月二十后發病率,比月初高3倍。“溽暑”天,痢疾也愛湊熱鬧,六七月發病比平時多四成。
湖南老農看蜻蜓低飛,提前搬防汛艇;福建煮紫蘇蛤蜊,說能化濕。“吃三鮮”里的蒜頭、莧菜,現代測了有抗菌成分,老理兒藏科學。有人說農諺過時了?
2024年長江中下游六月二十前后,單日暴雨150毫米。氣象衛星能報雨,可老輩人看云識天的本事,誰能說沒用?
“六月二十雨潤田,五谷豐登笑開顏”,雨是及時水,也是定心丸。“六月二十晴,干旱到秋明”,晴是敲警鐘,得趕緊澆地保苗。去年河北玉米“夾苗旱”,就是六月二十晴后,墑情差鬧的。
老話說“以天為父”,現在有水庫、滴灌,再不怕靠天吃飯。可“早看天”的習慣,藏著對土地的敬畏,哪能說丟就丟?
“老理兒不是死規矩,新辦法得接老地氣”,這是村頭王大爺的理。你家那邊六月二十有啥說法?下雨好還是晴天好?
評論區嘮嘮。
農諺是參考,具體還得看當地預報,豐收靠天更靠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