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那個志愿報了電競的男孩,如今在直播間賣耳機

0
分享至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聯電子廠Pro,作者:森賽,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比賽結束的那一瞬間,場館陷入短暫靜默。

燈光還未打上臺面,選手站起身,摘下耳機,有些茫然地看向大屏幕上的比分。北京的六月悶熱,五棵松體育館里卻是一場精確到幀數的較量。場下的觀眾開始鼓掌,有人揮舞著寫有戰隊名稱的旗幟,更多的人掏出手機,對準大屏幕拍下最后一個擊殺瞬間。

這是一場《王者榮耀》職業聯賽的季后賽,一支二線戰隊擊敗了去年的冠軍隊伍。臺上的選手看起來比去年更年輕,主力中單出生于2007年,這位擅長在游戲地圖的中路單線作戰的選手,有著超越年齡的老成,臺下的觀眾席上,有孩子穿著校服來觀賽。

在舞臺背后,大批學生正在排練著成為下一個他。他們在各地高校的“電競專業”課堂上練習手速、研究版本變動,也學習賽事運營、內容剪輯,甚至包括體能訓練。

2016年,教育部正式批準“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專業。這條消息在那年11月登上了各大門戶網站的首頁,標題里常常帶著“電競終于轉正”“打游戲也能拿文憑”這樣的字眼。

那一年,是《英雄聯盟》S6賽季的高光時刻。全球總決賽的在線觀賽人數超過4300萬,決賽在洛杉磯斯臺普斯中心舉行,Faker第三次奪冠,成為這個時代電競的標志性人物。國內賽區的解說臺、彈幕區和粉絲后援群都在為另一位名字刷屏——Uzi,那個被稱為“天賦的極限”的少年。

與此同時,電競行業的商業化邊界開始迅速擴張,LPL戰隊的贊助金額節節攀升,平臺簽約主播月收入數十萬起步,青訓合同開始下沉到初中階段。2016年,國內電競市場規模突破500億元,其中超六成來自移動端游戲相關賽事與直播;職業戰隊主力選手的年薪也首次出現“百萬級”收入,有戰隊老板在接受采訪時稱,“一個明星選手的效應,抵得上十個娛樂主播。”

那一刻,電競從地下興趣變成了可以通向城市、財富與社會注意力的快車道。一張文憑的價值不僅在于就業,它似乎還承諾了——只要肯練,有機會從網吧走進賽場,從屏幕前走進聚光燈下。

而對許多高中尚未畢業的青少年來說,這種承諾聽上去,遠比任何專業更具體,也更誘人。


一、鄉鎮青年的迷夢和幻想

2017年之后,一批又一批“電競生”走進教室。他們穿著系徽的T恤,背上印著“職業選手培養”的招生海報,在空曠的操場上排隊晨跑,隨后進入機房,開啟一整天對抗、分析和復盤。有人在錄播教室反復聽解說課,也有人被安排到電競酒店實習,做線下比賽的助理,負責貼參賽表、檢查鼠標線。

他們當中,有人是從小鎮考上來的藝考生,文化課并不高,選電競是因為覺得“至少不是數學”;也有人曾是青訓營的一員,被職業戰隊刷掉后選擇讀書延命,用四年時間換一個再拼的機會。他們的父母有的反對,有的默許,有的甚至帶著自豪感在親戚群里轉發孩子的實訓比賽照片。

現在,第一批電競本科生早已畢業,他們拿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學歷證書,專業名稱叫“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但這個名字的含義,在求職市場上變得含混起來。

有人進了俱樂部做內容剪輯,一個月工資五千,朝七晚一;有人轉行做品牌助理,靠在直播間里賣鍵盤、鼠標勉強糊口;還有人,在二十二歲退學回家,刪掉所有游戲賬號,開始準備考公。

對于這一代電競學生來說,夢想的入口并不在講臺上,而是在街口那家網吧里。

玻璃門推開,煙味混著泡面味飄出來,鍵盤聲密集得像雨點落在鐵皮上。最靠墻的位置往往被幾個“常駐大神”占著,耳機掛在脖子上,鍵鼠聲從來沒停過。他們有時是附近職校的學生,有時是剛離職的工地小工,凌晨四點還在打游戲中的排位賽,“嘴里喊著打上鉆石段位就睡,但幾乎沒有人真正離開。”

網吧的機器屏幕永遠是高亮狀態,最火的直播窗口旁邊掛著的彈幕也永遠充滿雞血:“看他怎么一挑四!”“這才是野王!”沒有人關心他是誰,只要操作流暢、話語狠辣,就有人愿意圍觀。

有人直播自己,也有人直播他人的直播,流量時代的循環套利,每天都在網吧悄然發生。網吧,是很多行業最早的觸點。

還有些人,是一批連發型都還保留著殺馬特遺風的青年,頭發染得淺黃或紫紅,額前垂著兩撮,耳朵上掛著黑色耳釘。他們很多人沒讀完高中,有的已經做過幾份工,進過廠也離過廠。現在他們坐在這里,像是等一個更合理的身份解釋自己的滯留。

從這些人中走出的少年,在游戲的社會中早已有一席之地,他們在學校中往往也保留著自己的學籍,進入電競專業后,帶著被直播、彈幕、排行榜、MVP點數教會的經驗,帶著“我打得不比他差”的信念,把夢想寄托在一個還來不及懷疑的路徑上。

但等到真正穿上校服、進到電腦教室時才發現,這條路并不通向臺前。“課程表上是賽事運營、傳播理論、短視頻剪輯和解說分析,每天練習對局的時間,只有一兩節。”

他們以為進入了訓練營,卻發現自己進的是一場難以命名的實驗班。

而這個行業,也沒有他們想象中熱烈,崗位有限,路徑不清,明星選手的故事越來越少被提起,青訓營進人多、出人少。他們原本以為,這是一條可以逆轉命運的通道,后來才明白,它更像是一片不穩定的地基,一陣風就能改變方向。

很多人在四年后才能真正明白,這似乎是一條不夠清晰的路徑,一個時常熄火的行業。

他們出生在電競從灰色邊緣走向舞臺中央的年代,卻很可能成了這個行業泡沫初破時,最早體會下墜的那批人。

他們相信過電競,也被電競教育正規化的承諾所吸引。他們的青春不在講臺上,不在圖書館,而是壓在幾十局對抗里,在每一個毫秒級的操作窗口中。

這些年輕人,真的曾以為自己會成為舞臺中間站著的那個人。


二、選擇電競,就像選了條不歸路

伍俊平第一次聽說“電競專業”這個詞,是在高三的十一月。他的班主任帶著他去見了副校長,對方把一張簡章攤在辦公桌上,頂頭兩個字寫著:電競。

他站在辦公室里看了很久,不知道該問什么,他平時成績在班里中下,擅長的只有《英雄聯盟》。放學回家路上會繞去網吧,花五塊錢坐兩個小時,喝大桶的冰鎮紅茶或可樂,因為便宜,省下來的錢,可以一邊排位一邊看直播回放。

他打得最多的是打野位,擅長控節奏,隊里人說他開團果斷。有時候凌晨一點還在貼吧發教學帖,截圖標出蹲草叢的位置,“等ADC走位靠前一格就能收掉。”也有人私信他要出裝思路,他覺得自己或許也算個“懂行的”。

他去過一次當地的半職業戰隊試訓,早上坐公交進城,在一個小區民房里打了三局訓練賽,最后教練說:“你操作還行,就是節奏慢了點。”那天他回家晚了兩小時,爸媽沒說什么,他自己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里一直在回放第三局團戰的失誤。他想,如果手速能再快一些,也許能打出優勢。

他就是在這樣的自我調試里,慢慢愛上了電競。他覺得游戲里自己比在教室里更清醒,知道該往哪走,知道什么時候出手。可那次試訓失敗后,他開始意識到,操作和反應,是一種拼不過年紀的東西。

再之后,他刪了那個貼吧號,有人在私信里問他還更不更新,他沒回。他沒有說自己其實還在玩,只是不敢再講了。

但老師的話似乎又給伍俊平帶來了些許安慰,老師說他文化課可能考不上本科,這個專業走藝考路線,有特長就可以。

那天從辦公室出來之后,他開始搜電競專業的信息。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南京傳媒學院、江西軟件職業技術大學、重慶傳媒學院,這些名字不斷在手機屏幕上刷過。招收條件簡單,有的是校考面試,有的看游戲段位,有的只需要提交一段自我介紹的視頻。

他最初沒敢和父母說。他知道在老家那個三線城市里,“電競”這兩個字和“輟學”畫了等號。但他還是悄悄報了名,坐大巴去成都考試。考官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戴著眼鏡,問了他怎么看待比賽BP、對游戲版本的了解、有沒有團隊意識。

后來他才知道,這個考官其實不是做電競出身,是從體育系調過來,臨時上崗。

伍俊平最后被錄取,進的是“電競賽事與運營”方向,學費18000元一年。他以為這個專業能再給他一次打職業的機會。真正入學后才知道,除了兩節實戰課,大多數時間是在學市場營銷、新聞傳播、活動執行。有一學期的課程名字叫“新媒體短視頻運營實踐”,結課作業是做一個30秒的短視頻宣傳片。

有一次,輔導員組織全班去附近一家電競酒店做實訓。他負責把參賽隊伍的名字打印出來,貼在顯示器下。每張紙貼上去,他都在想,如果這場比賽不是業余賽,自己是不是還能坐在那一邊。

像伍俊平這樣的學生,在這批電競專業群體中并不少見。

根據某電競類高校教務老師透露,電競專業學生大致可以分三類:一類是有過青訓或職業試訓經歷的“斷檔選手”;一類是文化課成績偏低但有游戲特長的藝考生;還有一類,是對行業不了解但出于興趣和宣傳吸引報讀的“信息盲”。

小皮是第三類,他在填志愿時選了“電子競技與管理”,以為是打游戲的課程,沒想到開學第一周就在上Excel課程和賽事觀摩分析。他來自湖南,家里做五金生意,父親原本希望他學物流,分數不夠。他說,他直到第二學期才真正搞清楚“電競專業不教打游戲”。

但也有例外,中傳的電競方向歸屬于數字娛樂專業,課程更偏向內容創作與傳播。有學生畢業后進入完美世界做內容運營,也有人成功進入LPL內容部門,做采訪和文案。

不過,大多數院校仍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教材多半由企業提供,課程設置雜亂,教員來自體育系、計算機系甚至中文系。一位在南京某高校教授“電競心理學”的老師坦言,自己之前主講的是“運動心理學”,只不過換了些案例。

在招生端,宣傳語句往往更加激進,伍俊平回憶,當年學校的招生簡章上寫著“職業選手培養通道”“打造全國電競新星”,甚至附上了一張明星選手的照片。他后來才知道,那個人和學校沒有任何關系。

“我們不是不愿意學,我們是不知道學出來能干嘛。”這是許多電競學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而在背后,很多學生選擇電競專業的動因,也遠比夢想復雜。他們當中,不少來自三四線城市,家庭收入有限,文化課成績一般。如果不是電競專業,他們可能只能讀個冷門的大專。電競,看起來是一個暫時不用解釋的選擇——至少比汽修和模具設計要體面些。

但這份體面來得并不牢靠,學校很少提供系統的職業規劃課程,職業指導只是建議“去B站試試”,或者幫老師剪片子。對這些19歲的學生來說,未來是一張模糊的地圖,大部分路徑都繞不過“降薪”“轉行”“刷經驗”。

他們曾以為電競是一條另類升學之路,但實際上,很多人只是被動地卷入了一場用熱點掩飾的產業試驗。

伍俊平有時會想,如果當年沒選電競,是不是現在已經在快遞站打工。但每次打開B站,看見LPL季后賽的直播間彈幕,他還是會點進去看看。他說自己有點嫉妒那些能繼續打下去的人,“他們至少站上過臺”。


三、畢業即失業or轉專業

伍俊平最終沒有成為職業選手,他在大三時去了成都的一家賽事公司實習,崗位是導播助理,工作內容包括剪比賽片頭、控制字幕、對接攝像位,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現充”。

他記得最忙的一場比賽是LPL春季賽線下觀賽活動,那天他凌晨三點才下班,坐著末班地鐵回學校,背包里裝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和三盒泡面。

他正式入職后,工資是六千,不包吃住,合同一年一簽。他曾試著往上轉崗,去申請做內容編導或者社媒運營,被拒了兩次。理由是“學歷可以,但缺經驗”。他發現身邊留下來的人越來越少,有人去做短視頻剪輯,也有人轉行去游戲公司做客服。

他給自己設了一個期限,如果兩年內沒有職位變化,就準備考個教師編,去縣里的中職學校教電競。

在2021年,伍俊平是那屆畢業班里少數還能留在“電競”范圍內的學生。他的同學小皮畢業后進了一家MCN機構,最開始做直播助理,負責幫游戲主播寫腳本,后來轉做品牌商務,接一些鼠標、椅子的推廣單。工資比他高,節奏也不固定,內容卻早已脫離了“電競”這個詞。

他說,他那張畢業證書現在更多是一個過往標簽,寫在簡歷里,用來證明自己“了解年輕人”。

他們的大學曾經承諾過的“對口就業”“產業鏈崗位對接”,最后變成了“自己摸索出路”。

在另一所電競高校——江西某職業學院,電競專業的畢業率連年下降。輔導員透露,有些學生進校后發現不是打游戲,第一學期就選擇退學。一些留到畢業的學生,專業技能未成體系,只能到電競酒店、直播平臺、網吧做基層崗位。甚至還有學生畢業后成了陪玩、代練,靠在接單平臺上維持收入。

這些學生剛入學那會,對未來是有過想象的。有人把電競大神的頭像貼在寢室墻上,有人把每天練習的時長寫進備忘錄,想照著選手節奏過日子。

但第一學期過去之后,有的學生開始覺得哪里不太對。課上的PPT套著體育管理的模板,實訓老師讓他們剪比賽片頭,評分標準是要能調動觀眾的情緒。線下實習更像是體力活,搬機位、貼編號、收線纜。有的同學在大三大四實習期住在電競酒店員工宿舍里,幾人一間,輪班調休,三餐靠泡面。

起初,他們還愿意解釋,說“這只是過程”,說“先積累經驗”。后來不說了。

“群里消息越來越少,期末作業都照著一個模板改,能混過去就行。”

幾個人一起接過陪玩單子,語音頻道里故意壓低聲音,把“姐”字拖得很長。單價二十起,遇到大客戶一晚上能掙兩百。有人說,這錢掙得不體面,但也不能不掙。

再之后,他們不再討論游戲更新的版本,也很少看職業比賽了。打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少,賬號等級停在了入學那年。有時候游戲登陸頁面彈出新皮膚預告,他們會盯著看幾秒,然后關掉。

他們沒有公開地說過“放棄”,只是慢慢把憧憬收了起來,像把一張折皺的A4紙塞進抽屜里,“還能再變回去嗎?”

前幾批電競生畢業后,一些學校試圖調整方向,把專業重新包裝成“新媒體運營”或“數字文創”,但改名并不能改變行業入口的實際情況。電競產業鏈條中真正提供大量崗位的,仍然是內容、平臺、渠道,而不是教學所覆蓋的賽事、戰隊、運營。

在真實的就業市場里,電競生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他們不是游戲設計科班出身,也不是內容運營系統訓練過的媒體人,許多人的崗位描述甚至更像是在填補勞動力縫隙。

在一些戰隊和電競公司內部,HR更傾向于招有項目經驗的轉行者或者內部推薦,而不是“所謂的應屆電競畢業生”。一位MCN的內容負責人曾在一場招聘會上直言,公司需要的是“能獨立扛起項目的人”,不是“需要安排任務的學生”。

而那些留在行業里的年輕人,也在逐漸修正自己對職業路徑的理解。

南京某高校的學生李航,畢業后進入企鵝電競實習,一年后平臺被整合。他沒能留下來,轉而去了一個MCN旗下的游戲事業部。他發現,這個“事業部”其實只有六個人,日常工作是把手游錄屏剪成五分鐘的視頻投放到各個平臺上,標題寫得像是“高考落榜,我靠這款游戲翻身”。他做了三個月,離職了。

“我們是主流想象之外的電競工人。”他說。

但也不是每條路徑都走向解構,一位女生同屆畢業于四川體院電競管理方向,如今是四川某市體育局青少年電子競技推廣項目的公職人員。她說,學校當年并不看好她的方向,說女生在這個專業沒有出路,但她畢業后考了事業編,成為一個例外。

她現在負責組織青少年電競公益培訓和本地高校聯賽的統籌工作,每次去高中講解電競課程時,她都會提前解釋清楚,“電競不是玩游戲,更不是打職業。”

她說,她走過的這條路徑,本質上更像是用電競去談教育,而不是用電競去做內容。

而像伍俊平這樣仍然待在行業里、又不在戰隊核心的人,是這批電競專業畢業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樣貌之一。他們不在臺前,也沒有資源,但承擔著這個產業的后勤重量——執行、剪輯、策劃、場務、燈光、文案、運營,每一個環節都寫不進彈幕,卻必須有人完成。

三年下來,他漸漸習慣了不是主角的角色,他依然關注LPL賽程,依然會下班后在B站看UP主分析戰術,但他說,他再也不會打開Rank了。

“打游戲這件事,留給年輕人去做吧。”他說這句話的時候,看上去也不過二十四、五歲。


四、做個踏實的“現充”

伍俊平以前玩QQ空間,他最早發的幾條動態是2018年,高中時期轉發Uzi和TheShy的比賽高光,他寫過一句話:“以后我也要靠手吃飯。”

后來,他沒有再用那個十多位的QQ賬號發過自己的比賽,他成了賽事導播,也做過內容后期,忙的時候一天剪七個視頻,最長的一條是宣傳片,最后被戰隊老板否掉,說不夠“熱血”。

他明白“熱血”是指什么,那種用定格畫面配上震撼配樂、結尾出現一句口號式字幕的視頻,在B站上總能漲粉,他照著模版再剪了一版,老板點頭說,這次可以了。

離開戰場的人會說出這樣的話:“我們曾經都以為自己會站在聚光燈下。”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錯覺。

在廣州一家電競青訓營做助教的小程告訴我們,他接觸到的初中生學員平均年齡不到15歲,最長的訓練時間是每天十小時。他們背著電腦鍵盤住在租來的公寓里,吃外賣,打Rank,復盤,報打野動向,學習職業語音溝通。這些流程聽起來專業,實則是一種高強度的內卷試訓。

“選手生命周期短得可怕,”小程說,“基本是十五歲進場,二十歲之前打出來,二十二歲退役。”

職業圈對反應速度的要求接近極限,在LPL青訓營的基礎測試中,標準反應時間一般要控制在180毫秒以內,部分頂尖中單可以穩定在150毫秒以下;手部肌肉協調能力、眼手一致性,甚至“零延遲環境下的連點(連續點擊鼠標或鍵盤上的特殊鍵位)精度”都被作為系統評估的一部分。

他們打游戲用的是144Hz或240Hz高刷新率顯示器,DPI(鼠標靈敏度)固定在400到800之間,職業選手會通過反復訓練將轉身角度和手臂幅度記在肌肉里。有的戰隊要求隊員保持統一鼠標型號和鍵帽布局,方便復盤時分析操作節奏。連一秒內點擊幾次,操作習慣偏拇指還是無名指,都會被量化進訓練手冊里。

真正的游戲電競,是一種高度職業化的體育訓練,它對于選手的智力和體力要求極高。

普通玩家一天打五六把排位,職業選手要打20把訓練賽,復盤三小時,數據精確到每一場比賽的“視野控制時長”、“技能空耗率”等等。有人一局打完后要看三遍錄像,記下敵我雙方每一次走位的判斷依據,再拿去和隊里的分析師對表。

“那種壓著時間活著的狀態,不是喜歡游戲就能受得了的。”小程說,“你得把游戲當工作,然后在工作里不犯錯。”

在這樣的標準之下,哪怕是天賦出眾的年輕人,也未必能扛住三年。膝蓋和手腕損傷、視力疲勞、心理波動,甚至生活規律的紊亂,都會成為離開舞臺的理由。

小程說,他見過一個17歲的小孩,轉身速度極快,但被淘汰的原因是“吃飯太慢,影響隊內節奏”。

“這不是你打得好就能留得下的行業。”他說,“你看到的每一個奪冠鏡頭背后,有幾百個孩子在宿舍床上刷牙洗臉,準備下一輪試訓。”

而電競專業這條正規教育的路徑,看似是對這種天賦體系的補充,實際上也面臨相似的問題。

大多數畢業生從未真正進入職業通道,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只是圍繞職業轉圈——賽事執行、直播剪輯、內容編導、社群運營。這些崗位并不具備長期成長空間,也難以向上突破,甚至在很多公司內部,電競專業的學歷不如實戰經驗管用。

南方某高校電競系一位輔導員透露,系里曾有學生因為“實戰機會少”而主動退學。他說得直白:“現在的孩子,不是想學打職業,是想馬上打職業。”

而即便是走向幕后的人,也在消耗熱情之后,逐漸選擇撤退。

小皮現在已經轉崗到品牌部門,負責手游周邊的產品策劃。他說,自己原本只是為了留下來,從內容組調去了電商組,再后來才知道這意味著每周至少兩場直播、每天寫一份選題腳本。

他曾在大二時在學校組織的新生賽上做過解說,那一天,他站在講臺前,拿著話筒,試圖模仿LPL解說鼓動性的節奏。

那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登上那塊投影屏幕。

“其實不是不喜歡電競了,是覺得自己已經沒什么機會和它產生新關系。”

曾經在賽場上光芒萬丈的選手也并不好過,EDG前打野Clearlove曾嘗試轉型教練后再度復出,最終黯然退役;Uzi短暫復出后狀態不佳,承受了大量批評后選擇徹底告別。明星選手的退場如同行業的提前劇透,讓后浪們清醒也焦慮。

過去十年,電競行業的暴漲暴跌幾乎重現了每一個互聯網子行業的生命周期:資本涌入,職業聯盟化,青訓擴招,平臺洗牌,再到現在的整合與收縮。

2023年末,國內的移動電競市場增速首次轉負,一些主流手游的用戶活躍數也從高點下滑。部分老牌俱樂部因資方撤資解散或出售,賽事版權由多家平臺重新談判。整個行業開始逐步轉向“穩健運營”,意味著不再擴張,不再冒進。

這些宏觀變動,對剛畢業的電競專業學生而言,呈現出更具體的影響:崗位減少,實習名額收縮,薪資橫盤,競爭加劇。

他們被推到這個節點上時,才意識到所謂“行業人才缺口”,并不等于“我能找到工作”;所謂“興趣可以當飯吃”,前提是你還吃得起飯。

但他們沒有完全退出,他們依然在使用電競的語言,在內容和平臺上制造與觀眾的連接。他們在嗶哩嗶哩寫腳本,在抖音上切片,在虎撲上回答關于“某新英雄適合上單還是輔助”的問題。他們沒有成為選手,卻成了電競文化的搬運者、執行者、轉譯者。

“現在回頭看,我沒進錯行,只是進得早了點,也進得太深了。”伍俊平說。


五、現在,仍然是會血脈賁張

伍俊平最終還是離開了那家賽事公司,他走的時候,辦公室還堆著兩臺沒修好的機位監控,一套被燒壞的燈控板。他把自己用過的剪輯模板存在了U盤里,交給了接班的實習生。他沒有寫辭職信,HR讓他在一張模板上簽字,他簽完就走了。

他現在在一家游戲外設公司做品牌助理,幫人寫推文,拍產品測評,也偶爾在直播間出鏡講耳機頻率響應。他不再主動提自己學的是電競,也不會再轉發職業聯賽的高光視頻,他說那是屬于年輕人的事了,“那時候還不懂得熱情可以燒掉一個人。”

他畢業三年,打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少,設備卻從來沒換,他說那是職業病,鍵位卡頓會讓他焦慮。有時候半夜,他會無意識地點進比賽直播,看見彈幕還在刷“燃起來了”,然后關掉頁面去洗衣服。

小皮后來成了品牌內容負責人,帶三個實習生,他把自己之前寫過的文案當例子講,但不會提那時候自己還在想辦法留下來。他很少玩游戲了,手機上只剩《王者榮耀》,賬號等級也沒再提升。他曾經在微信運動上給自己取名“短命打野”,現在改成了一個公司的縮寫。

那個考進體制內的女生還在做電競相關項目,她寫材料時會把“青少年沉迷網絡”這類詞謹慎避開,也盡量減少宣傳里的夸大語氣。她知道這些孩子為什么來上課,她也知道多數人不會再回來。她曾在文稿中用了一個詞,叫“數字素養教育”,然后在講課時刪掉了。

他們曾經都認為自己是這個行業的一部分,現在,他們只是試圖用另一種方式,留在與它有關的地方。

很多人說,這屆電競專業學生是吃螃蟹的人,也可能是最后一代真心相信電競可以當飯吃的人。

他們用了四年時間,讀完一個還沒被社會真正理解的專業,然后推著自己往前走。他們被鼓勵追夢,也被現實迅速教會如何把夢想藏起來。

這個行業給他們留下的,不是榮譽,也不是失敗,而是一種模糊的、不易察覺的習慣。比如說一場比賽時,看陣容順序會本能分析陣地站位;比如說在剪片時,用殘血畫面接勝利結算界面;比如說在下班地鐵上刷完戰報,還會默默記下選手走位失誤的時間點。

他們不是天賦選中的那群人,也不是被資本扶持的成功案例。他們是背景,是落幕,是音效衰減后的最后一波殘響。

他們沒有上臺,卻知道舞臺燈光從哪邊照過來。

伍俊平最近買了一本書,是講賽事營銷的。他在書頁上夾了一張便利貼,寫著一句話:

“我們那個時代的人,都以為電競能救我們。”

他沒有寫下半句。紙張合上時,那句話沒有聲響,就像所有沒有開始的比賽。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三聯電子廠Pro,作者:森賽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hezuo@huxiu.com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77799.html?f=wyxw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外媒:中國6月大豆進口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外媒:中國6月大豆進口量創歷史同期新高

參考消息
2025-07-14 21:27:34
小癥藝人發聲:我們是藝人,為何不能干這活?亞馬爾給了很大尊重

小癥藝人發聲:我們是藝人,為何不能干這活?亞馬爾給了很大尊重

雷速體育
2025-07-15 00:48:21
俄駐華使館高調慶祝,太過分了!

俄駐華使館高調慶祝,太過分了!

大道微言
2025-07-12 19:47:54
英媒:槍手考慮球員加錢求購埃澤,水晶宮愿接受特羅薩德加入交易

英媒:槍手考慮球員加錢求購埃澤,水晶宮愿接受特羅薩德加入交易

雷速體育
2025-07-15 09:27:38
加盟皇馬!馬斯坦托諾:效力世界第一豪門是夢想成真,從未考慮其他

加盟皇馬!馬斯坦托諾:效力世界第一豪門是夢想成真,從未考慮其他

雷速體育
2025-07-15 10:52:20
宗慶后的三妻四妾玩法,地產界早是標配了!

宗慶后的三妻四妾玩法,地產界早是標配了!

周一叨
2025-07-14 18:39:57
光天化日!男女沙灘躺椅激情整活,路人錄像:這也太放浪了!

光天化日!男女沙灘躺椅激情整活,路人錄像:這也太放浪了!

說點真嘞叭
2025-07-13 22:26:47
遙遙領先的國產新能源,被南方連續高溫打敗了,車主:一熱毀所有

遙遙領先的國產新能源,被南方連續高溫打敗了,車主:一熱毀所有

小李車評李建紅
2025-07-15 06:56:12
朱雨玲:希望陳熠別管外界評價!郭焱言論被扒,徹底進入飯圈賽道

朱雨玲:希望陳熠別管外界評價!郭焱言論被扒,徹底進入飯圈賽道

一枚野球君
2025-07-15 11:06:18
道歉仍止不住挨罵,郭焱被扒了個底兒掉,讓球言論只是冰山一角

道歉仍止不住挨罵,郭焱被扒了個底兒掉,讓球言論只是冰山一角

夢史
2025-07-15 08:52:17
朱雨玲父親一番話,說出奪冠真因!難怪國乒女隊9大巨星贏不了她

朱雨玲父親一番話,說出奪冠真因!難怪國乒女隊9大巨星贏不了她

嘴炮體壇
2025-07-14 17:42:17
桂林平樂縣政府官方文件被指抄襲,官方通報:基本屬實

桂林平樂縣政府官方文件被指抄襲,官方通報:基本屬實

極目新聞
2025-07-15 08:29:22
李小璐現身KANYE上海演唱會!

李小璐現身KANYE上海演唱會!

嘻笑堂
2025-07-14 21:18:35
楊議也沒想到,曾經畢恭畢敬的郭德綱,這次沒給他留“一絲體面”

楊議也沒想到,曾經畢恭畢敬的郭德綱,這次沒給他留“一絲體面”

東方不敗然多多
2025-07-13 00:35:19
印度沒上榜?這事兒讓三哥破了大防!

印度沒上榜?這事兒讓三哥破了大防!

大道微言
2025-07-13 06:26:36
一場惡戰打醒了俄羅斯,普京終于明白:最危險的人就在身邊

一場惡戰打醒了俄羅斯,普京終于明白:最危險的人就在身邊

青途歷史
2025-07-14 17:18:46
烏姆沙拉爾官方:浙江隊外援埃弗拉正式加盟球隊

烏姆沙拉爾官方:浙江隊外援埃弗拉正式加盟球隊

雷速體育
2025-07-15 07:53:51
還是郭德綱會罵!楊少華的“窩囊氣”終于出了,楊家四子只能認栽

還是郭德綱會罵!楊少華的“窩囊氣”終于出了,楊家四子只能認栽

翰飛觀事
2025-07-12 19:12:28
這是我認為最讓人眼前一亮的穿搭,堪稱“斬男套裝”,不接受異議

這是我認為最讓人眼前一亮的穿搭,堪稱“斬男套裝”,不接受異議

打球不如看啦啦隊
2025-07-02 22:11:02
1975年李富春病逝,蔡暢堅決不許女兒送葬,聶帥出面勸說都沒用

1975年李富春病逝,蔡暢堅決不許女兒送葬,聶帥出面勸說都沒用

柳絮憶史
2025-07-11 11:35:25
2025-07-15 12:24:49
虎嗅APP incentive-icons
虎嗅APP
個性化商業資訊與觀點交流平臺
24512文章數 68655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游戲要聞

左手摸金右手武道,它如何靠獨門內功闖蕩手游圈?

頭條要聞

牛彈琴: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轉彎 要對普京下狠手了

頭條要聞

牛彈琴: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轉彎 要對普京下狠手了

體育要聞

在中國效力10年,45歲的傳奇外援退役了

娛樂要聞

千萬粉絲的周同學:下一個Labubu?

財經要聞

國貨美妝能否脫下“平替”外衣

科技要聞

英偉達H20將在中國大陸銷售解禁

汽車要聞

六座布局/深淺配色 仰望U8L內飾亮相

態度原創

房產
數碼
旅游
游戲
藝術

房產要聞

抄底信號!海口跌幅,全國第二!

數碼要聞

最高96核93000元!AMD線程撕裂者9000系列CPU上架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四海兄弟:故鄉》不是開放世界 因為3代吃過虧了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河县| 中宁县| 静海县| 淳化县| 晋江市| 舟曲县| 新蔡县| 安宁市| 清涧县| 汕尾市| 仁化县| 衡东县| 阜平县| 观塘区| 军事| 新民市| 灵丘县| 普宁市| 阳朔县| 霍州市| 柞水县| 扎鲁特旗| 会泽县| 定日县| 环江| 霸州市| 黑水县| 宜兴市| 建瓯市| 肥东县| 德阳市| 象山县| 吴川市| 曲靖市| 潢川县| 敖汉旗| 湖口县| 呼和浩特市| 四川省| 鄯善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