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根據藥材藥性,劃分出了“四氣五味”的特性,其實除了這些,還有一個“芳香藥性”,中醫里具有這種特性的藥材有很多,但由于難以用四氣五味的理論去解釋,也就導致了芳香藥材的出現,芳香藥,顧名思義,就是具有“香味”的藥材,但這里所說的香味和我們平時所認知的香是有區別的,在中醫里,芳香藥的“香味”意味著行散,可以將體內的氣機給打通,而今天要說的這個藥材,就是芳香藥中的一員,而且它的名字中也有“香”字,它就是木香。
關于木香,可能很多人對它都并不熟悉,甚至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聽說它。木香其實是菊科植物木香的根莖入藥,有著很多產地,而且不同地區也有不一樣的叫法,比如“云木香”、“川木香”等。木香這味藥材始載于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其味道辛苦,性溫,歸入體內的脾、胃、大腸、膽、三焦經。
雖說是芳香藥材,但是它的味道極為苦澀,是一種很不好吃的中藥,但它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效果,甚至被醫家稱為“治氣之總藥”,根據木香的歸經,我們不難看出它是一味功效頗多的藥材,而在臨床上,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這4類病癥的治療和緩解。
1.脾胃氣滯證
木香辛行、苦泄、溫通,芳香氣味濃烈,善于通行脾胃的氣滯,既是行氣止痛的要藥,同樣也是健脾消食的佳品。而且關于木香的這一功效,也不乏一些流傳至今的經典名方,比如香砂六君子湯,它是在“補氣第一方”四君子湯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增強了行氣通滯的能力,用于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的癥狀;若患者因脾胃虛弱而飲食減少,同時還伴有食積氣滯的癥狀,那么這個時候,就不妨試一下“香砂枳術丸”,將木香和砂仁、枳實、白術等通用,可緩解病癥。
2.瀉痢里急后重
所謂“里急后重”,其實就是指想上廁所,但又上不出來,而瀉痢里急后重,就是腹瀉時,雖然腸道已經被排泄干凈,但仍有腹痛的感覺,那怕是上廁所,也是水樣便。那么對此,木香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木香辛行苦降,善行大腸的滯氣,是治療濕熱瀉痢里急后重的要藥,常常會和黃連這樣的清熱藥配伍,比如《和劑局方》里的香連丸。若因飲食積滯而導致脘腹脹滿、大便秘結或瀉而不爽,那么則可以將木香和青皮、大黃等一同使用。
3.腹痛脅痛
木香最大的功效就是行氣順氣,木香氣香醒脾,味辛能行,味苦能泄,走三焦經和膽經,既可以行氣健脾又能夠疏利肝膽,常用于治療腹痛脅痛、黃疸、疝氣痛等病癥,而且這些病癥大多是氣滯不暢或體內肝膽濕熱過盛所致,因此,木香可以跟清熱藥或行氣藥一同配伍,比如大黃、茵陳、郁金等,導氣湯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4.胸痹
在《醫宗金鑒》里,有一個方劑叫做“顛倒木金散”,很多人都對這個藥方不太熟悉,但這個方劑實際上可以用于治療因氣滯血瘀造成的胸痹,而其中含有的一味藥材,就是木香,木香辛行苦泄,性溫通行,能夠調暢氣機,氣行則血行,進而緩解胸痹疼痛的癥狀。此外,木香還具有醒脾開胃的作用,因此,在補益的方劑里也經常會用到它,這其中最經典的方劑就是嚴用和的歸脾湯,木香這味藥材在這個方劑里,可以減輕補益藥的膩胃以及滯氣的弊端,同時還能幫助消化吸收。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