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法圈之中有一個人盡皆知的書法狂人,他就是米芾,被世人稱之為“米顛”,他開創(chuàng)的“刷字”筆法更是讓無數(shù)人為之佩服。
他其一生追求的是自由、本真的書風,是宋時期“尚意”書風的典型代表人物,如若說米芾是一個“離經(jīng)叛道”之人,那么明時期的這一人則正好與他相反。
此人就是明代的豐坊,豐坊在書法中所走的道路與米芾與好形成相反的對比,他則是一個深入骨髓的“尋古者”。
他出生于浙江鄞縣,自幼就浸潤于書香之中,聰明好學,是當?shù)赜忻牟抛印H欢囊簧∷扑强穹挪涣b的字跡,起伏跌宕,令人嘆惋。
他對于書法很是癡迷,癡迷到一種什么樣的地步呢,據(jù)記載,他為了收集各種古帖而不昬散盡家財。
他傾盡其家族所有的財力,去購買能夠買到的書法珍品,更是捐贈了一座用于藏名家書帖的“萬卷樓”,據(jù)傳說在這座樓里收藏了多達近七萬件書作,且都是名人書作。
然而他更是夜以繼日地臨摹、研習,將自己與古人緊密相連,仿佛能跨越時空與書法大師們對話。在此歷經(jīng)三十幾年的光陰,豐坊也是在書法的造詣上達到了日益精進,他最終達到了“五體皆精”的書藝。
他的楷書,端莊秀麗,筆畫規(guī)整,如建筑般嚴謹有序;草書則如行云流水,筆勢連綿,充滿靈動之美;篆書古樸典雅,線條圓潤,盡顯古韻;隸書方正雄健,波磔分明,散發(fā)出獨特的魅力;行書則兼?zhèn)淇瑫囊?guī)矩與草書的飄逸,收放自如。
然而他將畢生的所學和所悟都傾注于這部《各體書訣冊》之中,這部書冊以紙本墨跡的形式存世,雖尺寸不大,卻蘊含著深邃的書法奧秘。
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詳細闡述了楷、章草、篆、隸、草、狂草六種書體的用筆技巧、結(jié)構(gòu)布局以及藝術特點等要點。
在其中有關于執(zhí)筆之法,他主張“雙鉤懸腕,讓左側(cè)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后”,強調(diào)通過正確的執(zhí)筆姿勢來掌控筆畫的力度與方向,使筆下的字充滿靈動與活力。
對于書法創(chuàng)作的意境追求,他提出 “學書既得所傳,必有所悟”,認為書法不僅是技巧的展現(xiàn),更是心靈的抒發(fā)與感悟的表達。
在這書冊當中還飽含著豐坊對傳統(tǒng)書法的尊重與偉承之情,他認為書法的根基在于對古法的深入研習,所謂的創(chuàng)新應當建立在古法之上,而不是直接拋棄古法而獨自另生他法。
因此在冊頁之中多次提及古代名家及其經(jīng)典之作,為后世學習者提供了珍貴的參考與借鑒。許多書法名作能立于千年經(jīng)典,必有過人之處,深入學習才是正道,而不是遇難而摧毀之,現(xiàn)實中的所謂創(chuàng)新只不過是跳梁小丑,唯有古法才是正道。
豐坊的一生最大的功績應就是他花費了畢生精力為書界收集了這么多的珍貴之作,他的性格狂放不羈,在官場中因直言進諫而屢遭挫折,被貶為平民后,他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書法創(chuàng)作與研究之中。
晚年時,他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將心愛的藏帖變賣,這一經(jīng)歷雖令人唏噓不已,卻也從側(cè)面反映出他對書法的癡迷與執(zhí)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