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韓鵬飛)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負責人曹媛媛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中國債券市場運行較為平穩,預期總體穩定,市場規模穩步提升,有效發揮了對實體經濟融資的支持作用。2025年上半年,中國債券市場發行各類債券44.3萬億元,同比增長16%;債券凈融資8.8萬億元,占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比重為38.6%,有力支持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和實體企業的融資。上半年政府債券發行13.3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7.3萬億元,金融債券發行6萬億元。債券融資繼續向重點領域傾斜,中國的民營企業債券上半年發行3500多億元,綠色、科技等相關債券發行超過1萬億元。2025年6月,公司信用類債券平均發行利率為2.08%,較去年同期下降32個基點,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
對于中小銀行債券投資問題,曹媛媛表示,債券投資是銀行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年,貸款、債券占銀行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60%和25%,保持相對穩定;銀行持有的政府債券占全部政府債券比重為70%,持有的公司信用類債券占全部公司信用類債券比重約為20%,應該說銀行的參與對財政政策的實施和實體經濟的發展形成了有力的支撐。至于中小銀行基于自身資產配置的考慮,選擇適當增持債券,增加安全資產配置,平滑經營利潤波動,應該說在監管允許范圍內是合理的。同時銀行自發買賣債券,對市場也會起到穩定器的作用。當債券利率相對于貸款利率比較高,而且價格比較低的時候,銀行會買入債券,有助于穩定市場。反之,當債券利率較低、債券價格較高時,銀行賣出部分債券既能夠實現自身的利潤,也能夠保持自身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
當然,中小銀行的債券投資也需要保持合理的“度”。要把握好投資收益和風險承擔的平衡。對于個別債券投資較為激進的金融機構,應該關注債券面臨的利率和信用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加強市場監測,及時將監測到的高風險機構的信息共享給機構監管部門,關注資本充足率以及市場風險,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加強市場建設,不斷豐富利率和信用風險管理工具,發揮好市場機制作用,切實防范金融市場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