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與香港順豐“分手”,順豐CMO 因“重大異常”被降級
據號外工作室報道,近日,拼多多與香港順豐終止合作及順豐高管變動引發行業關注。有知情人士向《號外工作室》爆料,順豐首席市場官(CMO)徐本松因“重大異常事件”被降級調離,相關消息已通報至公共事務部和M線。與此同時,拼多多與香港順豐的合作于6月底正式畫上句號,而此前618期間,順豐因強制收取“保鮮費”被新華社旗下媒體點名批評“運費比荔枝貴”,一系列事件引發市場廣泛討論。
(來源:拼多多官網)
拼多多與香港順豐合作終止
7月1日,香港市場傳出拼多多與香港順豐合作終止的消息,拼多多官方客服隨后確認了該情況。7月2日凌晨,香港順豐正式回應稱,雙方合作已于6月30日到期,香港順豐將停止為拼多多提供本地集運物流服務。
對于合作終止后的訂單處理,拼多多表示,相關訂單將自動轉交其他快遞接力派送,以確保配送時效不受影響,同時為每個未完成訂單的用戶發放一張3元無門檻優惠券。
一直以來,拼多多靠著“極致性價比”這把利刃穩穩占據一席之地,為維持這一核心競爭力,它在供應鏈和物流成本的把控上向來精打細算,絲毫不肯松懈。自進入香港市場后,拼多多甩出“一件包郵到港”的誘人福利。這波操作就像一塊磁石,瞬間吸引了大批香港消費者的目光,讓他們心甘情愿地為拼多多“剁手”。
香港順豐作為拼多多在香港市場的四家指定合作集運服務商之一,是實現“一件包郵到港”服務的主力。用戶選擇香港順豐的服務,可享受內地免費運送到港的福利,滿足自提尺寸要求的包裹運費全免(最高減免800元),超出部分選擇宅配也能享受運費優惠。
分析認為,拼多多此次更換物流合作伙伴,或許是期望實現更靈活、更具成本效益的配送模式。而近年來,香港地區的物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順豐也需要在拓展業務與控制成本之間尋求新的平衡,雙方合作的收益與投入是否匹配,可能是促使順豐重新審視合作關系的重要因素。
順豐CMO徐本松被降級調離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號外工作室》爆料,順豐CMO徐本松因“重大異常事件”被降級調離,同時這一變動已向公共事務部和M線進行了通報。據悉,新任CMO由順豐集團原CIO耿艷坤接任。
公開信息顯示,徐本松在順豐的履歷可不算短。2024年10月,順豐發布的《關于增補非獨立董事候選人的公告》里就提到,經過董事會提名委員會的資格審查,他被提名為第六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從簡歷來看,他2007年就加入順豐,一路從云南區營運經理、四川區營運高級經理,做到重慶區總經理、集團銷售處負責人、北京區總經理,再到集團助理首席運營官,直到2024年5月坐上CMO的位置,算得上是公司里一步步打拼出來的"老人"。
不過徐本松最后一次公開露臉,停留在了2025年6月6日。那天順豐在廣州花城廣場辦了場"6·6給'荔'節——廣東荔枝全球品鮮嘉年華"品牌發布會,他還以集團高級副總裁兼CMO的身份上臺致辭,大談順豐如何深化"品質即競爭力"的戰略,既要提升農產品運輸效率和品質,又要加快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甚至放話要持續加碼生鮮供應鏈,靠科技、文化和合作幫中國農產品"品牌出海"。
然而,僅10天后(6月17日),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便曝光了順豐快遞運費高于荔枝本身價值的問題,引發社會熱議,此后徐本松未再出現在公開報道的活動中。
順豐因“運費比荔枝貴”引爭議
除了和拼多多的合作畫上句號,順豐最近的麻煩事兒可不止這一樁,此前在6月17日,新華社旗下《經濟參考報》曝光順豐快遞運費比荔枝貴,該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說起來,2025年算是荔枝的"豐收年",主產區廣東的產量大漲,市場價格跟著往下走。這使得運費在荔枝銷售成本中的占比顯著提升。《經濟參考報》直接點出,在廣東不少荔枝主產地,"果子沒運費貴"成了常態,鮮荔枝和快遞費"倒掛"的現象到處都是。
順豐按距離收取保鮮費,廣東省內每單3元,省外每單5元,并聲稱該費用主要用于提供專屬標識、優先中轉、售后保障等服務。然而,這一收費行為引發了眾多果農和商家的不滿。與其他快遞公司相比,郵政快遞通常不收取保鮮費,京東收取的保鮮費則相對較低,一般為每單1-2元。在荔枝價格因豐收等因素走低的情況下,順豐的保鮮費和整體運費成本讓許多果農和商家感到不堪重負,“運費比荔枝貴”的倒掛現象尤為突出。
面對質疑,順豐解釋說生鮮運輸不容易,光環節就有21道,好些步驟得專門加冰降溫、全程控溫,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成本。為保障荔枝運輸,順豐在荔枝主產區投入了大量資源,如設置臨時中轉場、增派攬收點等。可即便如此,價格還是比同行高一大截,矛盾自然越來越激化。有人分析,這跟順豐2023年改了策略有關——以前是"以價換量",現在改成"保價為上",這么一調整,運費想降都難。
在接受新華社《經濟參考報》采訪時,順豐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會全力以赴投入資源,護航荔枝運輸。而產區荔農和基層干部則希望順豐能加強惠民助農力度,主動加大運費優惠力度,例如推出廣東荔枝專項優惠活動,根據產量調整優惠幅度,將大額優惠下沉至小戶、散戶。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4年6月26日,順豐就有過一次人事變動——集團公告說董事張棟因個人原因辭職,他自己表示和董事會沒什么分歧,辭職后也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這事兒當時沒掀起太大波瀾,如今和一連串事件放在一起看,倒讓人多了幾分聯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