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科創中心” 深圳,機器人正加速融入各行業。7 月 14 日,深圳地鐵 2 號線灣廈站,北極燕鷗卡通形象的機器人滿載通勤族喜愛的補給商品,自行搭乘地鐵,還能自主規劃最優線路,為站內 7-Eleven 便利店送貨上門。這一全球首例由機器人自主搭乘地鐵配送貨物的場景,在深圳地鐵成為現實。
據介紹,這款地鐵配送機器人,集合了AI調度算法、全景激光雷達、機械底盤等軟硬件多項技術。萬緯物流獨立研發的智能調度系統作為“大腦”,能根據服務門店的每日訂單情況、門店具體位置、配送時間要求,并結合地鐵運力等多種信息,進行智能規劃,實現多機器人、多門店情況下的全域最優路徑配送;全景激光雷達好比“眼睛”,對站內地圖進行全景建模,讓機器人不迷路;底盤機械結構和控制系統則是“骨骼和運動神經”,讓機器人動起來,實現自主乘坐電梯進出站臺、自主乘坐地鐵列車、自主識別列車到站等功能。而這些技術會根據測試階段的效果進行持續優化和迭代。根據測算,如果41臺機器人結合地鐵運輸路網,即可覆蓋7-Eleven在深圳地鐵所有門店的旺季配送需求。未來,該機器人的推廣應用,有望提升地鐵空閑運力的利用率和商鋪門店配送效率,為地鐵商戶提供更多便利。
參與測試的 7-Eleven 地鐵門店店長對該技術應用前景興奮不已。他表示,過去門店貨物靠地面交通配送,面臨停車難、早高峰影響等問題,時間和人力成本高。深圳地鐵內百余家 7-Eleven 門店若全面接入,配送效率將顯著提升。7-Eleven 也因這次合作成為國內首家使用機器人自動配送的便利店。
事實上,此次聯合創新,既是深鐵探索科技賦能軌道物流的新實踐,也是萬科物流業務向科技驅動轉型的重要一步。同時,這也是深鐵與萬科推進戰略融合、業務協同的最新嘗試,未來雙方可不斷發揮資源稟賦,形成多元場景、多業態復合的城市服務新生態。
在剛剛過去的7月11日,深圳地鐵客運量達到1047.02萬人次,是今第24次單日客流突破千萬人次。2025年“五一節”、端午節,深圳地鐵接連刷新歷年同期客流紀錄,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同時,線網密度、客運強度、通勤便捷性、智慧出行等指標繼續穩居內地城市第一。
深圳地鐵一直重視為乘客服務的商業設施建設,300余座地鐵站廳內店鋪眾多,為近千萬日客流提供便利。然而,地鐵商鋪長期受配送難題困擾,地面配送停車難、成本高。如今,萬科旗下萬緯物流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帶來新解法。它借助地鐵空閑時段與空間,借用AI調度算法,能自主規劃最優路線,實現無人化配送,成功攻克配送難題,將科技切實融入民生。深圳能實現這一創新并非偶然。工信部2023年數據顯示,深圳工業機器人產量占全國20%,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占全球71.3%,服務機器人產能占全球58.6%,還孕育出1600家機器人公司,創造了多樣應用場景,從工廠生產線到醫院診療、街頭巡邏,處處都有機器人的身影 。
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基礎,深圳依然決定“再出發”。2025年,被稱為“機器人元年”,深圳市發布《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并提出要推進全域全時全行業應用場景開放,把整個城市作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而這次由深鐵與萬科攜手,基于地鐵商戶物流配送難、效率低等痛點,通過將軌道交通與無人配送機器人相結合,為全球機器人提供了新的應用場景,也展現了深圳作為全國科創中心的創新優勢,為傳統產業的科技化轉型提供了新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