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某醫院工作的劉女士自然懷上四胞胎,中了這樣的 “大獎”,她卻憂心忡忡。因為她深知四胞胎意味著早產高風險、寶寶發育不均、媽媽身體負擔極重。為保障自己和寶寶的健康,她決定減胎,只留下兩個寶寶。
劉女士輾轉多家醫院,最終在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完成四胞胎妊娠宮內射頻消融減胎手術,順利保留兩胎,實現母嬰安全最大化。
今年 2 月,劉女士檢查發現,四胎中 A 胎獨享一個單獨絨毛膜囊,B/C/D 胎共用一個絨毛膜囊,屬常見的 “雙絨四羊” 多胎妊娠。三個胎兒共用胎盤造成營養不均,導致 B 胎最小、C 胎居中、D 胎最大。四胎妊娠罕見,妊娠風險也急劇上升,作為醫務人員,她在欣喜之余,意識到必須通過減胎降低早產、流產等風險。
寶安婦幼超聲科主任醫師孟卓手繪的四胞胎圖
然而,她多方咨詢發現,國內胎兒醫學中心在“四胎減至兩胎”尤其是“單絨三羊”的減胎經驗極少,幾經輾轉未果。直到她從北京同學口中得知:香港中文大學母胎醫學專家梁德楊教授,正與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合作,可在醫院開展減胎手術,讓她和家人看到了希望。
三個胎兒血管相連
被迫分階段手術
經過超聲檢查,治療團隊發現她的情況非常復雜,由于B、C、D三胎寶寶共用另一個胎盤,意味著共享胎盤的三個寶寶之間血管相連,一旦某個寶寶出問題,很可能會牽連其他兩個。為降低風險,團隊決定分兩次手術,首選減去體重最小的B胎。
6月4日,第一次宮內手術如期開展。在超聲實時引導下,由梁德楊教授主刀,團隊使用“射頻消融”技術實行減胎手術。手術團隊成功減滅了B胎,且未對相鄰的C胎、D胎及獨立的A胎造成影響。術后超聲監測顯示,剩余胎兒血流動力學穩定,手術達到了預期效果。
更換減胎目標
成功完成手術
6月14日,手術團隊原計劃要為劉女士減去D胎。但他們在術前復查發現,C胎和D胎之間出現了“發育不均”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胎盤營養分配不均,導致C胎明顯比D胎小很多,留下D胎的結果更好。
寶安婦幼醫學遺傳與產前診斷科主任醫師張銳發布的手術記錄。
于是,專家團隊及時調整方案,改為減掉C胎。不過減C胎不是一件易事,操作上需要再次穿過羊膜分隔,需要更精準地穿刺,且避免損傷存活胎兒的羊膜腔。在團隊的配合下,第二次手術也順利完成,A胎和D胎保留,成為雙絨毛膜雙胎,術后母胎狀態良好,孕婦目前已順利出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