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份以來,四川省、廣東省、江蘇省等多地的汽車流通協會發出《倡議書》或聲明,呼吁主機廠重視經銷商的生存困難,不要一味壓貨,而打價格戰導致的損失卻由經銷商承擔,導致諸多經銷商不堪承受,以合作互利原則共同合作。
據悉主機廠不斷給經銷商施壓,與他們設立的銷量目標過高有關,去年國內市場的汽車銷量創下了新高記錄,一些汽車企業也因此對今年的目標期待過高,因此設立了高不可攀的目標,然而今年已過了半數時間,許多汽車企業都遠未能達成目標。
分析機構給出的數據指,目標完成率最高的是小鵬汽車,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已完成了51.9%的銷量目標,為完成目標率最高的汽車企業。
位居其后的吉利汽車完成了目標的47%,上汽、一汽、長安完成了目標率的45%左右,其他汽車企業的銷量目標達成率都低于這些企業,一些汽車企業甚至只完成了目標的20%左右,目標達成率較低的一些汽車企業就只好拼命給經銷商壓貨。
今年6月最后兩周和7月份第一周也出現了奇怪的現象,6月份最后兩周不少汽車企業的銷量環比增速較高,但是7月份第一周許多汽車企業的銷量環比暴跌,一些環比暴跌幅度甚至達到四成,這就讓業界思考這種銷量的變化會不會與向經銷商壓貨有關。
經銷商被迫承受壓貨,則在于他們在返利、賬期等方面受制于主機廠,如今返利已是經銷商的主要利潤來源,而賬期則決定經銷商最終到手的利潤,為了獲得更高的返利,經銷商只好承受著主機廠的壓貨行為。
去年汽車行業的高增長,經銷商最終仍然能消化掉庫存,而且高增長的勢頭后,庫存壓在經銷商手里的時間也不會太長,因此雙方還能相安無事,但是到了今年諸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這種庫存壓力就讓經銷商無法承受了。
今年以來汽車行業的價格戰更為激烈,從3月份到6月份有汽車企業就發起了兩輪價格戰,快速的價格戰導致經銷商庫存的車輛貶值太快,往往舊款車型還沒賣出,主機廠就推出新車、價格還下降一大截,這種損失即使獲得了較高的返利也無法抹平。
汽車市場的銷量增長也已不再,有車企今年6月份的數據顯示銷量仍然在增長,然而分析機構在分析了具體數據之后卻指出它的銷量增長主要來自于海外市場,國內市場的銷量在下滑,汽車不好賣了,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就更大了。
此外一些汽車企業的賬期過長,此前有報道指出一些汽車企業的賬期長達200多天,超長的賬期讓經銷商承受著巨大的資金壓力,還存在著資金成本上漲的壓力,由此導致一些經銷商跑路。
此次多省的汽車流通協會代表經銷商發出的聲明,就是要求汽車主機廠重視當下流通行業的巨額庫存,分析指出國內汽車行業的庫存量已高達345萬輛,居于歷史峰值水平,這其中的不少庫存就壓在經銷商手里。
汽車流通協會還要求汽車主機廠明確返利政策,汽車企業過于模糊的返利政策,讓經銷商無所適從,可以看出今年以來汽車行業的巨大壓力讓經銷商已不堪承受,才導致他們公開發聲。
除此之外,某汽車企業老板也發聲指出了汽車行業的諸多問題,價格降得太快能否確保汽車品質,零公里二手車的大量存在揭開了銷量的遮羞布,如今再加上經銷商的發聲,汽車行業的真相逐漸暴露于媒體面前,汽車行業似乎正面臨著一場風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