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網紅小甜水,海外東方茶文化。到底是茶還是小甜水,商業的數據會給出結論。
作者|江 源
編輯|楊知潮
在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所,有一支股票叫“茶”(CHA)。
但它并非某個西湖龍井的品牌,也并非英國立頓這樣的茶葉廠,而是中國的新茶飲品牌霸王茶姬。
在霸王茶姬的敘事里,它不止是一種小甜水,還是傳統茶文化的弘揚者,是一種日常的茶飲品。
但很遺憾,國內消費者不難分辨出伯牙絕弦和西湖龍井這類清泡茶的巨大區別。它們的人群也截然不同:傳統茶飲活躍在老頭的茶臺和辦公桌上,而霸王茶姬活躍在商場的逛街女孩手里,和小紅書的打卡照片里。
這種品類的差別,又會帶來邏輯的差別:傳統茶飲是大米飯,無所謂好不好吃,但要天天吃。而網紅飲料強調的是足夠漂亮和刺激,但就像一陣風,總是忽閃而過。
這種網紅的邏輯,已經開始表現在霸王茶姬那上市兩個月就開始下滑的股價,和同比下滑20%以上的同店營業額里。
01 千年茶文化,上市兩個月就下滑
一千年的茶文化,只配讓霸王茶姬的股價堅挺兩個月。
2024年4月開始,是國內茶飲咖啡股的牛市,蜜雪冰城一度暴漲3倍、古茗、茶百道也大漲、甚至遠在粉單市場的瑞幸咖啡市值也創下了歷史新高。
天胡的開局里,霸王茶姬竟然能下跌:從6月開始,霸王茶姬的股價持續下滑。在咖啡茶飲股一水30、40倍的PE里,霸王茶姬的14倍PE顯得格外顯眼。
畢竟短短一年前,它還是增長最快的茶飲品牌。
按照霸王茶姬的招股書,2024年,霸王茶姬的成長格外迅速。全年GMV達295億,全球門店數6440家,單店月均GMV51.2萬元,均居行業前列。
但這份招股書里,霸王茶姬已經顯露出了疲態。2024年四季度,同店交易額同比下滑18.4%。霸王茶姬大中華區單店月均GMV為再次同比下滑21.31%。
同店GMV的下滑,是所有連鎖餐飲品牌在門店數擴張后必然會碰到的一個天花板。但問題是,作為一個2021年-2022年才真正開始擴張的年輕茶飲品牌,霸王茶姬這個數字來得太早、太快了。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瑞幸咖啡的自營門店同店營業額還增長了8.1%。蜜雪冰城招股書里,2024年前三季度的單店日均GMV還有微弱增長。古茗在門店比霸王茶姬更多的情況下,去年同店GMV也只下滑了4.29%。
當然,瑞幸咖啡在2024年也遭遇了自營門店同店營業額的下滑,但四季度的下滑幅度只有3.4%,全年下滑16.7%。
并且這一下滑的背景是瑞幸去年全年就開了6000家門店,同比增長37.5%。這個數字接近霸王茶姬的門店總數。蜜雪冰城更不用說,其門店已經超過4.5萬家。一季度,霸王茶姬只新開了241家店。即便考慮到霸王茶姬的模式以大店為主,這一數字的差距仍然太大了。
同店GMV下滑之后的劇情是確定的:比如海底撈2020年至2021年上半年曾快速擴張超過800家門店,但在2021年下半年便宣布關閉約300家門店(相當于其當時門店總數的20%)。這一調整背后,是其單店日均營收從2019年的14.26萬顯著下滑至2024年的8.44萬。
02 茶的外殼,網紅的內核
在霸王茶姬的招股書中,其股票代碼定為CHA,也即“茶”字的拼音寫法。
與中國傳統茶文化捆綁,是霸王茶姬一以貫之的定位:其品牌使命是“以東方茶,會世界友”。此外,霸王茶姬的品牌logo、門店設計、產品廣告和包裝都和中國的茶文化元素有關。
在茶飲界都在靠著果茶、奶蓋、多樣的小料為主要競爭力時,霸王茶姬在一開始就看準了“茶文化”這條差異化的賽道。
但霸王茶姬真的是茶嗎?
雖然霸王茶姬“身上寫滿了茶文化”,但無論從消費者人群、消費場景來看,兩者的差異實在太大。以普洱茶為例,按照第三方數據,普洱茶47.9%的消費者為40歲以上的群體,而霸王茶姬22-40歲用戶的為83.8%,這種差距堪比RIO和茅臺——說是都是酒,但實在難算得上同類競品。
新茶飲雖然有一個“茶”字,但對消費者來說,原料里糖和咖啡因的優先級和必要性也許要高于茶葉。“小甜水”才是新茶飲品牌的真實生態位。
而霸王茶姬不止是小甜水,更是一種網紅小甜水。
首先,霸王茶姬的熱度巔峰極高,但隕落也是極快的。通過百度指數回看其熱度軌跡,發現從2024年5月起,霸王茶姬的搜索指數顯著上揚,到了 2024 年 7月,達到當年峰值,而之后搜索熱度逐漸降溫。
圖注:百度指數上,霸王茶姬的熱度下滑極快
當新鮮感褪去,消費者的熱情迅速冷卻,沒能將一時的熱度轉化為長久穩定的消費粘性與品牌忠誠度 。從這一點上看,茶的保質期長的特性在霸王茶姬身上很難體現出來。
第二,霸王茶姬是一種刺激性強的品類。
在霸王茶姬的公司內部,創始人張俊杰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不是在做山珍海味,是在做奶茶界的米飯和面條。”但米飯和面條的特點是“無味”,事實上,飲料界真正的米飯清泡茶葉和美式咖啡也都偏向于不甜,且刺激性低。對于一個普通人來說,一天吃米飯和面條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但要讓他天天喝伯牙絕弦,未免有點太困難。
這種強刺激性,使其更像一款網紅流行小甜水,而非覆蓋全年齡段、全消費場景的大眾永續品類。
霸王茶姬或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今年3月,霸王茶姬宣布上新輕因版伯牙絕弦,對比正常版,咖啡因含量下降了約50%。
品類本來就偏刺激,霸王茶姬的茶飲口味還很窄。對于霸王茶姬而言,核心產品伯牙絕弦以茉莉雪芽為基底,91% 的 GMV 依賴 “原葉茶拿鐵系列”。
任何一款含茶飲料都可以算作茶,從這個角度,任何新茶飲品牌都可以說自己是傳統茶文化的弘揚者。但它無法改變一個品牌真實的商業邏輯,到底是茶還是小甜水,商業的數據會給出結論。
03 國內網紅小甜水,海外東方茶文化?
不過“是不是茶”這種哲學問題,答案還取決于聽眾是誰。
馬保國在國內被認為是流量主播,但在英國卻能真收到徒弟,賺到功夫老師的學費。傳統文化四個字,很多時候都是墻里開花墻外香。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當茶飲品牌赴港上市,霸王茶姬卻選擇獨自赴美上市。哪怕同時期的美股對中概股的估值很不友好,似乎是有意把自己放在一種外國人視角下的估值環境之中。
業務上,霸王茶姬對海外市場的熱情也是極大。在東南亞和北美的市場上都開啟了門店。據媒體報道,今年一季度,霸王茶姬新加坡成熟門店單店GMV達180萬元,高于國內平均水平。4月,霸王茶姬印尼旗艦店在首都雅加達開業,三天內銷售1.1萬杯;一個月后,霸王茶姬北美首店在洛杉磯開業,首日銷售超過5000杯。
在國內,沒人會把龍井與伯牙絕弦混為一談。前者是一種傳統茶水,后者是加了牛奶的網紅小甜水。但在海外,這種界限是模糊的。霸王茶姬的門店里,紅墻黛瓦的中式裝修與 “以東方茶,會世界友” 的標語相映,包裝上的山水墨畫與書法字體被反復強調,一切都顯示,這是一種中華傳統文化的產品。
老外當然吃這套。霸王茶姬洛杉磯首店開業時,排隊兩小時的消費者里,有70%在社交媒體打卡時提到 “中國風包裝很酷”。
圖注:霸王茶姬洛杉磯店,圖源小紅書@披著虎皮的尖椒
雖然僅有20%的消費者關注 “茶底的香氣”,但對海外消費者來說,一種濃重的異國文化,已經足夠成為一種吸引力。——這就像中式西餐或者美式中餐,異域風情從來都來自包裝,口味大多都是本土化的。
霸王茶姬的海外擴張才剛剛開始,難以看出太多內容。但毫無疑問,從“宣傳傳統茶文化”的角度,海外市場對霸王茶姬來說是更容易的。
或許未來,霸王茶姬的海內外市場會呈現出兩種風景:一面是一種好喝漂亮的流行茶飲,另一面是東方異域風情的傳統飲料。這看起來有些矛盾,但又很統一,畢竟每個國家的傳統文化,拿到其他國家都可以是流行文化。
頭圖來源|AI制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