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俯臥撐比臥推難十倍。
俯臥撐是特別常見的動作,因為它涉及的條件很少,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有許多男性練過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輕松做到一口氣30次以上,但其實他可能沒有一次動作是完美的。以及某些人的俯臥撐能力特別強,一口氣做到80次以上,也不一定能夠做20次完美的動作。
首先觀察那些高次數(shù)俯臥撐的佼佼者,你會發(fā)現(xiàn)快速和反彈是他們統(tǒng)一的風格。一旦你要求他在動作的下端和上端都有停頓,他的總次數(shù)會立馬減掉一半以上。所以首先完美的"以練肌肉"為目標的俯臥撐應該是有停頓無作弊,這樣你會延長肌肉的持續(xù)緊張時間。雖然說做組的總次數(shù)更少了,但是對肌肉發(fā)展更有利。
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分析俯臥撐常見不足,以及從肌肉塑形的角度看什么姿勢是正確的。
·第一點全幅度的俯臥撐并不是直線,而是一個略帶的弧線。你其實有一個支點就是你的腳,你整個身體在繞著這個腳去做一個弧線的運動。如果你推的是直線,那么一點點短小的直線說明你沒有做到全幅度,這是我們第一個值得改進的地方。
·第二點你的身體并不是所謂的直線。一般人所理解的直線是什么?從頭到腳你的所有肌肉在同一平面上,尤其是你的臀部。很多人把臀部上方為參照點,要和其他的身體在同一平面上,但其實錯了。你應該以髖部的中間為參照點,而不是這里。這里太高了,當你髖部中間為參照點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把屁股頂起來一點點,這樣才是更正確的姿勢。
因為屁股頂起相比于屁股塌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往下塌的時候你的腹肌沒有正確的發(fā)力,腰椎是有點壓力的,然后整個身體其實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這種整個身體的下垂無形當中會削減我們的運動幅度,腹肌收緊,股四頭肌收緊,對抗你的膝蓋彎曲,保持一個類似平板支撐狀去做俯臥撐,這才是對的。肘關節(jié)位置不當。
·接下來是肘關節(jié)的位置,如果肘關節(jié)外展達到70度或者90度,都說明外展的過分了,而更多把壓力沉在肩關節(jié)上,很容易損傷肩關節(jié)結(jié)締組織,同時又練不到胸,這是一個很常見的錯誤。通常來說,都需要把肘向軀干收一些的,達到類似45度的程度是比較安全的。
·最后就是手腕,手腕都建議或多或少要有點八字,不要這樣平著握,平著握就相當于手握杠鈴的感覺是一樣的。某些肩關節(jié)不太好的人,在這種手腕姿勢下也有可能會過多施壓到肩,只要有一點點的八字,都可以很好的緩解肩關節(jié)的壓力,同時讓胸大肌在離心收縮的時候拉伸的更充分。
如果這么握依然會感覺手腕不太舒服,就墊起兩個啞鈴,這也是很常規(guī)的方案。墊啞鈴之后再進行八字握,這樣手腕就會變得很舒服了,用了啞鈴以后運動幅度也會更大了。
總之之所以說俯臥撐比臥推更難,就是因為在做俯臥撐的全程要關注全身關節(jié)的狀態(tài)和它的穩(wěn)定性,核心肌群和下肢都會更多地參與進來,維持這個動作的體態(tài)。而一般來說,在做臥推的時候是不需要太關注脊柱以下的部分的。
在新手初期,如果能夠把俯臥撐做的非常完美,它的收益是明顯超過臥推的。到了中后期的時候,如果能夠找到一些方法往俯臥撐上面去掛額外的負重,而且掛的很舒服,那么它的收益依然不亞于臥推。但到了后期,如果俯臥撐無法負重,那它就不如臥推了。
我認為比較理想的一個負重方法就是背著雙肩包,然后把負重放在雙肩包里面,這樣做負重俯臥撐是非常舒服的。如果只是往身上放杠鈴片,那么在動作的過程當中有滑脫的嫌疑就不太好了。
其實不光是俯臥撐,其他身體部位也會有一些最原始、最自然的一些自重動作,它在運動生涯的早期是能夠幫助大量獲益的,而到了運動生涯的后期要學會對它進行一些恰當?shù)母脑欤拍軌蚶^續(xù)帶來好處。
所以有關這方面全身肌群的基礎和改造,推薦參考這套課程叫做居家訓練大百科,詳細分析了最原始的徒手訓練動作和計劃,以及后期演化出的更難的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