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36 開的第 786 張病歷單
全單約 1534 字,讀完大概需要 4 分鐘
一提到濕疹
是不是很多同學腦袋里
就浮現出
陰暗、潮濕、爬行
這些關鍵詞
確實,因為它的大名
很多同學會認為
「濕疹」和「潮濕」脫不了關系
先來講講什么是濕疹
(請放心
全程沒有可怕圖片哦)
濕疹
aka 特應性皮炎
(Atopic Dermatitis,AD)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
可以簡單分為
干性濕疹
(皮膚干燥起皮
像沙漠里的小土堆)
以及角化型濕疹
(皮膚變得硬邦邦
還長出一些小疙瘩
摸起來像砂紙)
但是,濕疹名字里的「濕」
其實主要是描述
皮膚病變時
可能出現的滲出、潮濕特征
而非單純指環境濕度
當然啦
也不能說環境濕度是完全無辜
它就像個「豬隊友」
有時候會來「推波助瀾」一下
對一些患者而言
高濕度環境可能加重濕疹癥狀
因為溫暖潮濕的環境
會容易讓細菌、真菌
這些壞家伙瘋狂繁殖
塵螨、霉菌這些過敏原
也順便跟著湊熱鬧
潮濕環境還會
進一步破壞和刺激
濕疹患者們本就脆弱的皮膚屏障
然而
對另一些干性濕疹患者來說
如果濕度太低
(極度干燥的環境)
反而會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受損
從而引發濕疹
需要注意的是
濕疹的病因復雜
潮濕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影響因素
和濕疹「匹配成功」
并不算太難
它像是相親市場上
只要滿足任一基本條件
就可以發展親密關系的急切選手
對于小朋友來說
可能是天生皮膚保濕能力較弱
比如剛提到的
主要由皮膚干燥引起的「干性濕疹」
而對于成年人來說
既可能是兒童時期的濕疹
一直持續到成年
同時,咱們身體里
皮膚屏障功能異常
(此時,外部環境的影響程度
也會隨之變大)
免疫系統異常也都有關系
濕疹讓無數人聞之色變
一大原因就是影響因素太多
就像剛前面提到的濕度影響
外部的環境很關鍵
與過敏原
不經意間的狹路相逢
甚至天氣變化、亞歷山大
洗澡洗勤了
或者撿起了不合適的肥皂(
都可能誘發濕疹
濕疹患者的生活
真的是需要
步步留心,時時在意
但濕疹并不具有傳染性哦
同時,濕疹是一種終身性疾病
目前并沒有根除的辦法
它多在 5 歲前發作
2019 年的一項調查發現
在美國,大約 17% 的小學生
被認為患有特應性皮炎(濕疹)
大部分患者隨著年齡增長
癥狀會逐漸減輕
但還是有復發的可能
所以會像歌里唱的
「一直在到處摳摳」
這個病呢
也不存在悄悄出現的情況
甚至會敲鑼打鼓
就差配上 BGM 了
只要一發作
最明顯的癥狀就是
癢!癢!癢!
如果是角化型濕疹
有些患者身上還會
變硬、干燥、增厚
并出現隆起的小包
還可能有紅色或棕灰色的斑塊
除了敏感的皮膚
患者常常還會
get 蕁麻疹、哮喘、花粉癥
以及長期抓抓抓
導致的皮膚感染
夜間發作導致的
睡眠質量下降等困擾
濕疹對患者心理上影響力
也是不容小覷的
2021 年
中國青年報的調查就發現
有 50%以上的青少年 AD 患者
因為自信度降低
而變得社恐、emo 甚至抑郁
濕疹讓人頭大的原因還在于
正因為咱們皮膚的屏障功能
不會在一兩天內就修復好
所以濕疹也總像少女心事一樣
容易反復發作
除了以上各種要素
濕疹和遺傳也關系密切
比如位于第 5 號染色體上的
IL13 基因
該基因的多態性
不僅與特應性皮炎有關系
鼻炎、哮喘等
多種免疫相關的疾病
它都能插上一腳
(「特應性皮炎」報告)
還有一些皮膚 hin 敏感的同學
雖然沒有到特應性皮炎的程度
但生活中也有很多困擾
外界隨便一點風吹草動
比如日曬、高溫
或者大風吹
都能讓他們的皮膚發紅、瘙癢
緊繃、刺痛、干燥
甚至還有灼燒感
這些表現都屬于
「敏感性皮膚」
歐美等國家有約 50% 的人
為敏感性皮膚
中國有約 20% 的人為敏感性皮膚
快來參與我們的
「敏感性皮膚」調查叭!
動動小手指,和 wuli 口水廠
還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一起來探索「敏感性肌膚」
潛在的決定基因
想想就很酷不是嗎?
btw
本 36 在查資料的時候發現
有研究發現
有任何一種類型過敏癥的人
與一般人群相比
他們患食道癌、胃癌
口腔癌、結直腸癌的風險都會降低
這也許是皮膚敏感這件煩惱
帶來的唯一安慰叭
今日封面
病理青年
蹲坑時候看的人體百科全書
給 36 加雞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