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中央電視臺的一段重要報道開啟了一個歷史時刻——兩大能源央企重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今日掛牌。就在當日,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和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合并重組而成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 “國家電投”),在北京正式掛牌。
此次能源界的大整合,不僅開創了我國能源產業體制改革的先河,也為中國能源轉型提供了新的動力支撐。
新成立的國家電投集團成為彼時國內唯一同時擁有火電、水電、核電、新能源資源的綜合能源集團,資產規模超過7000億元,業務涵蓋電力生產、核電研發與設計、工程管理與產業投資運營。
重組成立后,國家電投進一步繼承了中電投和國家核電的歷史積淀和優勢基因,明確“以清潔能源為主導、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世界一流為目標”的發展方向,開啟了轉型發展的新征程。
十年碳索,國家電投走出了“綠色發展、科技引領、多元融合”的全新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新能源、清潔能源發電企業。
目前,國家電投資產總額從7738億增長到1.9萬億;增長了1.46倍;電力總裝機已達2.7億千瓦,清潔能源占比達到73.08%,年度營業收入接近4000億;年度利潤接近500億。同時,業務發展區域已遍及京津冀、長三角及長江全流域、粵港澳等更多區域,省域公司由18個擴展覆蓋全國。
2025年6月中旬,國家電投集團董事長劉明勝率團訪問哈薩克斯坦,全力落實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重要共識。此時,作為中國首個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融入中亞綠色發展的發電央企,國家電投目前已成長為在哈最大外資新能源企業,集團當前境外權益裝機達1267萬千瓦,境外業務涵蓋4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38個。
在哈薩克斯坦,國家電投先后建成札納塔斯風電、阿克莫拉南北兩大風電基地,在日本成長為最大的實體投資中資企業,并高標準建設了土耳其胡努特魯燃煤電廠。
十年綠動,國家電投將光伏作為清潔能源產業的核心引擎和重要突破口,加快推進產業規模化、高質量發展,光伏裝機規模從485萬千瓦壯大至8673萬千瓦,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發電企業。鍛造了青海共和、內蒙古達拉特、四川甘孜、貴州威寧等一批大基地。
青海共和光伏產業園區建成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光伏園區,配套“青豫直流”的百萬千瓦級塔拉灘電站榮獲國家優質工程金獎,刷新多項世界紀錄,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光伏發展的高度和速度。國家電投還探索出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光伏治沙等一系列“光伏+”融合模式。
十年間,國家電投風電實現跨越式增長,裝機規模增長5倍,達到6253萬千瓦。2023年,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陸上風電項目——內蒙古烏蘭察布基地一期120萬千瓦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海上風電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裝機達到512萬千瓦,江蘇濱海北H1、廣東徐聞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先后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同時,智慧場站建設加碼賦能,生產管控體系優化成效顯現。自國家電投集團啟動智慧場站建設工作以來,目前已全面完成存量試點場站改造工作,試點推動湖南、云南省新能源“2+N”生產管控體系優化,形成“集中監控、區域維檢、產銷協同、少人(無人)值守”管控模式,新能源集中運維率分別達到68%、59%,較年初分別增長了40%、24%。通過高質量建設智慧場站,國家電投集團區域集中營銷、集中運維作用充分發揮,在新的市場條件下,有力促進了提質增效。
水電裝機規模達到2653萬千瓦,不斷強化黃河上游和長江支流流域梯級開發布局。拉西瓦、李家峽、羊曲等黃河上游梯級水電站,以及長江一級支流沅水流域的五強溪水電站,先后實現全容量投產,構筑起清潔能源穩定供應的重要支撐。
國家電投核電裝機從224萬千瓦增長到1074萬千瓦。集團主導的“國和一號”三代核電自主化歷經多年攻堅,掌握了30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獲得1.4萬余件知識產權成果。2019年1月,山東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全面投產,成為全球首批三代核電項目。2019年4月,“國和一號”示范工程1號機組開工建設,2024年9月成功實現首次并網發電,徹底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產業鏈。
此外,國家電投的鋁產業逐步做優,成為主業。3月26日,國家電投集團幾內亞鋁業二期工程年產120萬噸氧化鋁項目全面啟動建設。5月,鋁產業獲國務院國資委批準成為國家電投主業。目前,電解鋁產能達430萬噸。
十年來,國家電投構建了成熟、完整的“煤電鋁路港”一體化產業格局,集群和協同效應顯著。綠電鋁產業是國家電投主業之一,也是該集團用以消納、轉化上游龐大新能源綠電產量的重要產業之一,對國家電投構建清潔能源巨輪意義非凡。
在霍林河構建起源網荷儲一體化電力系統,電解鋁綠電消費占比30%左右,形成了全球首個“煤—新能源—電—鋁”循環經濟新范式,并在2024年將其成功復制到白音華。國家電投在云南陽宗海綠色鋁產業園,建設了全國首個光伏直流電直接供給鋁冶煉生產的示范項目,每噸電解鋁節約耗電10度以上,率先實現了綠電與工業用電的深度融合發展。
2024年11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劉明勝的署名文章《深入學習貫徹落實能源法 堅定不移推進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文章指出,按照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結構調整方向,全面實施“均衡增長戰略”,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在新戰略指引下,國家電投轉向核電、水電、綜合智慧能源與海外市場的協同布局發展,從而更加注重提升核心競爭力,追求更高的資源利用效率,塑造更安全、更低碳、更優惠的電力產品供給能力。
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揚帆再啟航,國家電投蹄疾步穩推動完成總部組織機構改革,總部部門由20個壓至18個、服務保障中心由21個減至9個,總部更加聚焦戰略管控、精干高效;按照“一業一企”推進專業化機構改革,重組組建工程公司(山東院)、電投綜能、能研院、經研院,重新定位中央研究院,形成了協同互補、優勢突出、市場競爭力更強的專業化支撐體系;實現新能源區域集中營銷、集中監控、集中運維,切實提升區域發展競爭力。
十年“碳”索,十年綠動。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開局之年的嶄新起點上,國家電投集團必將全力答好時代發展的新答卷,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