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攣性斜頸是一種以頸部肌肉不自主收縮導致頭部歪斜、旋轉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系統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困擾。在中醫領域,憑借其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針對痙攣性斜頸的治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辨證用藥方面獨具特色。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中醫認為,痙攣性斜頸屬于 "痙證"" 項強 " 等范疇,其發病與風、痰、瘀、虛等因素密切相關。病位在頸項,涉及肝、脾、腎等臟腑。肝風內動是關鍵病機,無論是外風引動還是內風滋生,均可導致頸部經筋拘攣。
中醫用藥注重整體調治、動靜結合,針對痙攣性斜頸主要有以下策略:
1. 平肝熄風,以柔克剛
核心方藥:天麻、鉤藤為平肝熄風要藥,直指病機根本;生白芍(用量常較大)配甘草可緩急止痛,柔肝解痙;生石決明、珍珠母加強重鎮潛陽之力。
作用:此類藥物能抑制肝氣過于亢奮導致的“風動”,從而減輕肌肉異常興奮狀態。
2. 補虛養筋,滋水涵木
常用方藥:重用熟地、當歸、白芍以補血滋筋;輔以龜板、鱉甲等育陰潛陽;懷牛膝引藥下行、強筋健骨。
作用:通過補足陰血來“涵養”肝木,使筋脈恢復柔韌性,減少拘急。
3. 化痰祛瘀,疏通脈絡
常用方藥:桃仁、紅花活血通絡;半夏、陳皮、制南星祛痰散結。
作用:清除阻于經絡的痰濁瘀血,恢復氣血的正常運行,使筋脈得以濡養。
4. 通絡止痛,內外兼施
輔助用藥:葛根可舒利頸項;雞血藤養血通絡;地龍、全蝎(需謹慎使用)善走竄筋脈,解痙止痛。
【五蟲扶頸湯】治療痙攣性斜頸三階段:
第一階段:用祛風、散寒、活血、除濕、清熱、息風之法,通經絡之擁塞,對頸部肌肉的痙攣,拉扯感、抽搐感,麻木感等進行改善。
第二階段:益氣養血,溫陽補腎之法濡潤經筋,使病情得以恢復。
第三階段:滋養經脈,平衡陰陽,鞏固療效,預防疾病復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