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0
分享至



三歸戒初門第十三

一、歸佛;二、歸法;三、歸僧。

次十善而辨三歸者,如來未興于世,爾時已有十善之化,是為世間舊善,豈有三寶之可歸?大圣初成正覺,方因提謂長者開授三歸之戒,翻邪歸正,以為入圣之根本。三乘行者歸宗進行,此為初首也。三歸之用,正破三邪,濟三涂,接三乘,出三有。佛法以此三歸為本,通發一切戒品及諸出世善法,豈同十善之舊法耶?

問曰:十二門禪亦是舊法,今何故不三歸前說?

答曰:若依說教時節,實如所問。但今欲次論修行戒定之次,則不得爾。今次三歸之下,備出諸戒科目,并同此意。

一、歸依佛佛陀,秦言覺者。自覺覺他,故名為佛。歸者,以反還為義。反邪師,還事正師,故名歸。依者,憑也,憑心靈覺,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也。故經云:“歸依于佛者,終不更歸依其余諸外天神也。”

二、歸依法:達磨,秦言法。法云可軌。大圣所說,若教若理,可為心軌,故言法也。歸者,反邪法,還修正法,故名歸。依者,憑佛所說法,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于法者,永離于殺害。”

三、歸依僧:僧伽,秦言眾。眾名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與佛所說事、理、法合,故名為僧。歸者,反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歸。依者,憑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涂及三界生死。故經云:“歸依于僧者,永不復更歸依其余諸外道也。”


五戒初門第十四

一、不殺生戒;二、不偷盜戒;三、不邪婬戒;四、不妄語戒;五、不飲酒戒。

次三歸而辨五戒者,《大智度論》云:“念佛如醫王,念法如服藥,念僧如瞻病人,念戒如藥禁忌。”今所以次三歸而明諸戒品,意在此也。故佛為提謂等在家弟子受三歸已,即授五戒,為優婆塞。若在家佛弟子破此五戒,則非清信士女。故經云:五戒者,天下大禁忌。若犯五戒,在天則違五星,在地則違五岳,在方則違五帝,在身則違五藏,如是等世間違犯無量。若約出世犯五戒者,則破五分法身一切佛法。所以者何?五戒是一切大小乘尸羅根本。若犯五戒,則不得更受大小乘戒也。若能堅持,即是五大施也。此五通名戒者,以防止為義,能防惡律儀無作之非,止三業所起之惡,故名防止。

一、不殺生戒:云何名殺生?若實知是眾生,發心欲殺而奪其命,起身業有作已,是名殺罪;若不作是事,名不殺戒。其余系閉鞭打等,是殺方便,非正罪。

二、不偷盜戒:云何名盜?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若不作是事,名不偷盜戒。其余計校乃至手捉未離地等,是盜方便,非正罪。

三、不邪婬戒:云何名邪婬?若女人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守護。若出家戒法護,乃至自婦受一日戒法,若有娠乳兒及非道處,如是犯者,名為邪婬;若不作是事,名不邪婬戒。其余言戲,以物相要,乃至捉手觸身,未遂婬事,皆為邪婬方便,非正罪。

四、不妄語戒:云何名妄語?不凈心欲誑他,隱覆實事,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若不作是事,名不妄語戒。妄語之罪,從言聲相解生。若不相解,雖不實語,皆是妄語方便,不謂正罪。

五、不飲酒戒:云何名酒?酒有三種:一者、谷酒;二者、果酒;三者、藥酒。若干若溼,若濁若清,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起三十六失;若不飲者,是名不飲酒戒也。

次此應明在家優婆塞、優婆夷一日一夜八戒,出家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尼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十種得戒,五篇七聚相,乃至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及三千威儀、八萬律儀,是中皆應次第略出科目,辨大圣從麤至細制戒之意,事轉繁多,具列云云。今欲且逐要出諸禪定智慧法門科目次第,此諸戒中事數至下第六卷別更隨要者出之。


四禪初門第十五

一、初禪;二、二禪;三、三禪;四、四禪。

今次諸戒品而辨四禪者,上所明戒相雖復麤細有殊,終是同防欲界身口外惡,既未除細亂,豈能超出欲界之境?若自尸羅皎潔,志在禪門,專修五法五法在下別出科目,則色界清凈四大自現身中緣,是以次第獲得根本四禪種種勝妙支林功德,爾乃因超欲網,果居色界。

通名禪者,禪是西土之音,此翻棄惡。能棄欲界五蓋等一切諸惡,故云棄惡。或翻功德叢林,或翻思惟修,今不具釋。而言根本者,以無量心、背舍、勝處、一切處、神通、變化及無漏觀慧等種種諸禪三昧,悉從四禪中出,故稱根本。

初禪有五支:一、覺支;二、觀支;三、喜支;四、樂支;五、一心支。

一、覺支:初心在緣,名為覺。行者依未到地,發初禪色界清凈色法,觸欲界身根,心大驚悟,爾時即生身識覺。此色觸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覺支。

二、觀支:細心分別,名為觀。行者既證初禪功德,即以細心分別此禪定中色法諸妙功德境界,分明無諸蓋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觀支。

三、喜支:欣慶之心,名為喜。行者初發禪時,乃有喜生,但分別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觀心分別,所舍欲界之樂甚少;今獲得初禪,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則歡喜無量,故名喜支。

四、樂支:怡悅之心,名為樂。行者發初禪時,乃即有樂。但分別喜動踴心息,則恬然靜慮,受于樂觸怡悅之安快,故名樂支。

五、一心支:心與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證禪時,乃即著定,而心猶依覺、觀、喜、樂之法,故有細微之散。若受喜樂心,自然與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二禪有四支:一、內凈支;二、喜支;三、樂支;四、一心支。

一、內凈支:心無覺觀之渾濁,故名內凈。行者欲離初禪時,種種訶責覺、觀,覺、觀既滅,則心內靜,心與靜色法相應,豁爾明凈,故名內凈支也。

二、喜支:欣慶之心,名之為喜。行者初得內凈時,即與喜俱發,而喜心未成。次心自慶,得免覺觀之患,獲得勝定內凈之喜,歡喜無量,故名為喜支。

三、樂支: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喜踴之情既息,則恬然靜慮,受于內凈喜中之悅樂,故名為樂支也。

四、一心支:心與定法一,謂之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與定一,澄渟不動,故名為一心支。


三禪有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樂支;五、一心支。

一、舍支:離喜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欲離二禪時,種種因緣訶責于喜,喜既滅謝,三禪即發。若證三禪之樂,則舍二禪之喜,不生悔心,故名為舍。亦名三禪,樂初生時,是樂三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則禪壞,故須行舍。

二、念支:念名愛念。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樂從內起,應須愛念將息,則樂得增長,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愛念將養,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發三禪之樂,此樂微妙,難得增長遍身,若非善巧之解慧,則不能方便長養此樂得遍身。

四、樂支:怡悅之心,名之為樂。行者發三禪樂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將護此樂,樂既無過,則增長遍身怡悅受樂安快三禪之樂。三禪為最樂,若離三禪,余地更無遍身之樂也。

五、一心支:心與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樂心息,則心自與定法一,澄渟不動,名一心支。

四禪四支:一、不苦不樂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樂支:中庸之心,不苦不樂。行者欲離三禪時,種種因緣訶責于樂,樂既謝滅,則不動之定與舍俱發,故內心湛然,不苦不樂也。

二、舍支:離樂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既得第四禪不動真定,則舍三禪難舍之樂,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證四禪不動定時,不應取定,起動念心,若心行舍,則無動念之乖也。

三、念清凈支:念者,愛念也。行者既得四禪真定,當念下地之過,念自功德,方便將養,令不退失,進入勝品,故名為念。亦云是四禪中有不動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心與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禪舍俱之定,舍念將息,則心無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猶如明鏡,不動凈水無波,湛然而照,萬像皆現。何故此四禪中獨名不動定也?初禪覺觀動,二禪喜所動,三禪樂所動。是四禪中先離憂喜,今復除苦樂,故名真定也。三界勝定無復過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則因此定發真無漏。有漏外道無慧方便,入此定時,不壞身色,直滅其心,入無想定,謂為涅槃,是為邪倒,非涅槃也。從初禪至四禪,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從四禪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四無量心初門第十六

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舍無量心。

次四禪而辨四無量心者,四禪但是自證禪定功德,而未有利他之功,故樂大功德者,當憐愍一切眾生,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定。此四通名無量心者,從境以得名,以所緣眾生無量故,能緣之心亦隨境無量,故悉受無量心名。

一、慈無量心:能與他樂之心,名之為慈。若行者于禪定中念眾生令得樂時,心數法中生定,名為慈定。是慈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名慈無量心。

二、悲無量心:能拔他苦之心,名之為悲。若行者于禪定中念受苦眾生,令得解脫時,心數法中生定,名為悲定。是悲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是為悲無量心也。

三、喜無量心:慶他得樂,生歡悅心,名之為喜。若行者于禪定中念眾生,令離苦得樂歡喜時,心數法中生定,名為喜定。是喜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是為喜無量心。

四、舍無量心:若緣于他無憎無愛之心,名之為舍。行者于禪定中念眾生,悉念同得無憎無愛,如證涅槃,寂然清凈,如是念時,心數法中生定,名為舍定。是舍相應心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善修得解,廣大無量,遍滿十方,是為舍無量心。


四空定初門第十七

一、虛空處定;二、識處定;三、無所有處定;

四、非有想非無想處定。

次無量心而辨四空處定者,四無量心中雖有大功德,而未免形質之患累。若行人厭色如牢獄者,則心心樂欲出離色籠,故次無量以明四空處定。通言空者,此四定體無形色,故名為空。各依所證之境,為處境法持心,心無分散,故名定也。

一、空處定:若滅三種色,緣空而入定者,名空處定。行者厭患色如牢獄,心欲出離,即修觀智,破于色故,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種種相,入無邊虛空處,心與虛空之法相應,是為虛空處定。

二、識處定:若舍空緣識而入定者,名識處定。行者厭患虛空,虛空無邊,緣多則散,能破于定,即舍虛空,轉心緣識,心與識法相應,名為識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若舍識處心,依無所有法而入定者,名無所有處定。行者厭患于識,三世之識無邊,緣多則散,能破于定,故舍緣識,轉心依無所有法,心與無所有法相應,名為無所有處定。有人解云:舍多識,取少識,緣之入定,名無所有處定也。

四、非有想非無想定:若舍二邊之想而入定者,名非有想非無想定。行者厭患無所有處想如癡,有想處如癰如瘡,更有定名非有想非無想處,即舍無所有處,緣念非有非無想之法,心與非有非無想法相應,是為非有想非無想處定。亦云凡夫、外道得此定,謂證涅槃,斷一切想,故言非有想。佛弟子如實知有細想依四眾而住,故云非無想得失,合而立名,故云非有想非無想處定。略明三界十二門禪,極在于此也。


六妙門初門第十八

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凈。

次四空定而辨六妙門者,前來所明禪定雖復深遠,而并是世間舊法。從初至后,厭下攀上,地地之中都未有觀慧照了出世之便,故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門禪,不能發真悟道,是以生死無絕,意在此也。

今之六法,前三是定,后三是慧。定愛慧察,能發真明,出離生死,豈同上也?此六通言妙門者,涅槃為妙門,謂能通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門。一家所明,有十種六妙門,今但略出次第相生一科,六門以為次者,此六門既是亦有漏亦無漏禪,于余亦有漏亦無漏禪中淺而且局,故以為次也。

一、數息門:攝心在息,從一至十,名之為數。行者為修無漏真法,先須調心入定,欲界麤散難攝,非數不治,故須善調身息,從一至十,則麤亂靜息,心神停住,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數息為妙門也。

二、隨息門:細心依息,知入知出,故曰為隨。行者雖因子息心住,而禪定未發,若猶存數,則心有起念之失,故須放數修隨。心依于息,入時知入,出時知出,長、短、冷、暖皆悉知之。若心安明凈,因是則諸禪自發,故以隨為門也。

三、止門:息心靜慮,名之為止。行者雖因隨息心安明凈,而定猶未發。若心依隨,則微有起想之亂,澄渟安隱,莫若于止,故舍隨修止。是中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慮,心無波動,則諸禪定自然開發,故以止為門。

四、觀門:分別推析之心,名為觀。行者雖因止證諸禪定,而解慧未發。若住定心,則有無明味著之乖,故須推尋檢析所證禪定。是中多用實觀四念處也。若觀心分明,則知五眾虛誑,破四顛倒及我等十六知見。顛倒既無,無漏方便因此開發,故以觀為門。

五、還門:轉心反照,名之為還。行者雖修觀照,而真明未發,若計有我能觀析,破于顛倒,則計我之惑還附觀而生,同于外道,故云是諸外道計著觀空智慧,不得解脫。若覺此患,即當轉心反照能觀之心,若知能觀之心虛誑無實,即附觀執我之倒自亡,因是無漏方便自然而朗,故以還為門。

六、凈門: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名之為凈。行者修還之時雖能破觀之倒,若真明未發,而住無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穢濁覺知,此已不住不著,泯然清凈,因此真明開發,即斷三界結使,證三乘道。故云其清凈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以凈為門,意在此也。


十六特勝初門第十九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長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諸身行;六、受喜;七、受樂;八、受諸行心;九、心作喜;十、心作攝;十一、心作解脫;十二、觀無常;十三、觀出散;十四、觀離欲;十五、觀滅;十六、觀棄舍。

次六妙門而辨十六特勝者,此二種禪定大意雖同,而六妙門一往豎淺橫廣,十六特勝則豎長橫局,長則位遠難窮,次后而明也。皆稱特勝者,解釋別有因緣事具出云云。但此禪始從調心,終至非想,地地皆有觀照,能發無漏,而無厭惡自害之失,故受特勝之名。諸師多以此十六對四念處觀,若作此釋,則進退約位,但與六妙門齊,分別二種,對特勝之相,豎橫不同,略如下辨,適取意用之。

一、知息入:修習特勝之初,正依隨息,故以知息入為門,即代初數息調心之法。所以然者,數息則闇心而數,故觀慧不明。今知息入,則照息分明,故解慧易發,是以用知息入為調心法也。若將十六特勝橫對四念處者,從知息入去,有五特勝,并屬身念處觀。

二、知息出:修特勝者,當以此知息出代數息初調心法也。意如前釋。若對念處,猶屬身念處觀也。

三、知息長短:修特勝者,藉觀以調心,心既靜細,則照了漸明。若得麤住、細住及欲界定,定中暗障薄,即便覺息入、出、長、短之相也。若對念處,猶屬身念處觀也。

四、知息遍身:修特勝者,從欲界定,與觀相扶,入未到地,故證未到地定時,即覺身及定法悉皆虛假,息之入出,遍身微微,如有如無。既于定中照了分明,染著心薄也。若對念處,猶屬身念處也。

五、除諸身行:修特勝者,從未到地欲入初禪時,常應觀析。因此若發初禪覺觀之法,則身心豁然開朗,如明眼人開倉,即自了了見倉中所有,分別所證境界皆虛假,空無人我。既無人我,誰作諸事?誰受禪定?是則顛倒所起身業皆悉壞滅,故云除諸身行。若對念處,齊此猶屬身念處觀。

六、受喜: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初禪,喜支即能照了。因是喜生無過,故云受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勝,并屬受念處觀。

七、受樂: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應,若證初禪,得樂支時,即能覺了,便于樂支不起見著,以無所受而受樂觸,故云受樂。若對念處,猶屬受念處觀。


八、受諸心行:修特勝者,既常與觀慧相扶,若證初禪一心支時,即能照了一心,不起顛倒,于一心中獲得正受,故云受諸心行。若對念處,齊此猶屬受念處觀也。

九、心作喜:修特勝者,離初禪,入二禪時,常自照了,因是若發二禪內凈喜,則真喜從觀慧而生,故名心作喜。若對念處,從此有三特勝,并屬心念處觀也。

十、心作攝:修特勝者,既因觀慧得二禪一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故云心作攝也。若對念處,猶屬心念處觀。

十一、心作解脫:修特勝者,離二禪,入三禪,常有觀照,是故若發三禪,即能照了,雖得妙樂,心不耽著,無累自在,故云心作解脫。若對念處,齊此猶屬心念處觀。

十二、觀無常:修特勝者,離三禪,入四禪時,常修觀照,是故若發四禪不動定時,即自觀達定中心識虛誑,念念生滅,故云觀無常也。若對念處,從此有五特勝,皆屬法念處觀。

十三、觀出散:修特勝者,從四禪入虛空處時,加修觀智,內外照了,是故若證空定之時,即知能離色界緣空之識,自在逍散而虛誑不實,心不愛著,故云觀出散。若對念處,猶屬法念處觀。

十四、觀離欲:修特勝者,離虛空處定,入識處時,常以觀慧內自推檢,欲離虛空處,離欲之心,是故發識處定,即能觀達識定虛誑不實,心不愛著,故云觀離欲。若對念處,猶屬法念處觀。

十五、觀滅:修特勝者,離識處入無所有時,以智照了所修之境、能修之心。是故若發無所有處定,即自觀達無所有處虛誑不實,心不住著,故云觀滅。若對念處,猶屬法念處觀。

十六、觀棄舍:修特勝者,離無所有,修非有想非無想定時,即自以智觀察所修之法、能修之心。是故若發非想定時,即觀照分明,知非想處兩舍之定猶有細想,四眾和合而有虛誑不實,非是涅槃安樂真法,則心不愛著。

特勝行者若于地地修觀照了,則地地之中顛倒不起,心不染著,隨其因緣會處,即于是地發真無漏,證三乘道。

略辨特勝竟,言少則意難見,讀者必須細心比類,令知地地之中與根本禪四空證定一往雖同,而觀慧有別也。


通明禪初門第二十

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虛空處、識處、少處、非有想非無想處、滅受想定。

次十六特勝而辨通明禪,此禪豎深橫細,定觀精巧,過于特勝,故次后辨之。而不次九想、背舍后辨者,此禪雖是實觀深細,而未具無漏得解廣大對治之用,于破煩惱義劣,故不次背舍等安之。亦以非其氣類,今次十六之后,正應從容得所也。

言通明者,辨此禪相具出《大集經》中,但經不別出名目,而北國諸禪師坐證此法者,欲以教人,必須標名傳世。若用根本禪說,雖定名一往相似,而行相迥異,還用此名說者,行人便作常解,則大乖其妙。若安十六特勝觀法,雖小相似,而名目都不相關。若對背舍、勝處等,名之與觀,條然并異,既進退并不同余禪,豈可用余禪名說?故別為立自名,名曰通明。

所言通明者,修此禪時,必須三事通觀,故云通明。亦以能發六通、三明,故云通明。但此禪境界繁多,非可傳述,今止列《大集經》中所出科目,示知有此一法門,異常所傳禪也。

初禪五支:《大集經》云:“言初禪者,亦名為具,亦名為離。離者,謂離五蓋。具者,謂具足五支。言五支者,覺、觀、喜樂、安、定。一、覺支者,云何名覺?如心覺、大覺,思惟、大思惟,觀于心性,是名覺。云何名觀?心行、大行、遍行、隨意,是名為觀。云何名喜?如真實知大知小,心動其心,是名為喜。云何名為樂?行于此法,心悅受于樂觸,是名為樂。云何名為安?謂心安、身安,受于樂觸,是名為安。云何名為定?謂若心住、大住不亂,于緣不謬,無有顛倒,是名為定。”

二禪三支:《大集經》云:“言二禪者,亦名為離,亦名為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三支,謂喜、安、定也。”

三禪五支:《大集經》云:“言三禪者,亦名為離,亦名為具。離者,謂離五蓋。具者,具足五支,謂念、舍、慧、安、定。”


四禪四支:《大集經》云:“言四禪者,亦名為離,亦名為具。離者,同離五蓋。具者,具足四支,謂念、舍、不苦不樂、定。”

空處定:《大集經》云:“若有比丘觀身厭患,遠離身相一切身觸、喜觸、樂觸,分別色陰,遠離色陰,觀無量空處,是名比丘得空處定也。”

識處定:《大集經》云:“若有比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觀心意識,自知此身不受三受已,得遠離是三種受,是名比丘得識處定。”

少處定:《大集經》云:“若有比丘觀三世空,知一切行亦生亦滅,空處、識處亦生亦滅。作是觀已,次第觀識,我今此識亦識非識。若非識者,名寂靜我,云何永斷此識,是名得少處定。”

非想定:《大集經》云:“若有比丘有非想心,作是思惟:我今此想是苦是漏,是瘡是癰,是不寂靜。若我能斷如是非想及非非想,是名寂靜。若有比丘能斷如是想非非想者,是名獲得無想解脫門。何以故?法行比丘作是思惟:若有受想,若有識想,若有觸想,若有空想,若有識想,若非想非非想等,皆名麤想。我今若修無想、無想三昧,則能永斷如是等想,是故見于非想非非想,為寂靜。如是見已,入非非想定已,不愛不著,破無明;破無明已,名獲阿羅漢果。”

“前三種定,二道所斷;后第四定,終不可以世俗道斷。凡夫于非想處雖離麤煩惱,而亦有十種細法,以其無麤煩惱故,一切凡夫謂是涅槃。”凡夫者,外道郁頭藍弗是也。

滅盡定:《大集經》云:“憍陳如!若有比丘修習圣道,厭離四禪、四空處,觀滅莊嚴之道,而入滅盡定也。”

今此所述,通明禪支,并出《大集經》文,是中未有一句私解,讀者自具尋思。


圖文 | 玉泉寺數據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小四月從瑞士回國,15歲的她有點凸嘴,素顏像媽媽,一身行頭超5w

小四月從瑞士回國,15歲的她有點凸嘴,素顏像媽媽,一身行頭超5w

史書無明
2025-07-23 21:59:58
戶口博弈:男子拿到北京戶口就跳槽,戶口被公司直接遷到湖北宜昌

戶口博弈:男子拿到北京戶口就跳槽,戶口被公司直接遷到湖北宜昌

阿傖說事
2025-07-18 09:09:24
鬧大了!奧委會點名讓中國辦奧運?網友吵翻:先看看菜市場的價簽

鬧大了!奧委會點名讓中國辦奧運?網友吵翻:先看看菜市場的價簽

史書無明
2025-07-22 20:43:33
教育部辦公廳主任朱小杰,職務調整

教育部辦公廳主任朱小杰,職務調整

新京報
2025-07-23 22:09:25
韋德:比爾想和哈登合作有些日子了 這都因為后者的組織能力

韋德:比爾想和哈登合作有些日子了 這都因為后者的組織能力

直播吧
2025-07-23 21:24:43
A股:指數精準收在3582.30,不出意外,明天再次上演同樣的劇本?

A股:指數精準收在3582.30,不出意外,明天再次上演同樣的劇本?

說說史事
2025-07-23 17:24:08
A股:公安部、發改委重磅發聲!穩定幣突發利空,明天市場如何走?

A股:公安部、發改委重磅發聲!穩定幣突發利空,明天市場如何走?

八斗小先生
2025-07-23 16:48:14
傳奇搖滾巨星去世,兩周前剛舉辦告別演唱會

傳奇搖滾巨星去世,兩周前剛舉辦告別演唱會

紅星新聞
2025-07-23 14:33:47
陳佩斯《戲臺》票房井噴,讓多少資方臉紅,黃渤這次又賭對了?

陳佩斯《戲臺》票房井噴,讓多少資方臉紅,黃渤這次又賭對了?

東方不敗然多多
2025-07-22 17:27:31
官方出手!親美辱華、為安倍哭喪的呂麗萍,今自食惡果再次變笑話

官方出手!親美辱華、為安倍哭喪的呂麗萍,今自食惡果再次變笑話

啟娛說
2025-07-22 16:42:28
24省份半年報陸續出爐:廣東穩居首位,四川守住第五

24省份半年報陸續出爐:廣東穩居首位,四川守住第五

時代周報
2025-07-23 15:24:30
娃哈哈風波后,鐘睒睒昔日言論被挖出:人要有道德水平,我們的錢是干凈的

娃哈哈風波后,鐘睒睒昔日言論被挖出:人要有道德水平,我們的錢是干凈的

可達鴨面面觀
2025-07-20 09:49:18
馬斯克可能重返美國政壇:他為啥敢硬剛總統?這正是美國厲害之處

馬斯克可能重返美國政壇:他為啥敢硬剛總統?這正是美國厲害之處

老方
2025-07-23 14:47:35
堅持埼玉的訓練方法1000天之后,堂主lee成為了真正的一拳超人

堅持埼玉的訓練方法1000天之后,堂主lee成為了真正的一拳超人

手談姬
2025-07-22 20:56:03
煥然一新的紅魔?阿莫林的夢想11人,在姆貝烏莫之后還有三筆轉會

煥然一新的紅魔?阿莫林的夢想11人,在姆貝烏莫之后還有三筆轉會

夜白侃球
2025-07-23 20:11:29
指南針股價創新高

指南針股價創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23 13:13:17
賴清德、曹興誠掉槍大扣分,藍營估罷免從“亮紅燈”轉趨穩

賴清德、曹興誠掉槍大扣分,藍營估罷免從“亮紅燈”轉趨穩

郭茂辰海峽傳真
2025-07-23 22:22:52
人在極度勞累下,一次最多能睡多久?網友:列車員說把他嚇壞了

人在極度勞累下,一次最多能睡多久?網友:列車員說把他嚇壞了

特約前排觀眾
2025-07-23 00:15:03
偶遇王思聰坐飛機!蜷腿看著好疲憊,戴名表坐經濟艙該省省該花花

偶遇王思聰坐飛機!蜷腿看著好疲憊,戴名表坐經濟艙該省省該花花

娛樂圈圈圓
2025-07-23 11:38:02
蔡依林回應與彭于晏復合6年

蔡依林回應與彭于晏復合6年

大象新聞
2025-07-23 19:08:27
2025-07-24 00:23:00
十方叢林 incentive-icons
十方叢林
網聚善知識,弘揚禪文化!
22028文章數 221143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頭條要聞

印度、孟加拉關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 中方回應

頭條要聞

印度、孟加拉關切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工程 中方回應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財經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

科技要聞

別自嗨了!XREAL徐馳:AI眼鏡只有5歲智商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度原創

時尚
本地
親子
教育
數碼

搶戲《醬園弄》、尬演《長安荔枝》,雷佳音的舒適圈正在反噬

本地新聞

這雙丑鞋“泰”辣眼,跪求內娛不要抄作業

親子要聞

醫學科普中醫脾胃育兒

教育要聞

黑龍江考生389分撿漏雙一流鄭州大學

數碼要聞

京東京造推出 10KG 家用變頻熱泵式烘干機,3099 元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江县| 九龙坡区| 扬州市| 临潭县| 河北省| 永丰县| 高淳县| 余姚市| 本溪市| 宁晋县| 鸡东县| 建昌县| 昌黎县| 宁波市| 乌兰浩特市| 湄潭县| 拉孜县| 阳西县| 山东省| 恩施市| 丽水市| 隆尧县| 景洪市| 玛曲县| 汉中市| 内江市| 桓台县| 治多县| 攀枝花市| 山西省| 大同县| 弥渡县| 桓台县| 新平| 伊宁县| 炎陵县| 方山县| 拉萨市| 商丘市| 乐清市|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