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醫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 寧夏日報
2002年出生的王佳琪,自幼目睹長輩以枸杞、甘草調養身心,卻未曾料想自己會成為藥膳文化的新媒體傳播人。從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后,這位寧夏姑娘未循常規職業路徑,而是帶領“嗨拍工作室”團隊,借助短視頻與直播等數字化工具,讓古老的藥膳養生智慧煥發新生。截至目前,團隊精心打造的“二十四節氣藥膳養生”系列視頻,在銀川市中醫醫院官方公眾號上累計吸引974萬人次觀看,精準觸達12萬用戶。
“中藥未必苦口,搭配得宜,養生與美味亦可兼得。”7月12日,走進王佳琪團隊位于銀川市的工作室,團隊成員們正忙碌地將鏡頭聚焦于藥膳廚房:從滋陰降火的“元氣湯”到寓意吉祥的“鯉躍春明”,每道佳肴均由中醫院醫師精心配伍藥材,烹飪大師匠心設計食譜,再經數媒技術轉化為貼近年輕群體、富有場景感的內容。
王佳琪團隊拍攝現場。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王佳琪團隊的起步并非一路坦途。直播觀看量低迷、科普視頻無人問津……團隊一度陷入自我質疑的旋渦。經過深刻復盤,王佳琪帶領團隊成員不斷“充電”,研讀相關文獻,考取新媒體職業資格證書,并拜訪名老中醫,探尋本土道地藥材的獨特魅力。
“我們暫停了直播帶貨,轉而深耕藥膳文化。”王佳琪介紹,團隊獨創“醫量”視頻拍攝體系,通過特寫鏡頭細膩展現藥材熬煮過程,讓養生知識變得直觀可見;設計節氣藥膳DIY實驗室,攜手高校舉辦制作大賽,選拔推廣大使;構建數字化傳播矩陣,優化多平臺算法,確保內容精準觸達目標受眾。
同時,創立“膳待四季”品牌,推出四大系列102款產品,并與藥農簽訂定制化收購協議,有效破解滯銷難題。研發環節,醫師、廚師、傳媒團隊跨界融合。銷售則拓展至醫院、藥店、機場及直播電商,形成“采購-研發-宣發-營銷”五位一體的創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團隊營收突破280萬元,全年預估超600萬元。
團隊拍攝準備中。
更令人振奮的是文化傳承的深遠影響:團隊制作的中醫藥膳線上教學系列課程躋身健康中國養生指導庫。而在銀南山區的鄉村小學里,孩子們親手制作“冬至暖胃粥”,認識枸杞黃芪,甚至在職業規劃中寫下“想當中醫”——“這便是文化傳承最純真的印記。”王佳琪感慨道。
展望未來,王佳琪滿懷憧憬:“我們將以寧夏藥材為根基,以助農初心為動力,推廣節氣產品助農增收,打造本土藥膳產業體系,最終實現文化與產品的國際拓展。”目前,團隊正與新農人共建直播基地,并積極探索東南亞市場,讓藥膳文化的芬芳飄向世界。
I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寧夏日報 ”,記者/王婧雅,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薄荷 視覺|花椒
-活動預告-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