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7月15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正在北京持續舉行的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近日分別舉辦“化工生態環境前沿交叉新技術”“鹽堿地多樣化生態化特色化綜合利用”兩場專題論壇。
“化工生態環境前沿交叉新技術”專題論壇由中國化工學會承辦,旨在圍繞化工過程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環境交叉研究主題,深入交流前沿技術進展,推動化工與生態環境領域的協同創新。
“化工生態環境前沿交叉新技術”專題論壇會場。中國化工學會 供圖
多位院士專家在論壇上作報告,深入探討工業智能化的多層次時空復雜結構解析以及新污染物研究面臨的問題,分享煙氣碳捕集利用技術與工程應用的最新成果,介紹導電分離膜及其水處理電膜工藝的獨特優勢,探討面向大氣污染物治理的分離膜技術,研討固廢分質利用與污染控制助力“無廢城市”建設和碳污協同減排,深入分析碳污減排與資源化的思考,解讀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業前沿交叉技術的發展趨勢,分享低碳約束下工業園區水系統智能管控的思考,探討合成生物學在環境修復中的應用。
同時,圍繞化工固廢熱化學處理技術、二氧化碳催化轉化制備高價值化學品、石化環保技術進展、涉氫催化流程再造以及含氮污染物凈化及資源化等前沿課題,專家學者代表進行分享交流。
專家們總結認為,本次論壇見證化工生態環境領域前沿交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覆蓋“新污染物-碳中和-綠色技術”全鏈條,展示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化工與生態環境的交叉融合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后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共同推動化工生態環境領域的進步與發展,將為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鹽堿地多樣化生態化特色化綜合利用”專題論壇會場。中國農學會 供圖
“鹽堿地多樣化生態化特色化綜合利用”專題論壇由中國農學會承辦,專家學者和青年科研人員代表齊聚論壇,共同探討鹽堿地綜合利用最新研究進展與技術突破,展望未來發展方向。多位院士專家分別圍繞耐鹽堿品種培育、農業工程應用、種養模式創新等內容作主旨報告。
專題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圍繞“以種適地”與“以地適種”雙向發力,綜合運用工程、農藝、化學、生物等措施,分區分類開展鹽堿耕地治理改良,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鹽堿化趨勢,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等系列內容展開研討。
中國農學會認為,本場專題論壇通過學術觀點碰撞交融,為促進鹽堿地多樣化生態化特色化綜合利用、穩步拓展農業生產空間等提供了前瞻思路與實踐方向。(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