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作者:宣城市人民檢察院 陳劍
“如果你被他們用你的家人來威脅,如果你最好的朋友背叛你給他們做偽證,那你如何在獄中堅守 ,等待那束光,相信那份正義的力量 ,駐監檢察真的是一道保護我們的最后的防線”。這是《最后防線》男主角盧淮生的扮演者肖宗靈的感慨,也是對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最好詮釋。在當下眾多檢察題材的影視劇中,《最后防線》以其獨特視角,將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用電影形式呈現在大眾眼前,這是新時代檢察工作的一次創舉,更是一次意義深刻的法治宣傳教育,為我們帶來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法治洗禮。
影片從一起監獄斗毆事件切入,年輕的駐監檢察官安亞在日常工作中敏銳地察覺到案件背后隱藏的秘密。隨著調查深入,一樁塵封十年的冤案逐漸浮出水面。面對證人的回避以及關鍵證據的缺失,安亞憑借著對正義的執著追求和過硬的法治素養,在荊棘叢中艱難前行,最終揭開了案件真相,讓蒙冤者重見天日。
該部影片的魅力不僅在于劇情的精彩,更在于對人性的挖掘。盧淮生含冤入獄十年,面對強權威脅,他選擇沉默隱忍,以離婚的方式保護妻兒。這種無奈與痛苦,展現了人性在極端困境中的掙扎,而安亞在追求正義的道路上,也會有猶豫和迷茫,但她內心的正義之光最終戰勝了一切。這些人物刻畫,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復雜多面,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正義的來之不易。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該部電影還讓我們看到了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重要性與復雜性。在日常工作中,檢察干警需仔細審查卷宗、與服刑人員談話、關注監管場所等。這些看似瑣碎的工作,卻是發現冤錯案件線索、維護在押人員合法權益的關鍵所在。他們用自己的專業與堅守,在司法體系的末端筑起了一道堅固的“最后防線”,確保每一個判決都能得到公正執行。就像張高平叔侄被冤案,如果沒有駐監檢察官張飆對公平正義的堅守,沒有對法治的信仰,或許這個案件會永遠沉沒。
《最后防線》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對公平正義的深情呼喚。它仿佛提醒著我們,在法治社會中,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得到公正的對待,每一個案件都關乎著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小案不能小看,小案更不能小辦。而刑事執行檢察干警們,正是這公平正義的守護者,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莊嚴承諾 ,踐行著以“三個善于”做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價值追求,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第9007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供稿丨宣城市檢察院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