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淡水村村民投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就吳少加占用4.37畝耕地違建別墅一事回應:相關涉嫌自然資源違法的線索已交由汕尾市自然資源局依法辦理。目前,已經進入調查程序。
該別墅位于汕尾陸豐市城東街道淡水村,被村民稱為「淡水一號」,其主人吳少加有「淡水哥」之稱。《大灣區時報》記者調查獲悉,別墅所占土地原規劃用于建設淡水村新學校,如今十余年過去,新校建設因土地被占長期滯后,而當地淡水小學近期正為教學危樓發起捐款倡議。
據了解,作為人口逾萬的村落,淡水村僅有的小學始建于1951年,至今已有七十余年歷史,設施陳舊。2000年,村民曾計劃集資新建涵蓋中小學的校舍,選址即現違建別墅「淡水一號」所在農田,后因吳少加占用土地建別墅導致計劃擱置。
據村民回憶,吳少加當年參與建校商議,卻利用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職務便利,最后通過不明手段將教育用地據為己有。此事曾被香港媒體報道。
這棟五層別墅矗立在村莊進出路口,周邊環繞綠色農田,盡顯氣派。2024年,陸豐市自然資源局《答復意見書》顯示,其占地面積中僅0.4320畝獲宅基地審批,其余部分未辦合法手續。但違建別墅一年多來,始終未被處理。
當前,淡水小學有168名學生和18名教師,因連續四學期未獲公用經費,教室墻體斑駁、設施老化,加之陸豐地處沿海、臺風頻發,校園安全隱患凸顯。村里近期發起捐資修繕倡議,呼吁村民每人捐贈500元,計劃暑假期間完成地磚鋪設、墻體刷新等工程,初步測算修繕費用需十萬元。
得知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督促陸豐市自然資源局依法處理吳少加的違建別墅后,當地村民對此形成兩種意見:部分村民支持依法拆除;另有村民則提出保留建議,認為淡水小學正募資改造教學危樓,希望將這棟建在原規劃學校用地上的違建別墅「淡水一號」,作為過渡辦學場所,讓186名師生遠離風雨飄搖的淡水小學危樓,安心接受教育。
村民們還提及汕頭「英之園」被拆除的過往遺憾,懇切期盼吳少加能將186名師生的生命安全置于首位,避免因危樓修繕問題干擾正常教學秩序,損害學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權利與改變命運的機會。畢竟,這所小學也是吳少加的母校。
《大灣區時報》記者將關注此事件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