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繼軍
辛明從拘留所出來那天,夜幕降臨,秋風卷著落葉掃過街道,他攥著釋放證明,站在公交車站站牌下,數(shù)了三遍數(shù)字,才確定自己要等的車已經(jīng)過了末班車時間。
“辛師傅?”
身后傳來的聲音讓他一愣。回頭看見是老李,以前的車間主任,正拎著保溫桶站在路燈下,鬢角的白霜又多了些。
“李主任……”辛明喉結(jié)動了動,沒說出下一句。三年前他被卷入車間設(shè)備采購案,簽字時沒有看清楚附件里的貓膩,最后成了替罪羊。當時老李拍著桌子為他擔保,最后卻被調(diào)去了后勤倉庫。
“上車。”老李拉開面包車車門,車里飄出蔥花味,“你嫂子熬了粥,說你在里面肯定沒有好好吃飯。”
車開得很慢,路過以前的廠區(qū)時,辛明盯著黑漆漆的廠房,心中不免升起一種無辜的情緒。老李突然說:“上周審計組來查賬,當年那個采購經(jīng)理自己?認了他的問題,你成了他的替罪羊,被冤枉吃了苦頭。”
辛明轉(zhuǎn)過頭,老李從副駕室抽屜里抽出一個牛皮袋:“這是單位補發(fā)你的工資和賠償金,還有……這個。你是沉冤得到招雪,應該高興。”
辛明接過老李遞過來的東西,是張榮譽證書,“先進工作者”的燙金字閃著金光。日期是三年前,出事前評上的,一直被老李鎖在抽屜里。
“我跟你說過啥?”老李把粥遞給他,“咱手藝人,靠的是吃良心飯。嘴笨不怕,時間和事實是最好的見證,總有一天會還原事情的本來面目。”
辛明捧著熱粥,眼淚吧嗒吧嗒地掉在證書上。窗外的路燈一盞盞亮起來,像他心里那些被沉默壓了三年的光,終于鉆出烏云,閃耀著該有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辛明揣著證書去了人才市場。他沒有多說話,只把這些年在里面畫的機械圖紙攤開。招聘的小伙子翻著圖紙,突然抬起頭:“辛師傅,我們車間正好缺個技術(shù)員,您明天能來上班嗎?”
辛明攥緊證書,手背的青筋跳了跳,最后慢慢笑了。陽光穿過人才市場的玻璃穹頂,落在臉上,臉色由陰轉(zhuǎn)晴,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辛明帶著自己畫的圖紙,來到新的單位,還是過去的習慣,不多說話,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充耳不聞窗外事,只顧埋頭做自己的事。車間里有人私下議論,竊竊私語:“聽說他在原單位,利用購買設(shè)備的機會,吃回扣,東窗事發(fā),丟了工作。”他聽在耳里,看在眼里,不辯解,不發(fā)火,裝著沒聽見,一笑了之。他用了半年時間,就讓單位生產(chǎn)出來的新機器一舉占領(lǐng)市場,使單位扭虧為贏,三年后,辛明成了單位的技術(shù)總監(jiān),擠身單位管理行列。
少說話,多做事,沉默是金,這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一條成功經(jīng)驗。(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