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來了!
6.9億立方救命水直奔干渴農田。山東河南的莊稼地終于解渴了。
連續三年大旱讓麥苗都快蔫成干草,這下可算盼來及時雨。
農民老王蹲在地頭直搓手:"水到心頭就踏實了,今年收成保住了!
"1.5億立方生態水讓三角洲濕地重獲生機。
蘆葦蕩綠了,刀魚游回來了,消失的鳥群又在水面盤旋。生態補水這招真管用,死水變活水只用了半個月。地上懸河這個老難題有了新解法。
二十多年沖走35億噸泥沙,河床硬生生挖深3米多。現在洪水來了也不怕,河道能扛住每秒5000立方的大流量。小浪底水庫是沖沙主力軍。
4820立方米的洪水沖出去,18天不停歇跟接力賽似的。技術員們算得精細:沖一噸沙用多少水,多一分浪費少一分不行。老百姓這回真看明白了。
以前覺得治河是專家的事,現在家家都盯著水位尺。河道通暢了,灘區安全了,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黃河水清了,濕地活了,莊稼飽了。
可這好光景能維持多久?
年年沖沙年年補,母親河才能永葆青春。咱老百姓就盼著這條河安安穩穩流下去。治黃不是蠻干,得順著河的脾氣來。
該沖時沖該蓄時蓄,科學調度才是長久之計。這次既清了淤又救了旱,一箭雙雕的好事得多來幾回。數據不會騙人:主槽過流能力從1800提到5000,這變化擱二十年前誰敢想?
但防汛不能松懈,畢竟黃河脾氣誰也摸不透。您覺得這樣治河管用嗎?
歡迎留言說說看法。特別提醒: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具體汛情請以官方通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