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水冊·秋日山居圖》
山居生活,詩一種意境。能靜定,則心中之山立矣!
在城市里的我們,也不必真的去山里,心不定,心不清靜,哪里會有安居之山林呢!懷一顆澄明之心,哪里不是清靜的山居生活呢!
沈周的畫里,常有如此之高山,連綿之山。真的是實景色嗎?并不盡然。往往是畫者的心中之山。
畫面采用了深遠的構圖方式,遠處的山巒層疊起伏,近處的山石、樹木和房屋錯落有致,形成了豐富的空間層次感。畫面中央的房屋和周圍的樹木是畫面的主體,而遠處的山巒和瀑布則是背景,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沈周的筆法細膩而有力,山石的勾勒和樹木的點染都顯得生動自然。山石的皴法豐富,既有披麻皴,又有解索皴,表現出山石的質感和立體感。墨色的運用上,沈周善于運用濃淡干濕的變化,表現出山石的陰陽向背和樹木的疏密關系。尤其是樹木的點染,墨色層次分明,富有生氣。
沈周在這幅畫中運用了淡雅的色彩,主要以淡墨和淡彩加赭石為主,表現出秋天的寧靜和清新。樹木的色彩變化豐富,既有綠色,又有黃色和紅色,表現出秋天的季節特征。色彩的運用上,沈周注重整體的和諧統一,色彩的搭配自然協調,沒有突兀之處,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
畫面整體給人一種寧靜幽遠的感覺,山居的環境清幽,房子內無人,一個老者來造訪。
這讓我想起了皎然的那首詩。
尋陸鴻漸不遇
皎然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皎然筆下的陸鴻漸,“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居所雖近城郭卻藏于桑麻野徑,看似“半隱”,實則“心隱”——他不必深居深山,卻以“野徑”“桑麻”為界,在塵世邊緣筑起精神屏障。“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更暗合陶淵明“采菊東籬”的意趣,菊花未開卻已有隱逸之姿,可見隱逸的核心不在“有花無花”,而在“種菊之心”。
沈周的山水亦如此。畫中“連綿之山”“茅茨深又深”看似是對山居實景的描摹,實則是“心中之山”的外化。他一生未入仕途,隱居吳門,卻并非隔絕世事,而是以畫筆構建“心居”:山石的“靜”、樹木的“幽”、空屋的“寂”,都指向一種不依賴物理環境的內心自足。正如畫中“老者造訪而屋中無人”的留白,恰如陸鴻漸“山中去,歸時每日斜”的隨性,隱逸者的“不在場”反而更顯其與自然相融的自在——他們不必固守居所,因心已與山林同頻,行止皆在“隱逸之境”中。
皎然的詩以“空”見“意”:“扣門無犬吠”寫居所的寂靜,卻因“野徑桑麻”“籬邊菊”的生機而不顯枯寂;“歸時每日斜”寫陸鴻漸的行蹤不定,卻暗含他與山林朝夕相伴的活力。這種“空寂中的生機”,正是隱逸生活的真實寫照——遠離喧囂卻不隔絕自然,獨處靜思卻不困于孤寂。
沈周的畫亦以“墨色濃淡”與“筆法剛柔”詮釋這種辯證。山石用“披麻皴”“解索皴”勾勒,線條看似繁復卻顯質感,如“桑麻野徑”般充滿自然肌理;淡墨與赭石的搭配,讓秋日山林既有“寧靜幽遠”的清冷,又因“樹木錯落”“瀑布隱現”暗藏生機。畫中“無人之屋”并非蕭瑟,而是留給觀者想象的空間:或許主人正如陸鴻漸般“山中采藥”“松下讀書”,居所的“空”恰是生機流動的留白,呼應著“心定則無處非山林”的隱逸真諦。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卻未顯失落,反而以“報道山中去”的平淡作結,暗含對這種生活的認同。陸鴻漸雖隱,卻未脫離人際,有“西家”可問;皎然作為尋訪者,亦以尊重的態度保持距離,體現出隱逸并非“避世”,而是“擇世”——選擇與自然、知己共處的純粹關系。
沈周的山水同樣暗含這種“隱而不避”的智慧。他作為吳門畫派領袖,與文人交往頻繁,畫作亦流傳于世,卻始終保持內心澄明。畫中“深遠構圖”將近景房屋、中景樹木、遠景山巒融為一體,恰如文人在“小我”與“大我”間的平衡:居于“茅茨”(小我),卻心懷“連綿之山”(天地之大);專注于“山居閑逸”,卻以筆墨承載對自然與生命的思考。這種“在隱逸中觀照世界”的態度,與陸鴻漸“在山林中行止自如”的狀態一脈相承——真正的隱逸,是在內心建立與天地對話的通道,讓“獨處”成為觀照世界的另一種方式。
無論是皎然詩中的陸鴻漸,還是沈周畫中的山居,都在訴說:隱逸的本質從不是“住在山里”,而是“心中有山”。正如“心不定,哪里會有安居之山林;懷澄明之心,哪里不是清靜山居”,陸鴻漸的“野徑菊”、沈周的“筆下山”,都是他們以澄明之心對世界的重構。這種人生態度,超越了“出世”與“入世”的對立,指向一種更本質的生命狀態——與自然相融,與內心相守,讓每一步行止、每一筆勾勒,都成為“心中山林”的延伸。
好,到這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