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我近日把周易文化工作室從城里搬到了秦嶺湯峪的山上。所以近日一直在忙于打掃和裝扮工作室,一個月的努力,基本完成。可以對外開放和展示了,很多讀者和朋友問過地址,之前沒有發過,是因為正在裝修,比較雜亂。
那么如今可以對外開放了,我就想著辦一個詩歌+油畫展,這樣來的朋友和讀者們,不僅能看到秦嶺的美,湯峪的美,也能看到我的一些詩歌和油畫作品節選。于是就有了這次以《無相之相》為主題的藝術展覽。
【這是展地最開始的模樣】
詩畫展覽詳情如下:
《無相之相:終南山的詩畫之旅》——靈遁者詩歌+油畫展
展地:西安終南山湯峪·靈遁者周易文化藝術空間。
導航湯峪野豬窩,在半山腰,或者導航菡香來農家樂,隔壁即是靈遁者周易文化閣。
(注意事項:有2公里上坡路,新手司機務必緩慢行駛,注意安全。尤其是個別路段會車難,請禮貌讓行,緩慢通過。)
對西安湯峪不熟悉的外地朋友,可以看看這個視頻,能找到野豬窩。
開幕式日期:陽歷2025年7月23日早上10點【星期三】
(開幕式當天,備有瓜果茶水小菜,另有靈遁者詩歌集《觸摸世界》50本簽名版書籍贈送。)
展期:2025年秋月7月至2025年12月。
其他注意事項:大家如果前來,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如果遇到暴雨冰雹天氣,不要前來。而且暴雨天氣湯峪有時候也會封山控峪。
引言:山嵐為幕,筆墨為偈
終南的霧,是天地未分的留白;湯峪的風,是眾生低語的偈頌。在此,詩非文字,畫非形色——它們是山魂的吐納,是“無相”在嶙石與流云間的顯影。
一、何謂“無相之相”?——破執的藝術
> “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然我追問:如來若無形,何須鑿石窟?詩若無聲,何苦煉字句?
“無相”非空無,而是剝落表象的牢籠。墨痕是凝固的冥思,詩行是游走的筆鋒。二者碰撞,如赫拉克利特所言:“靈魂染上思想的顏色”——色相枷鎖碎,心象方顯真容。
二、終南語境:山中的“無相”修行
此地非展廳,是道場,是農家,是自然之地:
山為“無相”之師: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翠竹法身,黃花般若。山嵐吞沒形骸時,方悟“我執”如塵埃——此境催生《困在此維度》般的亂碼油畫,以無序代碼叩問維度之囚。
詩畫作“逃逸”之舟:
若吳連兆以古典肖像解構社會相,我則以終南的雪、霧、苔痕為符咒。畫布上《兩極》的粗糲筆觸,是山巖的棱角;長詩《阡陌無語》的斷句,是溪澗的頓挫——“逃向山水,實為逃向本心”。
正如我在房門正上的書法:“千江印月,終歸一心。”
三、我的創作:以“拙”契道
> 藝術是懷著鄉愁尋家的沖動,而終南本就是“家”。
技法之拙:
“我知筆法稚如童語,但山鬼附腕時,精準何益?” 展中《認真》系列油畫,色塊如斧劈,詩行似夢囈——“牙牙學語時,最近道”。
詩畫互蝕: 《雪》詩曰:“從灰白天空飄落,親吻大地”,配畫卻以焦墨裂出冰紋——溫柔的詩句被畫的痛感刺穿,恰似“無相”非柔非剛,亦柔亦剛。
四、致觀者:入山即參展
當你進入湯峪,即開始了展覽,大山大水才是真藝術,而到達我的展地,僅僅是休息閱讀。
展覽分三塊:
1. 周易文化介紹板塊:
滌凈目中之“相”,攜一身水汽看畫——濕氣讓《云巔》油彩蒸騰如海市。
2. 油畫板塊:
“詩離展廳便成讖,字遇苔痕即生根”——此謂“無相之相”的終極顯化。
靈遁者油畫展示
3. 詩歌板塊:
一個人可以孕育無數個自己。
部分詩歌展示。
結語:無始無終的相
> “所有開始于無,無中生有。你感覺得到或不到,它都存在。”
此次展覽,不過借終南一角,證萬物本然:
- 畫終會褪色,詩終將失聲,
- 但山霧吞沒展地的剎那,
“無相”自會撞醒裝睡的靈魂。
靈遁者
于終南云廬,墨未凝時
如遇到展覽場地,導航迷路等問題可咨詢靈遁者助理:aixldz。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