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睡眠不好,去大醫院不僅掛號難,路途還遠。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病,方便多了。”困擾于長期失眠的吳女士,曾多次奔波于省、市各大醫院,如今在源城區人民醫院,她便可享受專業的診療服務。
這一“家門口”看病的便利,是河源市深化醫療協作的最新成果。5月,由市區共建的睡眠心理聯合診療中心在源城區人民醫院正式投入運行;3月,全新升級的兒童行為發育中心正式亮相,為患兒家庭提供科學康復支持。
從睡眠心理聯合診療中心打破學科壁壘,到兒童行為發育中心成立,源城區人民醫院以市區共建為驅動,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起覆蓋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服務網絡,為“健康河源”戰略落地提供鮮活的基層實踐樣本。
01
打破壁壘
資源互補共享的“市區共建”典范
睡眠心理聯合診療中心是市區醫療資源深度整合的生動縮影,更是破解現代社會睡眠障礙及身心健康難題的創新實踐。
河源市精神衛生中心(又稱市第二人民醫院,下稱市二院)依托精神科、心理科等優勢專科,與源城區人民醫院共建睡眠心理診療平臺,通過專家定期下沉坐診、診療設備共享、多學科聯合,讓原本需跨院完成的復雜檢查在區級醫院即可完成。數據顯示,開診以來,門診共接診1067人次。
“這種‘市區共建’模式,充分發揮市級醫院的技術優勢與區級醫院的基層服務效能,實現前沿技術、專家資源和診療規范的‘下沉’,同步提升區級醫院的服務能力與診療水平。”市二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機制驅動下,我市正逐步構建起更高效的區域醫療協同發展體系,為群眾織就一張覆蓋全、質量優、韌性強的健康保障網絡,成為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優質服務普惠民生的鮮活范例。
02
惠民舉措迭出
源城區人民醫院醫療服務持續升級
3月,全新升級的兒童行為發育中心也正式亮相。“兒童行為發育中心組建了一支由兒科醫生、康復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特教老師和市二院精神科醫師構成的多學科專業團隊,積極引入國際先進技術,確保診療水平與前沿接軌。”兒童行為發育中心負責人介紹,該中心將全力構建“篩查-評估-干預-康復”全流程一體化服務體系,聚焦自閉癥譜系障礙、多動癥等兒童行為發育領域的重點難題,以專業的診療與科學的干預,為患兒家庭提供科學康復支持。目前,全新升級的兒童行為發育中心已為123名患兒完成診斷評估。
此外,3月8日,源城區人民醫院推行“一號管七天”便民服務,復診患者7日內于同一科室無需重復掛號,切實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優化就醫體驗。據統計,自3月8日以來,已有9000多人次享受“一號管七天”便民服務,減免費用達123472元,滿足不同層次患者就診需求,有效緩解了復診掛號難題。
來源:河源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