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日前,大眾集團全球CEO奧博穆在一次記者采訪中提及了比亞迪并表示:“有比亞迪這樣的競爭對手,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有比亞迪這樣的對手,對我們是好事!”大眾全球CEO奧博穆這句話,聽著像場面話,但背后有真意——以前都是中國車企跟著歐美巨頭跑,現在輪到他們把中國車企當成全球級對手了。
01,戰場從國內打到國外了
時間倒回2022年,大眾中國總裁貝瑞德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大眾在中國的主要對手,不再是其他合資品牌,而是比亞迪。”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看銷量就明白了:
2019年,大眾集團在中國賣出423萬輛車,創下巔峰;到了2022年,銷量掉到318.45萬輛,比亞迪那年賣了186.85萬輛,差距還挺大;2024年,大眾集團在中國賣了292.81萬輛(同比下滑9.5%),比亞迪僅國內銷量就達385.49萬輛,比大眾集團多賣出92.68萬輛。
這差距不是憑空來的,具體看車型更清楚:
以前大眾途觀(參數丨圖片)是SUV銷量王,2024年宋PLUS DM-i賣了38.8萬輛,途觀只有22.3萬輛;大眾朗逸這種常年霸榜的轎車,也被比亞迪秦PLUS壓了下去(秦PLUS賣42.1萬輛,朗逸31.5萬輛)。更狠的是,比亞迪搞“油電同價”,比如秦PLUS賣7.98萬,和朗逸燃油版一個價,直接把合資車最后一點“價格優勢”打沒了。
現在比亞迪不光在國內猛,還殺向海外:2024年海外賣了41.7萬輛,歐洲市場銷量漲了2倍多。在歐洲,比亞迪漢賣7.2萬歐元,比特斯拉Model 3貴多了,還專門盯著大眾ID系列的地盤。大眾急了,跑去墨西哥建廠想扳回成本優勢——這已經不是中國車在家門口打架,是真刀真槍跟全球巨頭搶市場了。
02,大眾帶著 “歷史包袱” 轉型
燃油車時代,大眾靠模塊化平臺和精密制造攢下技術優勢。但到了新能源領域,比亞迪用20年完成從“模仿者”到“規則制定者”的蛻變:從2008年第一款混動車F3DM,到2024年第五代DM-i技術(發動機熱效率46.06%,綜合續航2100公里),比亞迪構建了全球唯一新能源全產業鏈,電池、電機、電控、車規芯片全自己搞定,形成“垂直整合”的護城河。
反觀大眾,MEB+平臺雖是2019年MEB架構的改良版,但電氣架構先進性、軟件迭代速度比不過比亞迪e平臺3.0。更要命的是,大眾軟件公司CARIAD開發個系統要4年,中國車企兩年半就能搞定。之前行業里還傳,奧迪打算采購比亞迪的DM-i技術,寶馬在評估用比亞迪的刀片電池——豪華品牌向中國車企“低頭”,說明傳統巨頭的核心技術正在空心化。
大眾轉型之困,更深層在于百年積累的工業資產與供應鏈網絡形成的“歷史包袱”——從上游零部件供應商到已建成的全球工廠,從數十萬在職員工的技能結構到長期合作的產業生態,每一步轉型都需權衡歷史責任與未來方向。這種捆綁在MEB平臺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為維持現有產能利用率,車型從最初的10款擴充至18款,看似以“車海戰術”覆蓋市場,實則導致研發資源分散、技術聚焦度下降。
或許正是意識到單靠內部迭代難以突破瓶頸,大眾最終選擇以開放姿態擁抱中國創新生態——無論是與江淮的合資深化,還是與小鵬的技術合作,本質上都是在傳統體系與新興需求間尋找平衡點,試圖借力中國市場的創新活力與敏捷響應能力,為這場全球汽車產業的“換道競賽”注入新動能。
03,產業邏輯大碰撞:從單打獨斗到生態戰爭
往深的說,大眾和比亞迪的較量,本質是兩種產業邏輯的碰撞:
比亞迪的“生態戰法”:它的“技術魚池”不只是技術儲備,更是開放產業生態的戰略。通過共享平臺(比如和豐田合作),甚至給對手供核心部件(電池、DM-i系統),比亞迪正從造車的變成“新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想打造類似安卓的生態系統。
大眾還依賴老一套的封閉體系,通過合資或外部采購補短板。在構建開放、協同、快速演進的產業生態上,明顯慢了半拍。
更根本的變化在產業鏈上游:中國已經形成全球最完整、反應最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動力電池占全球60%以上份額,新能源汽車專利占41.95%,電機、電控、激光雷達、攝像頭等零部件生態蓬勃發展。這種產業集群效應,極大降低了研發制造成本,加速了迭代速度,成了“中國速度”的底氣。
當奧迪工程師拆解研究比亞迪DM-i系統,當大眾找中國芯片公司合作時,中國汽車業早就告別了“用市場換技術”的被動時代,成了全球標準的制定者,甚至引領者之一。
04,未來:誰跑得更快?
大眾是真急了。奧博穆說“比亞迪迫使我們要做得更好”,說透了傳統巨頭的清醒:中國新能源車企,已經從用市場換技術的被動者,變成技術輸出者。比亞迪的崛起,不是單個企業的勝利,而是中國汽車工業換道超車的縮影——這里沒有追隨者,只有定義者。
這場百年變局才剛開始,誰能擁抱變革、融入中國創新生態,誰就能在新秩序里坐莊。大眾的焦慮,是傳統巨頭的轉型陣痛,也是新時代加速的信號彈。(文|李健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