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因甲狀腺結節微創術后復查的王女士來到了北京北苑中醫醫院。王女士笑容滿面,連連向王克珍主任道謝:“謝謝王主任!手術非常成功,頸部不適感消失了,恢復得也特別快,復查甲狀腺結節已經不存在了!特從遼寧趕來送來了一面錦旗表示感謝!”
得到王女士如此積極的反饋,王克珍主任深感欣慰。過去,甲狀腺開刀手術,特別是涉及重要神經(如喉返神經、喉上神經)和血管保護的關鍵步驟,高度依賴主刀醫生的經驗、手感和術中判斷。傳統手術視野局限,對于微小病灶或復雜解剖結構,精準定位和保護存在挑戰。多模態AI智能微創技術的出現,為精準的術前規劃、術中實時導航與保護提供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該技術核心在于“多模態”融合與“AI智能”決策:
術前:系統無縫融合患者的高頻超聲影像、增強CT/MRI數據、甚至分子病理信息等多維度信息。強大的AI算法能構建出患者獨一無二的頸部3D解剖模型,精準勾勒甲狀腺、結節、周圍血管、神經(尤其是喉返神經走行)及甲狀旁腺的位置關系。AI不僅能智能識別關鍵結構,還能根據結節性質、位置和患者個體差異,模擬并推薦最優化的個性化微創手術入路范圍,讓醫生術前即可“胸有成竹”。
術中:在先進的導航系統和智能機械臂輔助下,醫生實時將手術操作與術前規劃及術中影像(如超聲)進行匹配校準。系統如同“智能導航儀”,提供毫米級的精準引導,幫助醫生在復雜的解剖結構中安全、高效地游離組織,精準鎖定病灶,并智能預警接近神經、血管等高危區域,最大程度避免誤傷。這使得醫生能夠“100%忠實執行”精準的術前計劃,實現病灶的等量微創與重要結構的最大化保護。
患者王女士,44歲,發現甲狀腺結節伴吞咽異物感多年。影像學檢查顯示結節位置鄰近重要血管和神經,傳統開刀手術風險較高。為解決病痛,王女士慕名找到我院求治。
王克珍主任醫師團隊對王女士進行了全面評估,利用多模態AI智能系統,整合其影像數據,制定了周密的個性化微創手術方案。2025年3月,在多模態AI智能微創系統輔助下,成功為王女士完成了高難度的甲狀腺精準微創術。術中,AI系統實時導航,清晰顯示神經血管位置,輔助精準、高效地完成了手術,術后,王女士恢復迅速,聲音無嘶啞,吞咽困難顯著改善。
7月復查,術后3個月的王女士發來好消息,甲狀腺彩超未見異常了,困擾多年的癥狀解除,她對手術效果和恢復速度非常滿意。
多模態AI智能微創甲狀腺手術具有學習曲線相對平緩、操作可視化與精準化程度高的特點,在提升手術安全性(尤其是神經保護率)和有效性方面展現出顯著優勢。隨著這項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推廣應用,更多甲狀腺疾病患者將有機會接受更加精準、安全、高效、微創的手術治療。
北京北苑中醫醫院甲狀腺外科將繼續深化多模態AI智能微創技術的應用與研究,瞄準國際前沿,聚焦患者需求,為推動甲狀腺外科向精準化、智能化、微創化方向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為守護百姓甲狀腺健康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