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溫天運動后狂飲冰水,真的會致命!此前,福州一名19歲男生在打籃球大量出汗后,一口氣喝下整瓶冰飲。短短五分鐘內,該男生就出現胸悶、胸痛癥狀,休息后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愈發嚴重。同行球友緊急撥打急救電話,遺憾的是,男生最終因突發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離世。盛夏已至,氣溫持續攀升,多地氣溫直逼40℃,出門連空氣都覺得“燙嘴”,下面這份科學飲水指南務必收藏好!
一、高溫天喝冰水為什么會引發身體不適?
當我們在高溫天飲用冰水時,冰水的低溫會迅速與我們口腔、食道乃至胃部的高溫環境接觸,然而人體口腔、食道和胃部正常溫度在37℃左右,而冰水溫度接近0℃,兩者接觸會產生巨大溫差。這種溫差會強烈刺激冷覺感受器,讓大腦誤以為身體溫度快速下降,產生涼爽感。然而,這種涼爽并非沒有代價。
影響人體心腦血管健康:高溫環境下人體血管為散熱處于全面擴張狀態。尤其在劇烈運動后,身體處于高代謝狀態,此時突然攝入冰水,頸動脈、冠狀動脈等關鍵血管會發生反射性痙攣收縮,令血壓驟然升高,心肌耗氧量也會明顯增加,導致腦血管收縮痙攣。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曾明確提醒:盛夏的時候不要過多地喝冷飲,如果喝冷飲過多的話,當時覺得很爽,但是它對人的傷害也是很大的,會造成血管急劇收縮,會引起血管的傷害。
帶來消化系統負擔:正常情況下,胃部需維持37℃左右的恒溫環境,才能保證消化酶高效工作。而冰水的灌入會使胃內溫度驟降,直接抑制胃蛋白酶、脂肪酶等活性,減緩食物消化進程。長期如此,胃痛、胃脹、消化不良等問題將接踵而至。對于本就患有胃炎、胃潰瘍的人群,冰冷刺激還可能誘發胃黏膜血管收縮,加劇潰瘍面出血風險。
咽喉部位也是受損重災區:高溫運動后,咽部往往處于充血腫脹狀態,此時冰水的直接刺激猶如“雪上加霜”,極易引發咽峽部血管痙攣,導致局部組織缺血缺氧。臨床數據顯示,夏季因飲用冰水引發的急性咽炎、喉炎患者,比其他季節高。特別是本身患有慢性咽炎的人群,冷飲刺激可能導致咽部黏膜水腫,出現聲音嘶啞、吞咽疼痛,甚至誘發劇烈咳嗽。
當暑熱難耐時,請給身體多一份溫柔,讓補水真正成為夏日里的健康守護,而非危機導火索。
二、夏季喝水的正確打開方式
1. 精準定量,少量多次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確指出,溫和氣候下,低體力活動的成年男性每日需飲水1700毫升,女性則需1500毫升。夏季隨著溫度增加,高溫作業或運動人群,出汗大,所需水量則更大。同時要注意,避免“牛飲式”解渴,少量多次飲水。建議選擇富含鈉、鉀等元素的天然蘇打水、天然礦泉水,快速補充流失的鈉、鉀元素,維持體液平衡。
2. 水溫適宜,忌飲過冷
夏季血管處于擴張狀態,驟飲冰水易引發血管痙攣,增加心血管負擔。建議選擇20-25℃的常溫水或淡茶水,既能快速補水,又能減少對腸胃和血管的刺激。若偏愛清涼口感,可將飲品冷藏至10℃以上,小口慢飲,避免冷熱溫差過大。
3. 遠離甜飲,回歸本味
夏天溫度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各種含糖飲料,覺得喝起來非常解渴,含糖飲料雖能帶來短暫的甜蜜快感,但飲料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糖分,當我們攝入這些含糖飲料后,糖分進入人體會刺激身體的血糖濃度升高,加速身體的代謝率,從而使身體需要更多的水分參與代謝,導致越喝越渴。相較之下,天然礦泉水零熱量、零添加,既能滿足水分需求,又能補充身體所需礦物質,若覺寡淡,可嘗試檸檬片、薄荷葉等天然調味,或選擇天然氣泡水(自然形成的含有二氧化碳的天然礦泉水)作為碳酸飲料的熱量平替,解渴又健康。
4.注意水質,安全第一
夏季是野外游玩的好時節,涼爽的山泉水清甜解渴,受到眾多人的喜愛,很多人會直接捧手里直接飲用,但這種做法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風險。其實大部分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肉眼看起來干凈的水就可以喝,很多看似清澈的泉水很可能因為污染而含有一些寄生蟲卵、病菌或其他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僅憑肉眼是無法分辨的,就算是有些源頭活水沒有經過污染,但也可能含有一些重金屬鹽,大量飲用會引發腹瀉、嘔吐等疾病。飲水安全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馬虎不得,無合法來源的水,盡量不要喝。戶外飲水,建議優先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瓶裝飲用水。
拿聲結語:高溫天氣下,飲水看似是件小事,卻關乎身體健康。轉發這篇文章,讓身邊的人都能遠離飲水誤區,平安度夏!
參考文獻
[1]央視《朝聞天下》|喝冷飲比喝熱茶更降溫? 夏至時節這些養生誤區請務必繞開,首都中醫公眾號文章.
[2]夏季喝水的正確打開方式,中國疾控中心.
[3]李復興、趙飛虹,李復興教你喝好水 [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9:178.
[4]舒為群,喝出營養:解惑飲水、礦物質與健康[M]重慶: 重慶大學出版社,2023: 19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