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將“科技為民”理念落到實處,長江師范學院“鑒湖微光”志愿服務團深入基層,以專業技能服務民生,通過固定擺攤“集中會診”與主動上門“精準施治”相結合的創新模式,聚焦居民生活與農業生產難題,義務維修家電、農機,收獲群眾認可和點贊。
家電維修:便民服務零距離,小修小補暖民心
社區廣場的固定維修點上,志愿者們化身“家電醫生”,熟練使用萬用表、電烙鐵等工具,為故障電器“把脈問診”。從盛夏“罷工”的電風扇,到準備年貨時“撂挑子”的絞肉機,一件件影響生活便利的電器在志愿者手中重獲新生。針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和難以搬運的大型電器,“上門維修小分隊”應運而生。張阿姨拉著志愿者的手激動地說:“我這么大年紀根本搬不動飲水機,你們不僅上門修好,還教我怎么保養,真是幫了大忙!”志愿者們在維修時,還耐心講解“電飯煲要常清潔底部觸點”等日常保養知識,讓居民們收獲實用技能。
農機維護:田間送技保農時,助力生產促振興
服務團同樣關注著農戶生產中的“心頭大事”。得知部分微耕機故障影響春耕,志愿者們帶著工具奔赴田間地頭。經過細致排查,他們成功解決兩臺微耕機啟動困難、動力傳輸不暢等問題,并進行全面保養——更換機油、清潔濾芯、潤滑鏈條,同時手把手教農戶“清理散熱片防過熱”等維護技巧。“前幾天急得睡不著覺,就怕耽誤農活!”農戶李大叔撫摸著重新轟鳴的微耕機,難掩激動,“你們不僅修好機器,還教我自己處理小問題,以后再也不用干著急了!”農機的及時修復和保養,為農業生產注入強勁動能。
暖心回響:科技賦能生活,服務傳遞真情
“這臺風扇是我兒子買的,壞了舍不得扔,多虧你們修好了!”“洗衣機能用了,再也不用手洗大件床單了!”居民們的感謝聲此起彼伏。每一次電器重啟的嗡鳴、農機發動的轟鳴,每一句“太感謝了”的真摯話語,都凝聚著志愿服務的價值。
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小組長喻明夕感慨道:“這次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我們的專業知識不僅能寫在試卷上,更能實實在在地解決群眾難題。看著居民和農戶們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我真切感受到‘科技為民’四個字的分量。這不僅是一次技能實踐,更是一堂生動的社會責任課。希望我們這點點‘微光’,能匯聚成照亮更多人生活的溫暖力量。”未來,長江師院將持續深化此類活動,讓科技服務民生的溫暖力量惠及更多人。
“‘鑒湖微光’的寓意,在于匯聚每一份微小的力量,照亮他人,溫暖社會。”活動負責人陳婷婷老師總結到:“固定點‘坐診’、上門‘出診’、現場‘授課’,是我們努力讓服務更精準、更溫暖的方式。聽到鄉親們一句句‘幫了大忙’、‘解決了難題’的真心話,看到他們因電器重啟、農機轟鳴而露出的笑容,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每一次成功的維修,每一次知識的傳遞,每一份真誠的感謝,都如點點星光,不僅點亮了居民的生活,溫暖了農戶的心田,更照亮了青年學子在服務奉獻中成長成才的青春征途。長江師范學院“鑒湖微光”志愿團,正用專業與熱忱,書寫著科技服務民生、青春奉獻時代的動人篇章。
通訊員:冉城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