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陳昌榮 陸龍和
為宣傳綠松石獨特的地域文化,講述美好的綠松石故事。7月14日,竹山縣文聯、縣礦產資源管護發展中心聯合組織縣作家協會、攝影家協會、縣詩詞楹聯學會、縣綠松石文化研究會等40人,赴竹山縣秦古鎮巴山公司、麻家渡銀盤河綠松石交易市場、綠松石展館和羅老絲珠寶公司等地開展采風創作活動。
當日清晨8點,采風團從竹山出發,風塵仆仆趕到秦古鎮,參觀了秦古巴山公司礦山和810礦洞。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秦古是竹山綠松石的最大產區,竹山綠松石70%以上產自秦古。秦古綠松石以綠色為主,皮殼較薄,肉質細膩,以“綠”聞名,顏色主要為綠色、藍色、淡綠色,瓷度整體偏高,而且“瓷釉”的松石出產率高。秦古礦口大多以數字命名,如810、919、940,都是以其海拔高度而得名。
下午1點,采風團又馬不停蹄趕到麻家渡松石小鎮參觀了銀盤河綠松石交易市場、綠松石展館和羅老絲珠寶公司及加工車間、綠松石直播間等。活動中,采風團成員利用“長槍短炮”、丹青妙筆,多角度、全方位地采寫了大量的綠松石原礦、綠松石藝術品、美麗風光、礦區村民精神風貌等照片、視頻和文字資料。
竹山縣是綠松石資源集聚度最高、品質最好、品種最全的富礦區,被譽為“中國綠松石之鄉”和“國際綠松石之都”。近年來,竹山縣按照“百億級產業”戰略定位,持續擦亮“竹山綠松石·吉祥傳家寶”品牌形象,大力推進綠松石+文化、綠松石+旅游、綠松石+文創等融合發展,綠松石產品遠銷歐美、中東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占有率超90%,年綜合產值達50億元。
采風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將積極發揮文學、攝影、詩詞等方面的才智和特長,創作出更多接地氣、聚人氣、有溫度的文藝作品,為發展壯大竹山綠松石產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