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摩爾國際業績下滑,電子煙行業巨頭何去何從?
據雷遞網報道,7月15日,思摩爾國際發布業績預告,2025 年上半年營收雖有 18% 的增長,達 60.13 億元,但期內利潤卻出現 21% 到 35% 的下滑,預計為 4.43 億元到 5.41 億元。除稅前利潤、期內全面收益總額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經調整凈利變化在 - 9% 到增長 4% 之間。思摩爾國際解釋,利潤下滑主要源于股份支付開支增加、市場開拓費用上升以及法律服務費用增長等因素。
(來源:思摩爾國際官網)
電子煙的健康爭議
電子煙,這個戴著"減害"面具登場的科技產物,正在褪去它精心編織的偽裝。世界衛生組織的警鐘早已敲響——那些被美其名曰"蒸汽"的煙霧,實則是裹挾著甲醛、重金屬和致癌物的毒霧彈。醫學研究掀開了它的真面目:在呼吸系統里埋下炎癥的種子,為哮喘和慢阻肺鋪路;在心血管中埋藏定時炸彈,悄悄拉高心梗和中風的風險;更可怕的是,它正把魔爪伸向青少年尚未成熟的大腦,用成癮性編織一張無形的網。
中國市場對待這個"健康刺客"的態度可謂步步為營。雖然尚未將它完全禁止,但監管的繩索正在收緊。禁售調味電子煙等組合拳接連出擊,每一招都直指要害——既要斬斷伸向青少年的誘惑觸手,又要為公共健康筑起防護墻。
行業巨頭的發展軌跡
思摩爾國際 2009 年在深圳成立,2020 年于香港上市,是全球最大的霧化設備制造商,為眾多知名電子煙品牌提供核心組件,如向英美煙草、悅刻供應霧化陶瓷芯。其發展初期業績耀眼,2016 - 2021 年營收從 7.1 億元飆升至 137.6 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 81% 。然而,自 2022 年起,隨著國內外電子煙監管政策收緊,業績受挫。2022、2023 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呈下降趨勢,2024 年雖營收實現 5.56% 的增長,達 117.99 億元,但利潤端表現仍不理想。
(來源:思摩爾商標)
思摩爾國際 VS 悅刻
在中國電子煙的市場里,悅刻與思摩爾這對"黃金搭檔"正演繹著不同的商業劇本。思摩爾以B端業務為舞臺,為悅刻等品牌提供精良的"武器裝備";而悅刻則是臺前的明星選手,在終端消費市場開疆拓土,用品牌魅力征服用戶。
市場版圖上,這對搭檔各顯神通:悅刻在國內零售市場穩坐頭把交椅,品牌號召力不容小覷;思摩爾則憑借"中國智造"的硬實力,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關鍵先生的角色。盈利之道上,思摩爾走的是"技術流"路線,靠規模制造和專利授權賺取真金白銀;悅刻則深諳"品牌經",用產品溢價和渠道優勢實現價值變現。
然而,隨著監管風暴來襲,這對搭檔都面臨著各自的考驗:思摩爾要應對合規成本攀升的陣痛,悅刻則需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先發優勢。在這場電子煙行業的變局中,他們能否繼續攜手共舞,或許將決定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思摩爾國際未來挑戰重重。
思摩爾國際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利潤下滑的警報已然拉響。在全球監管風暴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這家電子煙制造巨頭正面臨三重考驗:
合規賽道上,政策圍欄正在拔高。美國的鐵腕整治只是開始,全球監管版圖正在重構。思摩爾不僅要確保自家產品"持證上崗",還要為客戶的合規之路保駕護航——這場合規馬拉松的每一步,都在推高企業的運營成本。
技術競技場上,后浪來勢洶洶。電子煙江湖從不缺少野心勃勃的挑戰者,技術迭代的速度堪比芯片行業。思摩爾必須持續加碼研發投入,用創新構筑護城河,同時牢牢綁定核心客戶,才能避免在群雄逐鹿中失去先機。
成本天平上,平衡的藝術愈發精妙。原材料市場的風吹草動、全球拓荒的巨額投入,都在擠壓利潤空間。思摩爾需要施展"既要又要"的魔法——在保證產品品質不縮水的前提下,讓成本管控的剪刀精準裁去冗余開支。
此外,消費者對電子煙健康風險認知加深,對產品安全性、減害效果提出更高要求,這場利潤保衛戰沒有退路,思摩爾必須在合規、創新和效率的鐵三角中,找到新的增長方程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