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藏室角落里那只掉了漆的鐵皮餅干盒,是母親年輕時的嫁妝。王樓樓,蹲在地上端詳它許久,斑駁的紅漆下露出銀白的底色,邊角被歲月磨得發亮,鎖扣也早已銹得打不開。
找來細砂紙時,指尖觸到盒面凹凸的花紋,忽然想起小時候總踮著腳夠櫥柜上的它。母親打開時,鐵皮摩擦的 “咔啦” 聲里,混著蘇打餅干的麥香,她總挑出形狀最完整的那塊,塞進我伸出的小手里。如今砂紙輕輕蹭過銹跡,紅漆粉末簌簌落下,像是時光在指尖碎成了星子。
給鎖扣除銹花了整整一下午。先用白醋浸泡,再用棉簽一點點擦拭縫隙里的銹斑,手指被酸得發僵,卻舍不得停下來。當那枚黃銅鎖扣終于能靈活轉動時,夕陽正斜斜照進儲藏室,給餅干盒鍍上一層暖光,竟像看見了當年母親捧著它時的溫柔。
最后一道工序是補漆。調漆時特意加了點橙紅,讓新漆與舊漆的過渡更柔和些。毛筆蘸著漆,沿著磨損的邊緣細細涂抹,手腕懸得發酸,卻不敢有半分潦草。等漆干透的夜里,總忍不住去儲藏室看看,仿佛那只餅干盒里,不僅裝著逝去的時光,還藏著被重新喚醒的溫度。
王樓樓把修復好的餅干盒擺在書架最顯眼的位置,里面放了些曬干的桂花。每次路過,都能聞到淡淡的香,像極了母親當年打開餅干盒時,漫出來的那股子甜。原來老物件的修復從不是復原舊貌,而是在時光的裂縫里,重新種上珍惜的種子 —— 讓那些被遺忘的細節,在掌心的溫度里,慢慢長出新的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