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生育觀念的轉變,如何科學備孕、提高生育質量成為眾多家庭關注的焦點。近日,專家在“科學生育指導 助力優生優育”線上論壇上指出,科學備孕需從青春期教育起步,貫穿生育全程系統性管理,通過精準生育評估、干預妊娠期糖尿病等預防手段,并強化體重與營養管理,可顯著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及母嬰并發癥風險。
未雨綢繆實現優生優育
提高優生優育率是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比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保障家庭幸福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生殖中心總負責人鄧成艷指出,從臨床角度來看,生育評估與人口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關。生育評估可以提前發現夫妻雙方可能存在的問題,如家族遺傳病、染色體異常等。通過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如遺傳咨詢、產前診斷等,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風險,提高人口素質。生育評估還能保障懷孕后母嬰的健康。通過對夫妻雙方身體狀況的評估,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隱患,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懷孕之前進行干預和治療,能夠減少孕期并發癥的發生。對于存在高風險的夫婦,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合適的生育方式,也能夠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概率。
“備孕作為懷孕前的全面準備階段意義重大。”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婦產科與母子生殖遺傳中心主任邵小光介紹,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11項建議,涵蓋健康指導等多方面內容。備孕要求每個準備懷孕的人在受孕前,從個人身體營養等多方面做好準備。備孕概念應從青春期開始,在青春期教育中,不僅要關注性生理知識和避孕知識,更要注重生育知識的教育,以提高全國人口的健康水平。
在生育過程中,男女雙方的共同努力至關重要。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高穎指出,孕育健康寶寶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責任,需要雙方共同參與和積極準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基礎,特別胖或特別瘦的人、有喝酒抽煙習慣的人,生育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雖然不是絕對的,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適當運動、合理管理體重,對生育是有益的。對于有生育計劃的人群,鄧成艷給出了具體建議:進行常規體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飲食平衡、戒煙戒酒、適當運動。
在妊娠期間,針對妊娠期糖尿病這一常見疾病,鄧成艷進行了講解。她表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懷孕過程中出現的血糖不正常情況。其成因主要是懷孕期出現了胰島素抵抗,或者胰島素分泌不夠,導致孕婦的血糖升高。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重要激素,在孕期,由于身體的生理變化,對胰島素的需求增加。如果身體不能相應地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或者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就會導致血糖升高,引發妊娠期糖尿病。
鄧成艷指出,妊娠期糖尿病會增加子代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預防和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尤為重要。在孕期,孕婦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避免過度攝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適當運動,定期進行產檢,及時發現和控制血糖異常。對于已經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通過飲食控制、運動以及必要時的藥物治療,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降低對母嬰健康的不良影響。
科學減重迎接好“孕”
“懷孕前建立良好的營養平衡至關重要。”邵小光指出,不同地區、不同生活習慣的人群,在營養攝取上存在差異,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循環系統疾病、腫瘤、糖尿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與飲食中的抗炎性飲食和炎癥誘發性飲食不平衡有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維生素D等的食物屬于抗炎性飲食,而含有飽和脂肪酸、脂肪等的食物則屬于炎癥誘發性飲食。如果炎癥誘發性飲食占比過高,可能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宮內窒息等問題。他強調,保證均衡飲食對于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關于體重異常對生育的影響,高穎指出,體重異常,特別是超重和肥胖,對育齡夫婦的生育率有明顯影響。對于女性而言,肥胖會干擾排卵,因為脂肪組織過多會影響性激素的代謝。肥胖還會降低卵子的質量,增加流產的可能性。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肥胖患者,取卵難度會增加,卵巢對刺激藥物的敏感性也會降低,從而導致并發癥增加。同時,肥胖女性在孕期的風險也會增加,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子癇前期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會顯著提高。
男性肥胖同樣不容忽視。高穎表示,肥胖會影響男性的精子質量,導致精子數量減少、形態異常、活力下降。肥胖還會影響男性的性功能,是勃起障礙的獨立影響因子。男性肥胖還會通過表觀遺傳影響精子,增加子代肥胖和代謝異常的風險。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郝桂敏進一步強調了體重異常對生殖健康的威脅。她表示,體重異常,無論是過胖還是過瘦,都會通過多系統影響生殖健康。這不僅會干擾自然懷孕的過程,還會影響輔助生殖技術的妊娠率和流產率,增加孕期并發癥的發生風險。肥胖可能導致月經異常,排卵少或不排卵,進而導致不孕。即使懷孕,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會比正常人群高得多。體重過輕,尤其是身體質量指數(BMI)小于18時,也可能導致月經異常甚至閉經。
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郝桂敏指出,這類人群中很大一部分合并肥胖,在體重管理方面需要更加嚴格。醫院會與體重管理部門協作,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每日飲食能量攝入計劃,一般女性每日能量攝入量在1200—1500千卡之間。同時,會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高、體重和活動情況,合理安排三餐,建議早晨和晚上各占30%,中午占40%,睡覺前3—4小時避免進食。也可以采用16∶8限時飲食法,以達到減重的效果。在飲食結構上,建議患者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多吃蔬菜、高蛋白食物和水果,選擇全谷物食品,減少高能量、精致食物攝入的同時,配合適當的運動,每周保持一定的運動時間,使體重控制在5%—10%的下降范圍內,有助于提高妊娠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詳見《中國食品報》(2025年7月16日3版)
排版、美編:林倩
審核:張亞亞
01
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